農村的人越來越少了,國家卻大力建設新農村,未來的農村將何去何從?

陽光152271731


這個問題提的好!也有人問將來農村的發展方向問題,大致意思一樣,鄙人不才,也斗膽談談個人見解,望能拋磚引玉。

首先要肯定兩個事實,即題目問到的:

1、農村人口(或平常實際住居農村中的人數)越來越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2、目前國家正大力建設新農村是不爭的事實。

兩個事實產生的原因和背景說起來話長,可概括為改革開放40年來民富國強、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結果。

強國的一個重要標誌是看這個國家工業化程度,40年前,我們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大國,因此國弱民窮,經過40年改革開放、不斷狠抓經濟建設,我國正一步步邁向工業化的國家。因此也不斷使農村和城市人口比例發生變化,農村人口不斷走向城市。

但為什麼還要大力建設農村呢?而且黨的十五大到十八大一直高度重視農村、農民、農業工作,中央還專門成立了農業農村部。我理解這就是我們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之所在:因為目前農村和城市相比還是很落後的,無論是交通、通訊、電力、醫療、教育、衛生等等方面都無法與城市相比,而農村人口或常年實際住居在農村的人口數量還是很龐大,城市人口實際還沒有超過農村,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還不是真正的工業化國家,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標準。所以就必須關注農村、建設農村,使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成為一個真正和諧的大家庭。

未來的農村將何去何從?弄清了上面兩個問題,我們的思路就會更清晰一些。

未來在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中,由於有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國的經濟還將一如既往地以每年6%-9%的速度快速發展,農村人口還將不斷城市化,農村人口與城市人口的比例不斷縮小直至反超,雖然這也許還需要很多年,但這是發展的趨勢和必然結果,到那時,我們就會完全進入一個工業化強國,而不再是一個落後和發展中國家。那時的農村經濟將在國民經濟佔比中微不足道,依靠農業生活生存的人很少。

那麼那時的農村將是個什麼樣子呢?看看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現在農村的樣子就知道了。

最後我想提醒決策者們一句話:農村就是農村,要建設得像個農村的樣子,要以原生態環保為主,不要有太多的工廠;城市就是城市,可以不斷向周邊擴展、擴大,可以擁有很多的工廠。千萬不要為了地方經濟發展,想把農村建設得象城市一樣,這會不倫不類,這會破壞生態而無法修復,這種眼前利益和看不到的犧牲可能是永遠的痛!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閱讀關注,不妥之處盼望斧正!


東北王大美


十年前來到這裡。那時候路是真正的水泥路,深一腳淺一腳從家走到莊頭都是泥。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人,養豬的,開小店的。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是大土鍋,天矇矇亮時煙囪跟比賽一樣。那時候幾家用一個壓水井,沒水了提兩個水桶,邊壓水,邊聊家常。那時候誰家有紅白喜事了,一大家沾親帶故的都去幫忙,屋裡屋外滿滿當當的都是人。那時候廁所是屋後單獨蓋的,有帶頂的還有沒帶頂的,沒頂的最怕下雨天。那時候每家都有菜園,誰家都不缺蘿蔔白菜。

現在日子越來越好了,綠化環境,道路兩旁種了風景樹,莊裡安了路燈,每家每戶裝了廁所和自來水。但是人卻都出去了,有錢的都去縣城買房帶孩子了,家裡剩的都是老弱病殘!

未來,可能會並村,土地可能會徵收,房屋可能會統一規劃,但記憶深處的家鄉再也回不去了!


Li大倩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這裡的情況是這樣的,我自一七年出國,一九年中秋節回家看到的情況是,二年時間三十個自然戶新建二層樓房十多棟,還有近半數的八十年代建的磚混套房做了裝修。原因是幾年前農村不讓建房子,要搞新農村規劃所謂的萬人村居民點,但是由於諸多原因而擱淺。現在我們這裡的農村樹木蔥蘢,水、電、天然氣配套到戶,村村通工程水泥路面連接每個村莊,鄉里按每個自然片區建有初中、小學、幼兒園及片區醫院。現在外出打工難,很多有心計、有志氣的青年農民都選擇在家創業,搞種植,搞養殖。經濟效益還可以。


雲嶺山川


農村的人越來越少了,國家卻大力建設新農村,未來的農村將何去何從?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正是農村的人越來越少了,都紛紛擠向城市了。從減少農村勞動力的角度來看,是好的。但是,對城市的壓力也加大了。因此,需要通過建設新農村,讓湧入城市的農村人能夠回到農村,減輕城市壓力。

雖然農村人少了,但是,農民依然很多。因此,需要通過建設新農村,讓農村的人也過上城市人一樣的生活,而不是城市與農村繼續保持著很大的差距。如此,就很難實現城鄉平衡,很難實現社會和諧。

同時要看到,現在第一代進城務工的人員,以及第二代部分進城務工的人員,如今都已經步入老牛階段,但是,他們又沒有養老保險,而在城市賺到的錢,都被子女花掉了,甚至為了子女進城,還背上了債。因此,他們的生活怎麼辦?毫無疑問,應當通過發展農村經濟、建設新農村,給他們一份相對安逸的晚年生活。

建設新農村,決不只是人口多少的問題。新農村的內涵很廣,包括生活環境、居住環境、城鄉交通、文化生活、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等。這也意味著,無論是已經進城的農民,還是留在農村的農民,無論是需要回來的農民,還是即將誕生的農民,都是需要更好的農村來讓他們留下來、讓他們過上美好的生活的。

恰恰是,現在的農村,如果單純從經濟收入來講,絕大多數地方、絕大多數農民已經達到了小康水平,已經脫貧。到2020年,必須全面步入小康。但是,要想邁向現代化,則還有相當多的工作要做。特別是農村環境、農民的整體素質、農村的文化市場、農民的現代化意識等,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而要解決農村的問題,推行新型城鎮化當然是重要的手段。但是,如何推進,如何才能進入新型城鎮化水平,有幾幢高樓,有幾條寬闊的馬路,是不是就是新型城鎮化了,顯然不是。新型城鎮化,是一個綜合概念,應當包括各個層面的問題,也需要有載體才能實現新型城鎮化。其中,產業是推動新型城鎮化最為核心的問題。只有產業發展了,建立新型城鎮化才有基礎。

關鍵在於,發展什麼樣的產業,如何發展產業,有什麼樣的產業發展目標,產業如何定位,等等,才是解決新型城鎮化最重要的載體和基礎。要想討論新型城鎮化,就必須先討論產業問題,給城鎮確定產業定位。


譚浩俊


農村的人現在越來越少,這的確是事實,但是農村人沒辦法才被迫背井離鄉,如果在家裡面,都過著小康生活,我想沒有人願意會出去打工。現在國家,大力建設新農村,也是看準了未來的農村,希望農村的年輕人,都回來。沒有年輕人的農村是沒有未來的。現在農村到處都是農村上學兒童,照顧家的婦女,再加上不能出去的和那些老人。我覺得未來農村還要多些年輕人有志氣的人來發展。


一,希望未來的農村多種些糧食,然後鼓勵些一般的農戶都來種田,我們自己的口糧自己來把握。

二,希望


未來農村重教育,農村的孩子和城裡面一樣受到同等的教育,這樣的話農村更美好。

三,未來農村多發展產業,如果老百姓在家鄉都有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這樣才能符合大力發展新農村建設。


綜上所述,未來的農村很美好,但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甚至還可以說少不了一些彎路。畢竟要積累經驗,才能建設的更美好。個人觀點如有不對之處請指正。歡迎關注並評論謝謝。


醉美侗鄉阿妹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首先第一個就是”合村並鎮”,什麼合村並鎮呢,就是把挨著的幾個村莊集中在一起管理經營等。合村並鎮也對建設新農村有著極大的好處和優點。

1,合村並鎮就是為了更好的建設,一方面合村並鎮可以把各個村莊集中起來,一起發展,這樣也促進了一些偏遠鄉村和人口少的村莊集中起來,這樣第一點好處就是能夠更好的管理,也能一起發展,好的經驗也能相互的傳輸。

2,能夠更好的提高生活水平,醫療水平等,我們村裡有很多的村莊醫院,很多時候不集中,如果實行了“各村並鎮”之後,就會有專門的超市,醫院等集中起來,醫療設備也能更加的集中,也能方便我們老百姓。

3,基礎建設更加完善,一旦“各村並鎮”之後,大傢伙都集中住在一起,房屋也可能會蓋成一個個別墅小區等,而且一些日常需要的天然氣,自來水等也會更加的方便,現在我們有很多的村民不會使用天然氣,水資源也不是特別的好,以後這樣統一供電供水等,這樣的集中管理也能方便了很多人。

4,娛樂設施更加完善,一旦實現各村並鎮,大家住在一起,為了方便大家的娛樂生活,會建造一些娛樂文化廣告,老人和孩子在飯後和閒時出來散步等,沒事兒還可能天天廣場舞,聽聽戲等,也更好的建設了新農村。

5,教育水平的提高,合村並鎮也能把教育集中起來,孩子都在一所學校讀書,這樣也避免了很多以前的農村學校裡只有幾個孩子和幾個老師的情況了,這樣教師資源也能得到集中,孩子們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養殖戶老王


社會是一架永恆的機器,古語說得好,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目前農村人口確實比較稀少,勞力嚴重不足.

但國家建設新農村的戰略方針是確立堅定的.只要加大科技投入,實現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切實加強縣鄉級幹部對農村經濟的紮實管理,引進社會高效資本,聯合開發,互惠共贏,取得可喜的成效.

我相信,一大批有識之士會湧入農村,參加新農村的經濟建設!況且城市的發展空間比較狹窄,日子過得緊張,不很舒心.

未來的農村,前途一片光明,集體農莊遍地開花,農牧林漁等朝陽產業蒸蒸日上,大有作為.

我們看到工業,農業兩駕馬車,齊頭並進,這才是中國完美的國民經濟,人民幸福生活的最大保障!




賀虹橋1958


農村實行新農村建設,主要是著眼於未來的需求,即農業的產業化和農村就地城鎮化:

1.農業的未來,必須依靠優良品種種植產業化經營,即產-供-銷一條龍,才能充分挖掘農業潛力,更好地為國民經濟的創新發展服務;

2.新農村建設,不僅為農村就地城鎮化做好鋪墊,而且大大減少了住宅用地,擴大了農業用地,為未來農業的大面積產業化提供了可能;

3.為最終消除城鄉差別,實現全國城鄉產業一體化,城鄉居民管理一體化,打下了物質基礎。


探索者Kcarl


改革開放,農民進城打工,許多人在城裡買房定居,居家創業。農村人越來越少。這是質的飛躍,工業化城鎮化吸納了大部分農村青壯年,農村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兒童。農村土地荒蕪,國家加快新農村建設,改善宜居環境,加快住房,交通,水電,通迅,醫衛投入,建設特色小鎮,合理利用當地資源,讓農村人過上小康生活。是民生大事。有利社會穩定和諧!


用戶15915395119


請點擊關注【鄉村關中】, 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精彩。

的確,隨著城鎮化的加快發展,大批青壯年農民進城務工增加收入,或者進城從事非農產業,或者經商,或者從事加工製造業等,農民極大地推動了城市化的發展,許多農民在城市買房購車紮下根,不再願意回到農村耕種土地。如此以來,農村人口越來越少,大多數還出現了嚴重的“空心村”。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大了工業反哺農業,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努力建設美麗鄉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這些不斷加大“三農”領域改革的措施,全面助力現代農村的發展。那麼,未來農村將何去何從呢?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認為原因如下:

第一,通過分流盡快縮小城鄉差距。

我們看到,大部分青壯年農民進城後從事非農產業,許多農民工在城市購房買車,舉家遷入城市,還有部分農民通過發展加工製造業,也逐步脫離農村,並且隨著土地確權的完成,土地流轉的鋪開,把脫離農村的農民從原有農村中分流後,留下的農民繼續耕種土地,然後通過系列的政策扶持,比如城鎮化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這些措施有力地縮小了城鄉發展間的差距,有力推進了農村社會的大發展。

第二,大力建設新農村盤活農村資源。

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不斷地盤活農村現有資源。現在實施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制約著當前及以後的農村社會發展。將分流出去的農民承包村集體的土地,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讓喜歡耕種、熱愛“三農”事業的人發展適度規模化經營,生產的農產品有效對接國內國外市場,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改變當前粗放型的農業發展模式,而更有力地推動農業現代化。

第三,未來農村充滿活力和生機。

通過新農村的建設,徹底改變農民的落後觀念,提高文化水平,科學種田成為主流,江不斷引進人才、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為發展適度規模化經營,提出了足夠的智力支持;這樣農業科技化水平的全面提升,現代農業制度的不斷髮展和健全,農村的人居環境將更加美好,農民的收入將不斷提高,農民將成為炙手可熱的職業,到時想當農民都不容易,而整個農村到處充滿生機,農村社會發展活力四射。

總之,現在農村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情況,隨著各項惠農富農興農政策的推出與落地,隨著工業反哺農業政策的實施到位,以及職業農民、農村經濟合作社組織的不斷健全,農村未來的發展是極具競爭力的,以市場化模式導入活力產業,有效地盤活了農村閒置資源,解決了農村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讓農民從過去單純的名詞就成實實在在的穩定職業。

我是職業農民【鄉村關中】,我們一起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你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