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8月8日,在首次亮相3年多以後,前途K50終於正式上市。新車具體的數據大家應該早已有所耳聞,暫且不表。在此,我想提出一些質疑——前途汽車,你真的能有一個好“錢”途嗎?

01 標稱動力很高,為何實際表現如此鶸?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在上市發佈會上,前途汽車煞有介事地舉辦了一場“K50杯”邀請賽。

隨著首批車輛在上市發佈會上的亮相,前途K50的一些技術細節也被公佈。前途方面聲稱,K50搭載前後雙電機,Boost模式下能夠輸出320kW的最大功率和680Nm的峰值扭矩,4.6s破百,最高時速200km/h。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前途K50的機艙

看到這組數據,我對它的興趣瞬間就低了下來。如果說,

200km/h的極速對於一款城市小跑車而言還算勉強可以接受的話(畢竟第一代奧迪TT也是這個樣),如此高的標稱輸出和4.6s破百的尷尬表現又是在搞什麼飛機?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如果前途K50的性能數據沒有摻水分,那它的實際表現和1971年的道奇Charger R/T基本一致

不客氣地說,我只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式肌肉車

上見到過這樣的加速性能表現。但是,那時候的傳動效率、那時候的輪胎性能,放到現在能看嗎?別忘了,我們可都快進入21世紀20年代啦。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02 大肆宣傳輕量化,為啥整備質量仍居高不下?

我不想以惡意揣測前途K50的實際動力輸出——對於電動汽車而言,300+kW、650+Nm這個級別的動力輸出並不難做到。而且,在現代工業體系加持下,搞出一套強於70年代的傳動系統也不是什麼麻煩事。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前途K50

那麼,問題是不是出在車重太重上呢?很遺憾,前途汽車對K50的介紹似乎並不支持這個猜想。在前途K50的介紹中,很多零部件都與輕量化有關——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前途K50上被提到採取輕量化工藝的部分

除了上圖中提到的部分,前途還聲稱,K50採用全鋁合金框架式車身結構,白車身的重量僅有234kg,較傳統鈑金鋼製車身減重38%;整車應用29個碳纖維複合材料外覆件,總重量僅有46.7kg,比傳統鋼板材料重量降低40%以上,比鋁合金材料減重20%以上。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前途汽車聲稱,K50的車身和主體框架也經過輕量化處理

那麼,既然全車上下這麼多地方都經過了輕量化處理,整備質量有多少呢?抱歉,這個數還真的挺驚人——1900kg瞭解下,這個數已經比大它一圈的特斯拉Model 3還要重了。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而且,就算這麼重,在680Nm的峰值扭矩面前,4.6s的破百成績也完全說不過去。我們不妨看看隔壁的C63 AMG——

兩者的最大扭矩輸出和整備質量基本相當,但C63破百卻要快出0.6s,這已經不是“細微差距”了吧?

03 性能毫無優勢,如此高昂的售價是智商稅嗎?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上市發佈會上,前途K50的補貼後售價高達68.68萬元人民幣。

在8月8日舉行的上市發佈會上,前途K50的補貼後售價被定在68.68萬元人民幣。結合它城市小跑車的自身定位,我為它找到了下面幾個相近取向的競爭對手——奧迪TTS、保時捷718 Cayman/Cayman S、福特野馬5.0和已經在賽道上先行驗證的豐田新Supra。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先看奧迪和保時捷。它們的加速性能表現和K50基本在同一水平線上,但動力輸出都比K50要低很多。另外,TTS比K50要便宜7萬元以上,而最貴的保時捷Cayman S雖比K50貴了11萬元,但品牌價值畢竟擺在那裡——你開保時捷約到的妹子,開K50就一定約得到嗎?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接下來,我們看看定位稍高的野馬5.0和上市在即的新Supra。價格上,野馬5.0的官方報價僅僅55.68萬元,而新Supra在定位上也趨於親民,不太可能高於K50。性能上K50更是被暴打——野馬5.0,和3.0版本新Supra的破百時間都在4秒之內,極速也壓過K50一頭。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前途K50在競爭對手面前幾乎沒有什麼優勢。

我想破了腦袋,在這幾位競爭對手面前,前途K50優勢還是有的——嗯,它是新能源車,辦牌照的時候不用搖號……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04 長年難產,最後就憋出這麼個孽障?

也許是前途汽車的公關小姐姐們足夠給力,我們目前能看到的大部分K50上市的報道都在說,前途汽車在量產K50的漫漫長路中,“沉得住氣”。嗯,說得很委婉,但其實不就是難產嘛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如果沒有記錯,在2014年的時候,K50就已經有了原型車。當時還沒有“前途汽車”這個品牌,推出它的是現在前途汽車公司背後的長城華冠。那時敲定的量產時間,是在2016年。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至少在2014年,K50就有了量產計劃。

此後,K50沒有缺席過國內的任何一次大型車展。但是,它的量產始終一推再推,直到現在。

按說作為汽車業一支新生的力量,由於籌備不足而難產其實是很正常的情況。看看隔壁的蔚來汽車,不也頂著質疑,花了好些時間佈局嘛?起步困難不是問題,但是對此遮遮掩掩,就會招致反感了。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好奇之下,我稍微查了查長城華冠的一些資料,不想卻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長城華冠成立於2003年8月,最初的業務內容包括汽車造型、工程設計、樣車試製等方面。自成立伊始,該公司便一直處於資金危機之中。
  • 開業不到半年,長城華冠就被長豐集團控股,但依舊虧損。一路虧損到2008年底次貸危機爆發,長豐也終於難以支撐,最終於2012年將長城華冠拆分重組。
  • 重組後,公司創始人陸群等人重新建立長城華冠,在將原公司的資產和債務全部轉交給長豐之後,開始轉行電動汽車行業,其首款車型就是K50,一直難產到現在才上市。

說白了,從2003年成立開始,長城華冠和後來分支出來的前途汽車,就一直處於虧損的不健康狀態。一個連著坑了15年的公司還能繼續存在,也是難為整個團隊了……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前途K50的外觀和內飾的設計並沒有太多吸睛之處,很多元素在當下只會引起審美疲勞。

連年的虧損,或許能從側面反映整個公司的業務水平。最終,這些問題集中體現在K50這個倒黴孩子身上。

我們不妨想想:

究竟是怎樣的輕量化處理,才能讓一輛小跑車體重直逼2噸?

究竟是怎樣的傳動系統匹配,才能讓輸出高達320kW、680Nm的動力總成,在踩著倍耐力P Zero系列運動輪胎的情況下,只拿到了4.6s的破百時間?

又究竟是怎樣一個憑造型設計起家的團隊,最終推出一個外觀內飾毫無新意、甚至和新謳歌NSX極其神似的新車型?

前途汽車,你的“錢”途在哪裡?

另一方面,前途汽車還提出了K20和Concept 1等車型的計劃。不過,就它們目前並不成熟的外觀造型來看,只怕難產又是八九不離十的事。

在整個新能源車產業都開始瘋狂搶佔市場的時代,前途汽車,您慢悠悠的節奏,還趕得上喝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