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不少農村的地方為什麼土地流轉難?

和風細語言


農村土地流轉也是一個大的趨勢,現在可以看到農村確實很多土地都已經開始流轉了,也就是慢慢的集中在一些大戶手裡。當然現在全國來說還是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土地流轉,只是說在一些地方有這個趨勢。

土地流轉首先在國家政府上也是鼓勵的,政策上的支持自然就會有很多人來做了。

還有就是農村人種地不賺錢,所以現在農村的土地基本上就是荒蕪的,都是外出打工了,農村還有幾個人種地呢?那麼自己的土地荒著了,給別人承包每年還有錢拿,何樂不為呢?在農村種地可能雖然餓不著,但是真的是一分錢賺不到,這個社會已經是不會只要吃飽穿暖就行了,修個房子幾十萬,娶個幾十萬,買個車幾十萬,你在農村幹幾輩子也掙不到這個錢,除非是自己流轉土地,大規模的種植。在外面打工一個月怎麼也有幾千塊錢,肯定大多數人還是願意在外面打工的。

還有就是這個也是農業發展的一個趨勢,因為種地的效益是越來越低了,那麼只有大規模的種植才能提高收入,激發種植戶的積極性。農業必須也要慢慢的企業化,機械化只有這樣農業才能發展的更快,可以看到美國的農業模式,一個公司從農業的生產,到包裝運輸,最後到市場全部壟斷,現在世界上的大豆基本上由美國巴西的幾個公司說了算,這個就是差距。如果中國還是像以前的小農經濟,一家幾畝地留在手裡,那麼中國的農業永遠也發展不上去。

目前來說農村的土地荒蕪,無人耕種,只有通過流轉,讓願意種的人來承包,這樣也才能解決耕地面積日益減少的問題。而且承包經營權始終是在自己手裡的,所以老百姓也是沒必要擔心以後沒有土地了。但是目前來說其實農村土地流轉還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一些山區農村,土地大量的拋荒,這樣的地方也還是沒有人願意流轉的,畢竟交通,成本限制了這些地方的發展。直說應該想出一個更好地辦法來解決山區農村土地荒蕪的辦法。


三農帝國


誠然,你說的是一個事實,我國目前很多地區的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視。

首先,農民的思想認識不到位。

農民作為土地的承包者,享有土地的承包權,也可以依法將自己所承包的土地流轉出去,但是在流轉過程中,農民也好,流轉者也好,往往思想意識並不到位,有些人甚至以為自己流轉的土地就是承包土地,其實不然!在我國現行的耕地制度下,耕地的“三權並立”指的就是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

而很多農民對自己的承包權和經營權認識還不到位!

國家保護承包者的承包權,也保護流轉土地者的經營權!

其次,缺乏契約精神!

眾所周知,進行土地流轉是要簽訂白紙黑字的合同,但往往很多農民朋友在流轉耕地過程中並不注意這一點,導致後期糾紛較多。

比如,在流轉合同中明確規定,國家農業補貼歸誰所有的話,等到農業補貼下發的時候,這筆錢到底歸耕地的承包者所有?還是歸土地的實際種植者,也就是流轉者所有?這樣的麻煩也就不會發生了。這樣的話,有些人在種植流轉土地時的積極性也就越來越高了。

同時,我國土地流轉整體規矩較小!

我國人均耕地面積狹小,即便是土地輪轉部分耕地,也難實現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和收穫,這樣一來自然限制了經濟效益的產生。

所以,以上諸多因素導致我國目前的土地流轉工作開展起來難上加難,尤為不易。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1.30


糧油市場報


農村土地流轉難的原因,恐怕有如下幾點。

一、土地流轉過程中,農民利益無法保障。土地流轉很不規範,有些承包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只與村委會簽訂承包和流轉協議,沒有與農戶簽訂協議,土地流轉費被村委會截留了挪用了,農民土地等於白送給人家種了,侵害了農民利益!

二、關於農村土地流轉國家沒有統一標準,一些村集體和農戶不履行協議上的義務,向承包大戶和家庭農場,提出追加流轉費,土地出讓租金,侵害承包大戶和家庭農場的利益。使承包大戶和家庭農場主望洋興嘆!

三、農村的合作社,及股份制經營主體,幾年都不分紅,挫傷了農民流轉土地積極性。農田基礎設施年久失修,田地分散不能集中流轉等也是一個原因!


長江三農


不少農村的地方土地流轉難,最主要的就是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農民擔心!

那農民擔心什麼呢?就是擔心土地流轉出去後,自己的土地沒有了!

現在的土地流轉,大方向是有,但是具體的實施辦法還沒有,還不明確,農民對土地流轉有疑問,有困惑,就是擔心土地流轉了是不是自己的土地就沒了?是不是土地流轉出去拿不回來收入哇?

有些來流轉土地的寫有農業字樣的公司,本身可能就不太懂農業,就不懂農村,就不懂農民,甚至連怎麼種地都不太懂,這樣的公司來流轉農民的土地,農民當然也信不過,所以有的地方的農民,寧可讓土地荒廢,也不想把土地流轉出去,土地荒著是荒著,可那是自己的,就是土地上長了草,那也是自己的草!

土地流轉對農民來說是好事,好事就得好辦,所以當地的有關部門,就要把土地流轉的政策耐心細至的說給農民聽,幫助農民把土地流轉的工作做到底,農民明白了,農民沒有後顧之憂了,土地流轉的工作也就不難了!

要想把這件工作做好,來流轉土地的公司們,也要一戶一戶的同農民接觸,同農民說明白,與農民簽約正規的土地流轉合約或者是合同,最好的是提前交給農民一定的土地流轉金,讓農民吃定心丸,讓農民心裡有底,經濟條件好的公司,最好的是提前一年把每年的土地流轉金全額的支付給農民,這樣的話,土地流轉的事就不難了,而且是很容易的事了!

而且流轉土地的收入,一定要高於農民自己種地的收入,否則誰還會把土地流轉出去呀!

【社會現象,家庭問題,綜合觀察,全面解析。請您關注從善如劉的悟空問答!】


從善如劉L


土地流轉現象雖然一直存在,但是土地流轉市場卻是在近些年才打開了的,而且還處於比較初級階段,在農民接納度、土地流轉市場規範程度、土地流轉法律保障等多個方面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時間去完善。

不少農村地區的土地流轉難以開展,其中涉及到的因素很多,綜合來看,其制約土地流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身的區位因素

從國家這幾年把土地流轉作為重要的農村土地改革措施處理以來,我國南北農村地區在土地流轉上架起的勢也不小,但總體來講,呈現出這樣一個局面:

(1)北方土地流轉規模>南方土地流轉規模;

(2)平原地區土地流轉>山地丘陵地區土地流轉;

(3)城郊農村土地流轉>非城郊農村土地流轉。

因此,有的地方土地流轉不順暢,和其自身的區位因素是分不開的,比如在偏遠的山區,其交通以及其他設施都比較落後,其土地也不利於集約化整合,去到那裡流轉的人自然也就少。

2.地方重視程度不一

有的地方比較重視土地流轉,地方政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比較高,經常去到各大農業論壇或其他展會對自己當地的土地做宣傳,尋找合適的社會資本來打通當地的土地流轉市場,但是有的地方就沒有這麼重視,尤其是對於那些本身就比較偏遠又沒有引進流轉方的地方,土地流轉這一塊更加無人問津。

3.農民對土地流轉積極性不高

現在不少農民還認為流轉了土地自己就沒地了,可見對土地流轉的誤解還是比較深的,但這也不能怪農民,農民被騙怕了,因此各地方政府對於土地流轉的普知還是要加強。

4.土地流轉市場機制不完善,法律保障不健全

上面說的農民被騙怕了也正是這一點原因引起的,不少人會鑽法律的空子導致農民失地的風險增大,不過預計接下來幾年這將是我國各地重點著手改善的地方。


土地論壇


農村地區的土地流轉困難是有原因的,一個地方的土地要想流轉必需具備這幾個因素:第一:這個地方的整體發展整體還不錯,至少種個東西能夠運得出去,收購的人能夠進來

第二:這個地方的農耕地都是連片的。農村土地流轉,人家到你這裡來承包土地,至少幾十畝連片的農用地是要有的吧,要必然就沒有必要到你這裡來承包了

第三:當地就有那種有比較強的意願發展規模種養殖的人

這一點其實還挺重要的,一般的種植大戶也都是在自己的村裡承包其他周邊人的土地來發展種植,所以如果自己村裡沒有這樣的人,其實要流轉出去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些就是造成當地土地流轉困難的主要原因大,當然可能考慮的還不全面,還望大家補充,留言


愛農幫


我也來湊湊熱鬧,不少農村的土地方土地流轉難的原因我認為一、集約後無人敢承包。具體表現在1、地塊不適合機械化操作,2、租金較高,3、還租形式無人可接受;二、農戶擔心。表現在1、流轉后土地不再是自己的,2、租金拿不了或拿不全,3、看過太多流轉土地者承包失敗後中途跑路後引起丟荒再無租金拿,4、土地被變相經營用於非農業生產,五、一旦在外混不好或年歲己高要回鄉會無所事事。


現代農大


個人認為土地流轉困難是存在矛盾的。

先來看看國外那些農場主是怎麼回事,他們的土地私有制,祖祖輩輩都是自己的,而且還特別多!他們的土地除了投資,剩下的都是利潤,優勢特別明顯。

我們國家土地公有制,承包給了個個農戶,個人或公司流轉到的土地產生的利潤恰恰是給農戶的,那就沒有了利潤。搞特色種植只是一小部分,如果都去搞特色種植那也就不叫特色了。只有在糧食價格上升了,有價格優勢,土地流轉才有市場!

國家提出土地流轉的想法特別的好,解放勞動力!然後都去打工,不影響土地收入,對農民來說也是大好事。

農民對土地的情結導致大部分人不願流轉土地,自己有土地就不用去買市場上的高價糧食,自己手裡有糧食心裡就踏實!導致土地流轉困難。


手機用戶某某人


農村土地流轉難,主要存在著如下幾個問題。


一,受讓人積極性不高,因受國際市場影響,糧價低。種植大戶不肯貿然大規模接手土地。

二,流轉土地價呈下降趨勢,從開始的七、八百元/畝至千元/畝,下降到五、六百元/畝。田主流轉的積極性降低。

三,田主未理解三權分置的真真含意,怕長期流轉自己的承包權喪失。其實,所有權在村裡,承包權在田主手裡,已經抓牢了“風箏“的線,受讓人僅要走一個權利一一經營權,三權有兩權在田主這邊,流轉出去的土地是不會喪失主權的。

四,農業補貼問題未理清,一些優農政策,到底是誰應該受惠,田主心裡沒底,種植戶心裡更是害怕喪失應得的權利。


老蛇正宗


謝“和風細語”友相邀!

此題:是三農問題,也是當前農村推廣集約化耕作頭痛問題;自古以來“三農”政策落實最難,口號喊的最響,很難全面推廣。


從國家全面看政策上補貼、良種補貼等返補政策都誘人;當前題要符合有一定規模的農業產業園,國家為了防止土地撂荒,鼓勵農村種糧積極性,也下了很大力氣;經過調研、試點、推廣目前稱不上紅紅火火,只能按照各地實際情況而試點推廣,應該說是杯水車薪。其主要原因有三:

一:南方和北方有區別

南方田塊以水田、山地為主,外出打工流動人口多;年輕的出去了,家中留有老人,每戶土地也不多…基本上每人七八分到畝把地,而且分散,不便於機械化生產;流轉困難,再則老年人熱愛土地,閒在家沒事幹,早晚在地裡種點這,種點那;雖收穫基本上沒有利潤,但解決了日常需要;比如,油、糧、小菜、雜糧,以及家中養的畜牲飼料等,代做代荒靠天收;年底只要土地不荒,每畝地還能享受國家補貼等。而北方地域要廣一點,種糧戶都有幾響地(一響十五畝)適合機械化作業,以小麥、玉米旱糧作物為主,東北以水稻產業為主;便於流轉管理生產,優越性比南方強許


多。

二:農民老思想觀念改變不了現實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這裡有感情;有些省份政府鼓勵農民進城,從子女入學、買房補貼等一切“好”政策,當前題是土地不能跟著進城;除非極少數打工成功企業主,子女都進城了,這一輩子再也不想回到農村去;最起碼他們心中有底,老後能適應城市生活;退休後有養老、醫療保險而解決後顧之優,否則你進城幹嗎?老了活受罪!


三:現在在外打工的人,有的有二三十年了;老了!再想找事做也難,陸續要回到土生土養的農村;只要一畝三分地在,他們就有希望;苦點累點不怕,只要能生存,他們也心滿意足了。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養點魚種點菜,整塊地幹得動自耕,做不動租賃給別人做;每年一畝也能收入五六百元錢,關健土地在自己名下,而不在村長的手中。


目前農村土地剛確權,土地承包政策再延長30年;因地而宜、因戶而種,幹了一輩子的農民,他們各自心裡有一本小九九,只因為土地才是他們真正的命根子!

個人觀點,各地情況不同,經濟環境不同;應根據個人的生存狀況而選擇更優越的生存方式,使自己和全家過得更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