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不勞而獲!美國每年如何從中國拿走大量財富?

不勞而獲!美國每年如何從中國拿走大量財富?

摘 要

美國從全球掘取霸權紅利的途徑五花八門,筆者歸納總結了以下十個主要途徑和渠道。

途徑一:鑄幣稅收益;

途徑二:國際通貨膨脹稅收益;

途徑三:債務收益;

途徑四:海外投資收益;

途徑五:流動性收益;

途徑六:不公平貿易收益;

途徑七:匯率操控收益;

途徑八:金融衍生品收益;

途徑九:大宗商品期貨收益;

途徑十:知識產權收益。

不勞而獲!美國每年如何從中國拿走大量財富?

500年來,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到英國,再到美國,國家“霸權形態”從傳統“領土殖民”形態,逐漸“羽化”成現代“金融殖民”形態。美國作為當今全球唯一的超級霸主,金融殖民是其權霸護持的核心秘笈,金融霸權成為美國獲取霸權紅利的基石,霸權紅利成為美國不勞而獲的源泉。

通過投資、貿易、債券、股市、期貨、匯率、大宗商品,以及多如牛毛的各種金融衍生品等工具,美國從全球掘取霸權紅利的途徑五花八門,筆者歸納總結了以下十個主要途徑和渠道。

途徑一:鑄幣稅收益

鑄幣稅是指貨幣發行者通過發行貨幣而取得的收入,是利用其法定貨幣發行權力所取得的一種特殊稅種。一般情況下,一國鑄幣稅的總量近似地等於該國中央銀行投放的基礎貨幣量。

由於美元是國際公認的儲備、支付和結算貨幣,美聯儲就成為“世界中央銀行”,這樣美國就擁有了在全球範圍內攫取鑄幣稅的權力。美國在購買別國的商品、勞務或進行對外投資時,就可以通過印發美元來支付。

這部分美元就是由美聯儲投放出來,而輸往國外的基礎貨幣量,是美國獲得的最基本的國際鑄幣稅。

目前,在全球流通的美元現鈔超過9000億美元,大約2/3左右在美國體外流通,這意味著美國徵收的存量鑄幣稅至少為6000億美元。美國平均每年能獲得大約250億美元的鑄幣稅收益,二戰以來累計收益在2萬億美元左右。

由於人民幣不具有國際支付貨幣的地位,中國國際貿易不得不大量藉助美元計價和支付,目前以美元計價的貿易約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80%,也就是說,2013年4.16萬億美元的貿易額中,約有3.33萬億是以美元計價和支付的;

同時中國外匯儲備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以美元資產的形式持有的,大約佔全部外匯儲備的60%—70%。按照2013年年底3.82萬億美元計算,在全部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大約佔到2.29—2.67萬億美元。

這樣,按照廣義鑄幣稅概念計算,假設中國的外匯儲備全部以美國國債的形式持有,同時美國財政部與中國財政部國債息差為1%,則每年美國從中國經濟發展中不用支付成本就至少拿走了大約230—260億美元的鑄幣稅。

途徑二:國際通貨膨脹稅收益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曾說:“通過一種持續不斷的通貨膨脹過程,政府能夠秘密地和不被察覺地沒收其公民的大量財富”。由於美元是國際本位貨幣,通貨膨脹,美元貶值,其實質就是美國掠奪世界各國財富。

美元通過貶值獲取的鉅額利益,在學術上被“雅稱”為攫取“國際通貨膨脹稅”收益。

自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黃金從每盎司35美元,到2011年8月已突破每盎司1900美元,按此標準計算,美元貶值已經超過98%。

如果估定1967—2006年美國的外債平均為3萬億美元左右,那麼通過美元貶值90%,美國因減輕外債負擔而獲取國際通貨膨脹稅為2.7萬億美元,年均獲益675億美元。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說:

“發展中國家在自己也非常需要的時候,幾乎零利率借給美國數萬億美元。這反映了問題的實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對美國的淨轉移,是顛倒的對外援助形式。”估計以此手段使世界上的財富每年進入美國的數額約佔美國新增GDP的30%,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食利國。

途徑三:債務收益

欠債對別國來說是壞事情,但是對美國卻是好事情,債務是美國掠奪世界各國財富的基本手段之一。

美國是一個超級債務大國,截至2014年11月30日,美國聯邦債務總額高達18.01萬億美元,與美國名義GDP之比上升至103%,歷史上首次突破100%。2011年,俄羅斯總理普京曾經一針見血地批評美國是世界經濟的“寄生蟲”。

他說:“14萬億美元甚至更高的鉅額債務,說明美國靠舉債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世界經濟和自己的美元壟斷地位過著寄生蟲的生活。”

途徑四:海外投資收益

美國的資本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從事著最有利可圖的行業,而別國只能將手中的美元外匯存入美國銀行或購買美國國債,獲取微薄的利息,因而,美國對外直接投資回報率遠高於外資在美國獲得的回報率。

按2013年情況計算,美國10年期債券的名義利率是2%—3%,減去同期國內通貨膨脹率2%—2.5%,實際支付的利息在0%—0.5%之間;而美資跨國公司在國外直接投資的平均回報率高達10%—20%。

美元的一進一出,一來一去,讓美國賺了盆滿缽滿。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2011年6月28日發佈的美國對外金融資產高達203153億美元,美國對中國的資產總值約22500億美元,約佔總資產的11%。

2007年美國直接投資領域獲得收益3682億美元,支付外國投資者1344億美元,淨收益2338億美元。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估算,中、美投資的收益差,讓中國在1996—2006年年均損失700億美元。

以美國通用汽車在華投資為例,其投資回報率大約為25%,四年便收回投資成本,五年之後每年從中國淨賺幾億美元。而中國對美債券的投資回報率僅有2%—3%,扣去美元不斷貶值的損失,中國在美投資的收益實際為負。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弗雷德·伯格斯坦研究指出:僅美國每年從經濟全球化當中獲得收益就超過1萬億美元,而付出的成本只有500億美元。

途徑五:流動性收益

由於美元在全世界通用,美元的金融市場規模很大,資金流動性很強,而且世界上很多金融市場都用美元進行定價和交易,因此,美國發行美元債券成本低、賣價高、利潤大,這就是流動性收益。美國金融機構大搞金融創新,無限制地濫發各種美元債券,就是追逐這種超額的流動性收益。

世界現有外匯儲備總額為7.5萬億美元,60%為美元,如果1/3為流動性美元,那美國就相當於無償地獲得了2.5萬億美元的資產。如果這些資產的回報率為10%,從這部分資產中美國每年就可淨賺2500美元。

美元是如同流水一樣到處流動的,哪裡低窪,就流向哪裡。只要中國緊縮,美國就能夠寬鬆;中國緊縮出來的空間,就會被美國寬鬆出來的貨幣擠佔。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於2008年10月、2010年11月、2012年9月先後實施第一輪、第二輪和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這些量化寬鬆所印出來的美元,多數都流入了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美國保持其通脹壓力不大的背後,是這些貨幣流入了其他國家,而其他國家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途徑六:不公平貿易收益

2002年國際發展及救援非政府組織樂施會發布的一份報告稱:由國際貿易所產生的收益當中,97%流向了富國和中等收入國家,只有3%的比例流向了貧窮國家。作為WTO的領導者,美國無疑是全球自由貿易的最大受益者。

如,一件在中國工廠生產的汗衫成本為4美元,它在美國沃爾瑪公司的售價可以達到40美元,中國只獲得極小比例的利潤,卻為美國國內生產總值貢獻了36美元,中國收益佔整個產品的比價是10%;

在美國市場銷售的芭比娃娃,若以每個10美元計,其中8美元是美國境內的運輸銷售成本與利潤,1美元為管理運輸費用,65美分為日本等國的原材料成本,中國只能拿到35美分的加工費,僅佔整個產品比價的3.5%;

一臺標有中國製造的iPad,在美國售價每臺499美元,其中LCD平板佔95美元、蘋果A4處理器佔26.8美元、16GB存儲器佔19.5美元,這些高附加值的零配件成本佔售價的54.4%,組裝費只佔售價的3.4%。

摩根士丹利的一項調查顯示,1998—2003年間,僅中國製造的嬰幼兒服裝就為美國的父母們節省了4億美元。研究表明,由於能夠購買中國低價的出口貨物,使得美國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可能提高了10%左右。

不勞而獲!美國每年如何從中國拿走大量財富?

途徑七:匯率操控收益

美國匯率政策是“予取予奪、隨心所欲”,匯率操控是美國的重要生財之道,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匯率操縱國。在美聯儲的主動操縱下,1986—1995年期間,“廣場協議”導致日本對外淨資產的匯率損失累計約為3.5萬億日元。

2001年後,美元相對主要貨幣又持續貶值超過30%。在2001—2006年期間,美國累計對外借債3.209萬億美元,然而,美國淨負債卻減少了1990億美元,等於美國淨賺3.408萬億美元,其中:美元貶值讓美國賺8920億美元,資產負債收益差距讓美國賺1.694萬億美元,其他手段賺1.469萬億美元。

2011年10月11日,美國會參議院不顧國內外的強烈反對,以63票支持,35票反對,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

該法案旨在要求美國政府調查中國是否存在人為壓低人民幣匯率的行為,將人民幣匯率與中美貿易掛鉤,逼迫人民幣匯率升值。這種“美國生病,讓中國吃藥”的做法,是赤裸裸的金融霸權。

途徑八:金融衍生品收益

美國政府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大力支持金融創新和相關金融法案建設,使其金融衍生品大行其道,直接和間接地為鞏固和強化其金融霸權地位服務。

目前,美國金融衍生品交易約佔全球份額的40%,成為全球商品金融交易中心、定價中心。美國的標準普爾公司、穆迪投資服務公司和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幾乎壟斷全球信用評級,掌控了資本市場的定價權。

利用信用評級“話語權”,設立有利於債務人的評級標準,讓負債累累的美國長期坐擁AAA等級,每年可以節省數千億美元的利息支付,這本應是中國等債權國的合理、合法收益。

美國華爾街是金融衍生品的鼻祖,其擅於利用金融衍生品把國內的風險轉嫁到國外。據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2008年由美國次級債引起的金融海嘯導致全球金融資產價值縮水超過50萬億美元,其中僅亞洲發展中國家就蒸發了9.6萬億美元的資產值。

途徑九:大宗商品期貨收益

石油、黃金、糧食、鐵礦石、稀有金屬等大宗商品期貨都是美國的操控對象。通過操控大宗商品期貨價格,不但能夠獲得鉅額的利潤,還能夠打擊政治、軍事和經濟領域的競爭對手。

1980—1990年,美國及其盟國將石油價格控制在每桶30美元上下,嚴重製約著蘇聯能源出口收入,抑制其經濟發展。2004年,美國操控大豆期貨價格先升後降,使中國70%的大豆壓榨企業破產,外資順利壟斷了中國的食用油市場。

2010年5月16日,我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曾說:在國際市場中,雖然我國佔65%的鐵礦石進口量,但是沒有發言權。從2002年至今,進口鐵礦石價格已經由不足30美元漲到150美元,而鋼材價格僅由2000元左右漲至目前的4400多元。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我國擁有超過全球50%的稀土資源儲量,並佔據全球90%的市場份額,但1990—2005年,中國稀土出口量增長近10倍,平均價格卻跌至1990年時的一半。

途徑十:知識產權收益

近年來,知識產權收益已經成為美國霸權紅利的一個重要部分。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美國通過修訂WTO規則,把國內保護知識產權的做法一次次地延伸到國際社會中。

研究表明,2009年美國知識產權產業的增加值約佔GDP的17%,有2.5萬億美元之多。

美國商務部2012年4月份發佈的《知識產權與美國經濟》報告顯示:依靠版權、專利和商標保護的企業支撐著大約4000萬個就業崗位,相當於美國員工總數的約28%。

知識產權密集型行業創造的GDP超過5萬億美元,佔美國GDP約35%。美國幾乎每個行業均直接或間接地生產或使用知識產權保護。中國高鐵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中國“7.23”甬溫線動車意外追尾事故發生後,美、日、歐等國家拼命唱衰、抹黑、妖魔、圍剿和打擊中國“高鐵標準”,其背後的真實目的一目瞭然。

不勞而獲!美國每年如何從中國拿走大量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