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藍玉真造反,會成功嗎?

龍耀華夏


藍玉本來是大明帝國冉冉升起的一顆政治新星,他代表了當時軍人勢力在大明帝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曾經是朱元璋同志重點培養,留給太子朱標的鐵血班底。


在朱元璋同志給朱標同志安排的班底配置中,藍玉曾經被作為守護者的定位。朱元璋同志對文官集團,始終保持著某種不信任。所以在大明帝國初期,各種文官集團體系下的官員受到了非常”不公正”的待遇:與實際工作強度完全不匹配的低工資待遇;時刻以威脅人身安全為手段的監督考核措施。

但是朱元璋同志也深刻認識到,亂世可以靠武將,但治世還得靠文官。朱元璋一邊在無奈地接受文官勢力不斷壟斷這個帝國的實際權力的同時,一直也希望走出一條完全不同的文武相互挾制,使得大權有自己獨攬的道路。

如果朱標不死,常遇春的將來絕對不亞於徐達、常遇春。然而朱標突如其來地死去。讓朱元璋同志整個人都不好了!


他親手打造了一個史上最強班底,讓兒子朱標可以在繼位後剿滅北元,建立不世之功,開創千秋萬載的功業!然後祛除威脅,施行仁政,成為千古一帝!

然而這一切隨著朱標的死,好事變壞事。一切成噩夢。由於對朱標的感情已經深入骨髓,朱標其實就是朱元璋同志為了實現自己人生理想,而努力去打造的這樣的一個角色。(很多做父母的都能理解,自己小時候沒機會學跳舞,就要讓孩子學;自己沒考過大學,就一定讓孩子考上大學。。。)

然而這個夢醒了,兒子沒了。不過沒關係,兒子沒了,還有孫子。朱元璋同志是個要麼不做,要做就做絕的人。所以他沒有考慮在其他庶子裡重新挑個接班人,而是要懂事的孫子朱允炆替朱標來完成朱元璋同志的畢生理想。

但是很顯然朱允炆比起朱標那麼多年戰陣歷練,文武皆修,差的不是一丟丟。這個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的孩子,詩詞寫得好,與文官集團有天然的親近。但是面對粗悍、狡黠的軍人武將。他吃得住嗎?


於是朱元璋同志思考了一下,就動手了。洪武26年(1393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藍玉瘋了嗎?顯然不是,只能說性格決定命運,行伍之人,驕狂是必然的。但是他重來也沒想過要反,他只是覺得以自己的功勞,和現在的職務不匹配,發一發牢騷而已。他畢竟不懂政治,其實這也是之前朱元璋同志放心他,著手培養他的原因。

藍玉並不知道自己是朱元璋同志賜給朱標,替朱標掙政績的。所以是賞是罰,那應該是朱標日後做的決定。

而此刻主人已死,你對於朱元璋同志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價值了。如果你表現低調,認得清自己本分,或許朱元璋同志再考察你幾次,你通過考察後,甚至有可能成為朱允炆的新班底。但是此刻的藍玉驕橫跋扈,連元順帝的妃子都敢不經請示,說睡就睡了。

藍玉的功勞越大,朱元璋同志只要考慮但朱允炆駕馭不了你,你就成了那根朱元璋同志要交給朱允炆木棒上面的那根刺了。


很顯然,朱元璋同志在決定解決藍玉的同時下了一盤很大的棋。那就是既然如此,要麼不做,要麼做絕!把整明初的軍人勢力全部掃清!受藍玉牽連的竟然高達15000多人,幾乎明初的能打的將領都一掃而空。把朱允炆徹底推向文官勢力。

而部隊都交給自己的兒子,讓自己的兒子去守衛自己的孫子。朱元璋同志終究還是犯了一個大錯。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可以對自己無限忠心,但是換到朱允炆,那就未必了!

藍玉沒有理由謀反,也沒想過謀反。但是即便處出於無奈不得不反的時候,他也無法成功。不因為別的,就因為明帝國的皇帝是朱元璋同志。明初誅殺的文臣武將又何其多焉?竟無一人反!就從這,還要替藍玉做什麼假設呢?


朱元璋做事,要麼不做,要麼做絕!


炒米視角


明朝是通過推翻元朝建立的,作為朱元璋本人,他的軍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可以想象,開局一個破碗的乞丐這種起點的開國皇帝不在本題的討論範圍之類,可以直接下結論,若是藍玉對著朱元璋造反,那下場必定是極為慘烈的,說吊打可能有點誇張,但是乾淨利落的擊敗藍玉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藍玉他能不能從朱元璋手裡拉走軍隊?在朱元璋時代,藍玉要想拉走朱元璋的軍隊去打朱元璋,難度係數不是一般的大——明朝前期統軍的是五軍都督府,實施的是軍戶衛所制,藍玉就算真的拉起來一隻叛軍,朱元璋可以輕輕鬆鬆的拿住叛軍家屬,同時斷絕叛軍補給,再配合朱元璋的用兵之道,藍玉斷無生理。

這一點從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也可以得到佐證——囂張跋扈如藍玉者、驕兵悍將如藍玉部下者,朱元璋掀起胡惟庸案藍玉案,殺的人頭滾滾,血流遍野也沒見藍玉一開始敢舉兵對抗,實在是因為朱元璋時代造反難度係數是噩夢級別的。

如果不是朱元璋時代造反,那我們再看看別的,假設朱元璋沒有殺藍玉,藍玉活下去了,現在藍玉想造朱標的反(藍玉都活下去了,朱標也可以還活著嘛)朱標做了多年的太子,不管是人心還是能力,都是一等一的,造這位爺的反,可能藍玉是沒睡醒吧。

首先,朱標若是不死,洪武朝的那些個功臣宿將也都不會死,一個藍玉算什麼?各路支持大哥的藩王還有猛將傅有德,藍玉造反拿頭打?第二,朱標若是不死,藍玉他為啥會造反,就單純為了造反而造反嗎,完全沒道理嗎,大家都是兒女親家,說到底都是一家人,而且朱標一向仁德,又是做了許多年的洪武朝太子,名望擺在那兒呢,藍玉他會哪裡不滿意?

那如果藍玉在朱允炆時代造反呢?這就很靠譜了,朱允炆時代朝廷裡面全是廢柴,黃子澄,方孝孺,李景隆的各種騷操作令人眼花繚亂,關鍵時刻李景隆這個大草包還會做內應打開南京城門,表示藍玉叔叔你好厲害啊,朱允炆大概率會被藍玉爆錘一頓。而且朱允炆的性格和為人施政方向確實會很容易把藍玉這樣的驕兵悍將逼反。

首先是朱允炆看上去仁德,實際上下手非常黑。歷史上朱允炆削藩王的過程和手段極其殘忍,對待自己的親叔叔那可真的是太狠了,動不動就逼叔叔全家自焚,這麼一個皇帝,藍玉一定覺得自己坐臥難安,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了。

其次,朱允炆剛剛繼位不久之後就迫不及待的打壓武將地位和勳貴地位,急不可耐的重文輕武,使得後來歷史靖難的時刻,朱棣的軍隊直插南京,路上遇到的抵抗少之又少,為何?武將的心都寒了。

而被朱允炆寵幸的文官們呢,都是些嘴強王者,一遇到藍玉或者朱棣這樣的人,只有乖乖等死的下場,黃子澄這樣的文官有些時候還會提出一些非常扯淡的建議——推薦大將李景隆去換老將和名將。

最後,朱允炆還是一個沽名釣譽之輩,如果藍玉在他手上造反了,就如同歷史上他叔叔造反一樣,軍隊出征之前朱允炆還要特意交代一句,千萬不要傷到我叔叔啊。這不是胡鬧嗎?打得贏才有鬼呢!

那如果藍玉在朱棣做皇帝的時候造反呢,誰會贏呢,朱棣做皇帝之後如果藍玉造反,大概率是朱棣贏,因為朱棣那時正在壯年且手段高明,而藍玉已經年老力衰,以一隅抵抗全國,自取滅亡而已啦。

但如果藍玉在朱棣剛造反那會兒,出兵去打朱棣,那又不一樣了,肯定是藍玉大勝,因為藍玉對付蒙古騎兵戰績非常傲人,而朱棣剛起家那會兒靠的就是北地燕山三衛和寧王那邊搶過來的朵顏三衛這類騎兵,藍玉吊打問題不大,可那就不符合題意了,藍玉應該要造皇帝的反才叫造反。


無筆




(藍玉雕像)

藍玉的前半生輝煌至極,但結局有點悲慘,被殺不說,還被剝了皮。看得出來,老朱對他很有意見,對他夠狠的。

有人說,藍玉還不如趁早反了,也許還有一條活路,那麼問題來了,藍玉造反,會成功嗎?

很難成功。

藍玉要造反,朱元璋就是其對手,相對而言藍玉差得太遠



朱元璋的軍事能力是非常出眾的,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朱元璋幹翻比自己強的陳友諒,打倒私鹽販子起家的張士誠,提出“驅逐韃靼,恢復中華”,最終推翻元朝。

不僅如此,在朱元璋的安排下,手下的徐達、李文忠等人將元朝趕著搬了一次又一次家。

偉大領袖毛主席說:歷史上的帝王當中,論軍事謀略,首推李世民,其次要算朱元璋了。

能被主席如此評價,可想而知朱元璋的軍事能力了。朱元璋高明的是,能將各路人才團結在自己周圍,讓這些人為自己肝腦塗地,這就不是一般的能力了。

相對而言,藍玉就是個將軍而已,其軍事謀略比起朱元璋差得不是一個等級,不要說和朱元璋比,和曾經的徐達、常遇春比,也佔不了上風。

因此,藍玉如果要造反,只要朱元璋不死,基本沒有成功可能。

藍玉的性格有缺陷,不容易成功



藍玉打仗很厲害,但性格是有缺陷的。如果僅僅是打一次戰役,藍玉也許會出盡風頭,但造反可不是一次戰役,而是有無數次戰役構成的。這就需要統帥能統一籌劃,會用人,控制力強。

但是,藍玉除了打仗,其它方面還是差強人意。藍玉曾經不顧朱元璋的安排,強行姦汙了元朝的妃子,還打爛了自家的城門。這控制力是無腦的表現,如何能領袖群雄?

在京城期間,藍玉收了很多義子,這些人誇張到只認藍玉,不認朱元璋。另外,藍玉結黨營私,膨脹無比,縱容下屬,眼高於天。這樣的性格,讓藍玉很難統帥群雄,自己都控制不了,如何能控制他人?

藍玉的性格,導致他造反成功的概率大大降低。

藍玉後期,還是有不少競爭對手的

仗都是一場一場打出來的,藍玉是很厲害,但並不代表,藍玉就沒有競爭對手了,朱元璋的小舅子郭英,名將傅友德,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名將耿炳文,名將馮國勝等等都在,這些人無一不是能和藍玉對戰的。

也許藍玉的個人帶兵能力很突出,但並非沒有對手,有朱元璋統一安排,讓一些朱元璋晚期的名將對戰藍玉,藍玉獲勝的幾率並不高。

從這方面來說,藍玉造反,很難成功。



藍玉造反難成功的原因是:一是朱元璋太強大,二是藍玉性格剛愎自用,控制力太差,三是同樣的年代,他有強力的競爭者。


藍風破曉


藍玉是朱元璋的一員,名將,猛將,只是早期被徐達湯和等開國名將的光輝所遮擋。蘭玉本人也是一個要強的人,從不會承認自己比別人差。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朱元璋將十五萬大軍交給了藍玉(這次的目標是徹底消滅北元,主帥是藍玉,唯一的)。朱元璋親自囑咐“倍道前進,直抵虜庭,肅清沙漠,在此一舉!”

藍玉的功績在這一次中達到了人生巔峰。但是其本人卻不知收斂,韜光養晦,反而是大開大合的生活。這也就奠定了他的後事不善。而此時的朱元璋正在為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繼承江山苦惱。(如何放心安全的交接大權)達到人生巔峰的藍玉心中已經不再滿足眼前的權利,慾望衝昏了頭腦(現在的話是不作死不會死)。但是朱元璋還在,他還不敢翻天,但是老朱看到了他的以後,所以他必死無疑。


藍玉如果造反,朱元璋在的時候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但是朱元璋不在了那就另當別論。朱元璋就如同定海神針一樣在明初的地位。假如朱元璋沒有把藍玉殺掉,無非是給自己的兒孫留下了一大禍害而已,在朱元璋後期,藍玉已經不能滿足老朱給的權利富貴了,尤其是在軍中的影響已經大於老朱了。

藍玉收的義子成百上千,就算是在朱元璋跟前這些義子也只是聽藍玉號令,而不聽朱元璋的號令,可見,在朱元璋的心裡。藍玉的威脅程度有多少面積了。(所以朱元璋在藍玉案上,又是一次大屠殺。)

題者問藍玉造反能成功嗎?

當時如果老朱不殺藍玉在之後的奪位之爭中,藍玉憑藉自己在軍中的影響力完全可以把老朱家的天下推翻的。藍玉敗在了自己的囂張狂妄,和目中無人。他高估了老朱的忍耐力。更低估了老朱的殺伐決斷。所以藍玉成也朱元璋,敗也朱元璋。


歷史說談


誰都知道,在當時的情況下藍玉造反幾乎沒有任何一點成功機會,而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朱元璋在“胡惟庸案”以後的君主獨裁。

明朝最初官員制度是沿襲元制,設中書省、有左、右丞相,這些單位都是擁有部分自治能力的實權部門,掌握著大明初年的權力中樞。無奈1380年,胡惟庸案爆發,朱元璋廢除中樞省和宰相,把權力下放到六部,而自己則全權掌握六部,實際上就是說朱元璋把以前宰相的活也幹了,雖然自個兒累一點,卻可以牢牢把握著所有一切的權力,是為君主獨斷權力的巔峰。

為什麼問題是藍玉造反能不能成功,我們卻要說胡惟庸案呢?因為縱使藍玉再往前擠,武將裡面除了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三個人以外他能排名第四好了,即使跟他有的一拼的湯和、鄧愈……總之比藍玉厲害的,或者可以跟藍玉叫板的人在發生藍玉案的時候基本已經死了,他藍玉可以一手遮天,但由於此刻朱元璋獨斷專權,藍玉造反,根本連兵都調不動,又談何贏呢。

當然了,如果藍玉造反能贏的話,其實我可以做兩個假設。就是最早的時候他就跟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合作,一起謀反,沒準會贏。第二,朱標不死,並且削藩成功。藍玉是朱標大舅,當時幾乎就剩他一個大功臣了,如果……可惜朱標還沒當上皇帝就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