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聲音」傾聽比命令更有力

「聲音」傾聽比命令更有力

1949年,毛澤東同志帶領共產黨人“進京趕考”,看到素以“商旅輻輳,貨物雲集”著稱的涿縣街上冷冷清清,開門的店鋪貨物也不多,他對縣委書記說道:“老百姓關心的,正是我們要辦的。解放了,工作千頭萬緒,要抓主要的,就是著眼於進行和平建設。”主動傾聽百姓聲音、善於回應群眾訴求,是共產黨人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一條寶貴經驗。

回溯漫長的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習慣於下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口含天憲”也因此成為統治者的代名詞,當然也沒有哪個王朝能最終跳出“歷史週期率”。

共產黨人經過反覆探索,得到的答案是,“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理念的變化必然帶來治理方式的改進:從防民到限權,從命令到傾聽,從管理別人到接受監督,執政者不僅要多去傾聽民意,更要接受來自人民的監督。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有些聲音來自基層,聽起來粗糙卻情真意切,是嚐遍世間百味後的真實傾吐。

然而,有些領導幹部開展工作,習慣於自說自話、甚至簡單粗暴要求群眾服從,完全不考慮百姓想法和關切。有的地方、部門,擔心政府威信受到損害,便容不得群眾表達意見看法,更不要說是批評了。

其實,在這些不同聲音中,往往飽含著對政府的信任與期待。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政府面對的事情千頭萬緒,讓群眾暢所欲言其實也是在幫助政府。認真聽取各方批評建議的政府,更有公信力。

否則,無論看似多麼漂亮的工作成績,缺少了廣大民眾的認可,都會淪為形象工程;無論統計數據、報表如何華麗,沒有民生改善相伴相隨,也不過是一串冷冰冰的數字;再動聽的工作彙報,如果說不到百姓的心坎裡,終究不過是自說自話的單口相聲。

在多數時候,個體的影響力可能十分微小,但是當很多微小積攢起來時,卻能成為創造歷史的決定力量。

須知,今天發生在某個人身上的小事,明天很可能就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今天衣食住行方面的小困難,明天或許會累積成經濟發展的短板;今天被忽視的逆耳之言,明天則可能成為深化改革的思想武器。

其實,為政之功過得失,常在百姓的街談巷議之中,治理水平的高低也取決於能否將個人之“微”轉化為執政之“重”。政府對百姓呼聲的每一次傾聽,對每個微小需求的有力回應,都是在“答卷”,都要接受廣大“閱卷人”的評分。

「声音」倾听比命令更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