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明年亞洲盃後,本土教練接替裡皮執教國足的可能性有多大?為什麼?

體壇問道



事實上,裡皮走人的概率正在變大。首先是中國足協管理層已經變天:主導裡皮掛帥的足協主席蔡振華即將離開體育總局,足協黨委書記由杜兆才取代了於洪臣,續約的可能性小到甚至與成績關係不是特別大了。



然,走到如今的尷尬境地,也與裡皮的帶隊成績不無關係。中國杯的慘敗及此次西亞熱身的表現,足以成為裡皮執教生涯的汙點;其助手馬達洛尼帶隊打了U23亞洲盃和亞運會,一個小組賽出局,另一個是止步16強。在足協大力推行U23政策下,馬達洛尼不僅丟了裡皮的臉,更讓足協顏面掃地。所以明年年初的亞洲盃是裡皮唯一的續約籌碼,一旦國足無緣八強,裡皮下課就將不會再有懸念。


裡皮下課後,誰來接手國足呢?畢竟亞洲盃後,就要著眼世界盃了,這對於球迷來說,比奧運會更重要。儘管足協可能更看重奧運會,但很顯然,如果希丁克帶U21的效果不錯,未來打世界盃的球員,也很有可能以這支球隊為框架打造,那麼希丁克接手國足打世界盃預選賽是完全順理成章的事情。



不過,無論是對於希丁克本人,還是足協來說,都是一場賭博——希丁克帶隊進軍奧運會,一切皆大歡喜;一旦希丁克失敗了,國足難道要再推倒重來一次?抑或,讓高洪波再復出當救火教練?你還別說,按照足協的傳統思維,估計很快就會在裡皮的國家隊安插國內教練的。但國產教練無論是誰,“救火”的性質不會有改變。


但現在,我們還是希望裡皮好運,希丁克好運,畢竟,他們有好運,中國足球才有好運。


激揚體壇


現在只能這樣說,2019 年亞洲盃後,裡皮下課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不是本土教練接手,目前仍是未知數。

2019 年亞洲盃就是裡皮的最後一戰

2109 年亞洲盃,基本可以確定是裡皮在中國隊的最後一戰了。

裡皮執教國足,可以說是蔡振華一手促成的,蔡振華主導,許家印的恆大提供資金,裡皮才能入主執教國足。其中,裡皮 2000 萬年薪中,1500 萬由恆大承擔,500 萬由足協承擔。

中國足協正在進行改革,蔡振華被調離中國足球管理體系。足協也透出信息,接下來國字號主教練的薪水,一定會全部有足協承擔,不會再讓任何企業分擔。

這也預示著,蔡振華主政的各種決定被推翻,足協肯定不會承擔裡皮如此高額的薪水,裡皮自己的教練團隊大幅降薪,也不太現實。

所以亞洲盃過後,裡皮離任的可能性非常大。

本土教練接手國足的可能性大嗎?

比較大。

對於籃球,姚明成為籃協主席後,中國籃球拿下亞運會所有金牌,非常成功。

中國足球,很可能會複製一樣的方式。選擇一位名望和實力兼備的中國足球名宿,作為足協管理層的重要智囊,或者是二把手。

如果是國足名宿成為中國足協的重要管理者,那接下來的一個變化,很可能就是國足主教練開始本土化。

其實,早些時候,足協就在力推本土教練執教中超俱樂部,李霄鵬執教山東魯能就是大環境的產物。

所以,2019 年亞洲盃後,本土教練執教國足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是人員,我認為李霄鵬、李鐵、賈秀全三人是可能性比較大的人選,大家的看法呢?




本土教練接替裡皮的可能性基本上是零!外來和尚好唸經啊!

就在前幾天,中國足球最熱門的新聞不是友誼賽一平一負,而是希丁克入主中國國足U21,哥舒認為,這標誌著足協在給裡皮找好了接班人,中國足球的歷史大車輪將再次交給荷蘭人執掌。

無論是明年的亞洲盃,還是最近的熱身賽,無論輸成什麼樣,反正,我已經完全接受了,不能說波瀾不驚,也能稱得上坦然處之,因為作為中國球迷,我的心已經死了,就是那句古話:哀莫大於心死!

不知道眾位看官可否知道,我們11個國字號的足球隊竟然有10個外國主教練,且分屬7個不同的國家,你可以想想嗎?7個不同的國家,能夠創造出多少種不同的足球理念呢?

國足成年隊---主教練 意大利人;

U23國足------主教練 意大利人;

U21國足------主教練 荷蘭人;

U19國足-------主教練 德國人;

足協技術顧問:德國人;

青少年技術顧問:法國人;

U17國青隊------主教練 法國人;

U15國青隊------主教練 西班牙人;

U14國青隊------主教練 西班牙人;

U13國青隊------主教練 葡萄牙人;

女足主教練------剛剛從冰島人換成了中國的賈秀全;

U20女足------主教練 剛剛從荷蘭人換成了丹麥人;

我的觀點是:

1、我不排斥外國主教練;

2、外國主教練應該是一脈相傳,從國青隊到國家隊應該是一個國家的足球體系。這樣可以做到相對的“無縫銜接”,很少出現國青隊打“長傳衝吊”,國家隊打“傳控”,幾波人配合不到一起的情況。(可能我是多慮了,即便是一個國家的足球體系,放到我們的球員腳下,照樣踢不到一起……)

3、給外教時間,比如5-10年,足協放開手,給予充分的權利,別把自己當老爺,把人家當短工佃戶


哥舒夜帶刀


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足協的一貫做法是“有病亂投醫“,今天一個主意,明天一個主意!看了姚明對籃球改革的成功,足協也有些坐不住了,並不是他們想主動改變現狀,而是來自上層和球迷的壓力不得不改變!自打裡皮坐上國足帥位以來,國足的變化並不明顯,沒有拿出令人信服的成績,該贏的比賽贏不下來,不免讓人詬病。而最先坐不住的首先是足協,如果亞洲盃這場大考還不及格的話,那裡皮下課是在所難免的了!如果裡皮下課了,那誰又是繼任者呢?請外教嗎?可超過裡皮水平的大牌教練又有幾人呢?來了能不能取得好成績,不知道!況且恐怕又是天價薪金!誰來付?不請外教,那誰又敢接這隻燙手的山芋呢?此時,姚明對籃球的改革成功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可以考慮用國內教練帶隊,組成兩支隊伍參加各種賽事,誰成績好誰做主教練!所以土帥上位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至於最後究竟會怎樣?我想就要看裡皮帶隊打亞洲盃以後的成績了,如果成績好了,有可能繼續續約,如果成績不理想,那姚明改革之路可能就是最好的選擇!否則足協還能有什麼高招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不知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探討!


坐看雲天風起時


據傳足協在實質接觸部分本土教頭了,所以這個可能性有其可能性!

不得不說這是中國足球的悲哀!中國男足的主帥永遠都是背鍋俠!難道除了主帥,就沒有其他人有責任嘛?為什麼要做縮頭烏龜!?勇於承擔責任,有錯就改,這才是真爺們!

中國男足發展了這麼些年了,杜伊科維奇、佩蘭、卡馬喬、高洪波(兩進兩出)、裡皮,都快數不清已經經歷過多少主教練了!為什麼就不能有點延續性呢?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後天炒魷魚再從前天重新來過,有意思嘛!

中國足球就是被這幫偽球迷玩壞了!

借用《新快報》記者的話語:別說你看不懂裡皮的戰術,你看不懂那太正常了!因為裡皮是行家,你是球迷。千萬別拿你的業餘愛好去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

請問大爺們,整天嘰嘰歪歪喊下課,坐在辦公室喊足改要成績,但您懂球嘛?

如果裡皮都沒有能耐,那這個世界足壇還能有幾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國足這幫大爺,停球5米遠,解球踹空氣,您叫戰術大師如何為好?上下為難,四面楚歌!71歲的老爺子不是來搞青訓班的,他日夜操心這些為人父者,真那麼忍心嘛?

為什麼這些大爺可以在國家隊興風作浪,這背後的原因非常值得深思!如果沒有某種隱形力量在撐腰,其膽敢如此嘛?

在俱樂部踢得生龍活虎,那是俱樂部管理方式與足管有天壤之別!

裡皮老爺子所取得的成功,前提條件是什麼?全權管理,一肩挑!各司其職,該幹嘛就幹嘛!別總在指指點點,談笑風生!這才是先進的足球管理模式!正如廣州恆大的成功,那管理也是獨樹一幟的!

再說,青訓的問題沒解決,讓裡皮走了,誰來接任就有用嘛?球技定型,基本功非常差,心理素質弱,大賽經驗非常缺乏,遠離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最後決賽圈都多少年了,印尼亞運會U23以大打小,被沙特U21一腳踢回國!

種種問題,無所不在,光靠換教練可以解決嘛?深思深思吧!


常夢長樂


中國本土足球教練現在基本上當不了國家隊主教練了。也帶了中國現在職業球員,很多球員現在都是在歐洲學球,從語言上到足球理解上中國足球本土教練都跟不上世界足球發展趨勢。只是中國足球頂端教練在中國足壇,他們控制很多人脈和教練等級制度優越,大多數人還停留在利用關係拿到一個俱樂部職位。要真正考核從那方面都不具備帶中國足球主教練能力,而國外教練深耕足球己經世界承認了,他們資質帶隊思想。中國足球教練真沒法和來中國這些足球教練相比,好稱中國很多足球教練領軍人物,也就在中國有市場窩裡鬥,靠的以前踢球有點名氣。又趟了中國足球改革職業化。佔得點比別人優勢的先機,現在球員不像以前了。都在國外尤其歐洲國家鍛鍊過。從語言到思維看問題分析。都有西方人對足球理解。中國足球教練可能學術足球造脂跟這些孩子都有距離。別說帶隊自己表達能力都難以勝任足球教練。中國足球教練群體,在中國基本上沒有什麼價值取向了。全是混日子的。考他們基本兩眼一摸黑。素質達不到具有優秀教練員品格。都還不謙虛。個人見解。



胡雄32


可誰能想到,在後來的四國賽上,國足大比分失利,輸的是一敗塗地,尋其失敗的原因是對手太強大,要為亞洲盃練兵,必須尋找對手弱一點的亞洲對手。但成績還是不理想,就拿最近的兩場熱身賽,卡塔爾和巴林都不是很強的對手,我們也是難求一勝,僅僅一負一平。這一成績也是素來以戰術大師的裡皮也無能為力。

隨著這一世態的發展,憑國足這種表現,估計亞洲盃上也難以有質的改變,所以亞洲盃後既使足協不讓裡皮下課,裡皮也無心繼續執教下去,其實我們大家心裡都明白,亞洲盃后里皮是一定會離開的,足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與裡皮團隊續約就說明了這一點。

亞洲盃後如果裡皮離開,拿目前中國足球的水平現狀,不要再花冤枉錢找什麼大牌教練了,就在本土少壯派教練中選擇一個,年富力強,精力充沛,有愛心有奉獻精神,有崇高的愛國情懷,積極進取,有很好人際關係,有威望能和球員打成一片,擰成一股繩,用頑強的拼搏精神和鬥志,來彌補自身技術不足這一劣勢,多向我們的近鄰朝鮮學習。

目前這批國足其實是前十年的產物,現在責怪他們還不如問一下,十年前幹嘛去了,所以我們現在踏踏實實抓青訓就決定著未來一二十年,我們的足球一定會出成績。這就是足球運動規律,任何偷奸取巧急功近利的作法,必將受規律的懲罰。

所以目前這批國足不是前一二十年前青訓沃土的產品,本身存在技術硬傷,要為國出戰應付當下國家隊賽事,只能靠意志品質和頑強拼搏的愛國情懷為國而戰。願中國足球還是從零開始,認真抓好各級梯隊的青訓建設,毫不動搖的世世代代只做好這一事,中國足球一定會有美好的未來。

明年亞洲盃後,足協很有80%的可能起用本土教練,因為像裡皮這樣的名帥,拿國足都辦法不多,其他外教難一達到裡皮的高度,這也是一個教訓……但也不排除足協直接用荷蘭名帥大包大攬,足協也慣用這招。

談到本土教練的人選問題,其實李鐵的可能性很大,有輝煌的球員時代,曾經接受過名帥裡皮足球理念的薰陶,年富力強,精力充沛,人脈很好,有俱樂部的執教經驗,是個不錯的人選!




東邪西毒話天地


統統不知道。

現在接就行,以防夜長夢多。

這幾年,裡皮的神話逐漸不復存在,因為他不明白中國足球是如何的難弄,各種基礎的東西是如此薄弱,各種人際關係是如此複雜,他的東西有一點被用上中國足球就會有進步,多少事兒整不明白,對中國足球的統治力,號召力越來越不行,現場調度不能落實,全憑球員意願和自覺性踢球。長痛不如短痛,不如讓中國教練上來。

中國教練深諳中國足球的內涵,這些年陪太子讀書也練出來了,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也。已見賈秀全等鐵腕治軍的手段,可拉出一個班子取代裡皮等。

即然是硬骨頭,那就都啃一啃,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鑲黃二旗者


目前來看裡皮和足協續簽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我們中國男子足球隊員已經不在願意為裡皮踢球。在我們足協眼裡不是我們的球員不行,而是我們所選的教練不行,每簽約一個新教練,在執教幾年沒有達到預定目標,就會選擇來換教練來試錯,至於說換了之後效果有沒有隻能看球員給不給面子了,效果不好咱們就再換,反反覆覆,球員的基礎沒打好,球員的素質低下,還要怎麼期待有好成績。

其實現在我們外行人都能看出來中國男足發展不起來的癥結在哪?只不過是沒有下定決心下大力氣去改進罷了!有時病入膏肓,不是你換一個大夫就能治好,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球員,教練,政策,環境等才能夠逐漸提高我們的足球水平。

如果只靠換教練想改變我們足球的現狀,球員的責任感,足協的大局觀等得不到改觀,換了本土也好,外來和尚也好,一切都只是空談。



魚攝於情


亞洲盃是裡皮在國足最後一次大賽,也是驗證裡皮最近幾年對國足的發展起到的作用,從目前的狀態來看,國足的進步不大,裡皮付出的努力也不小,但是並不能只怪裡皮。相信裡皮如果辭職之後,球迷不會過多的去指責裡皮。

國足這麼多年一直是一個爛攤子,企圖指望一個世界級的教練,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就改變國足,簡直是痴心妄想,如果我們相信裡皮,可以讓他從青訓抓起,10年的時間,最少也要到2020年世界盃預選賽,這樣才能看到裡皮的成績。

還有就是足協一定放開權利,不要一味的插手,你們又不懂,還非要裝明白人,攪的國足一片渾水。哪還能有發展。裡皮來到國足也就兩年多的時間,想要徹底讓國足提升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足協等不下去了,裡皮也失望了,和平分手也不是壞事,留下一個更爛的攤子,讓本土教練接手再合適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