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潮汕”一詞是怎麼來的?原來是源自這裡,這個人!

“潮汕”一詞是怎麼來的?原來是源自這裡,這個人!

潮汕歷史悠久,但是潮汕歷史上並不叫潮汕,而是叫“潮州”。“潮汕”這個稱呼的出現是在清末年間,迄今僅百年時間。潮汕歷史上長達近2000年稱為“潮州”,歷史諸如稱呼為“潮州”(隋、唐、宋王朝)、“潮州路”(元朝)、“潮州府”(明、清王朝)等。直至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始有 “潮汕” 這個稱呼。

“潮汕”一詞是怎麼來的?原來是源自這裡,這個人!

“潮汕”一詞的由來,源自清末印尼僑領張煜南

1903年,在南洋僑領張弼士的勸說和鼓勵下,印尼著名僑領張煜南(號榕軒,梅縣鬆口鎮人)應邀回國,決心參與家鄉鐵路建設。張煜南進京不久,便受到慈禧太后的接見,這在當時是一種特殊的榮譽。他向清廷提出在韓江下游修建潮汕鐵路的計劃,獲得了批准。自此,他向“實業救國”的理想邁出了重要的步伐。

張煜南準備興建的潮汕鐵路南起汕頭,北迄潮安,全長39公里,後來又加築了意溪支線,共42公里。路線確定後,清廷即派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前來實地勘測,決定興工。全部工程、路軌、機車、車廂及站臺由英國怡和洋行估價,計需180—190萬元。據此,張煜南和張鴻南兄弟邀集親友認股,股額定為300萬元,其中張氏兄弟各認100萬元。

“潮汕”一詞是怎麼來的?原來是源自這裡,這個人!

張煜南像

潮汕鐵路從1903年開始籌備,1904年動工興建,至1906年10月全部幹線完工,同年11月16日配置“潮汕號”機車頭並正式通車,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條由華僑投資興建的純商辦鐵路。潮汕鐵路所使用的車廂和車頭均為進口,美國進口的燃煤車頭為火車提供了強勁動力。由此始有“潮汕”一詞,並日漸為人所知曉。

潮汕鐵路從1906年通車開始,至1939年被日本侵略軍破壞、拆毀為止,共存在了33年。在這期間,它對潮汕當地的客貨運輸和城鄉經濟的繁榮,都曾起過很大的作用。

潮汕鐵路建成後,清廷為了表彰張煜南的功績,授予他三品京堂候補。不久,又提升他為考察南洋商務大臣。

“潮汕”一詞是怎麼來的?原來是源自這裡,這個人!

潮汕鐵路汕頭站

1907年5月22日,丁未饒平黃岡起義爆發,這是孫中山先生親自領導的推翻清封建王朝的武裝起義。這次武裝起義先於1911年的辛亥武昌起義四年,在舊民主主義的革命中創下了“六個第一”。但新加坡的《南洋總彙報》卻大肆指責孫中山勾結“潮汕會黨”,策動黃岡起義。“潮汕”之名由此見諸報端,從此廣為人知。

1921年汕頭建市,設立省直屬市政廳,汕頭開始與潮州府城並駕齊驅。“潮”、“汕”共榮格局自此形成,人們開始習慣於潮汕人、潮汕話等稱呼。

1991年,汕頭一分為三,拆分為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自此,“潮汕”成為一個固定稱謂,一般指汕頭、潮州和揭陽三市。也有大潮汕之說,包括上述三市加上汕尾、豐順(汕尾算不算潮汕,潮汕水之前已有專門撰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歷史消息中查看)。

不過,海外潮人迄今仍沿用舊稱,自稱潮州人,籍貫也常作“潮州”。

“潮汕”一詞是怎麼來的?原來是源自這裡,這個人!

行駛在潮汕鐵路上的德國造蒸氣機車

既然潮汕有大潮汕、小潮汕之稱,潮州也可以有大潮州、小潮州之謂。我們也可以把潮汕與大潮州等同視之。

潮汕鐵路雖早已化為烏有,但是張煜南兄弟為建設家鄉所遺下的業績,卻陰差陽錯地創造了“潮汕”一詞,永為後人追念。現今,汕頭仍有一條“火車路”(位於烏橋島,聯結廻瀾橋與解放橋的道路)。老汕頭人仍習慣稱解放橋為“火車橋”,稱潮汕路為“火車路”或“鐵路”。原潮汕鐵路的起點就位於汕頭汽車總站附近,走過解放橋,就是潮汕鐵路站點。如今潮汕公路的路基,就是當年的潮汕鐵路線。

潮汕鐵路被拆除後,潮汕地區長期沒有再建鐵路。直到1995年,廣梅汕鐵路才建成通車。2013年,廈深高鐵建成,潮汕有了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網。而早在百年前建成的“潮汕鐵路”,不能不說是一個潮汕人創造的奇蹟,也說明了潮汕人自古便有著開拓進取、敢為人先的精神。

“潮汕”一詞是怎麼來的?原來是源自這裡,這個人!

停在潮汕鐵路汕頭車站的火車

說完了潮汕的由來,不得不說一說“工夫茶”(有些人將之稱為“功夫茶”是錯誤的,在此不贅述)。

工夫茶源於宋代,是一種泡茶的技法與茶具的結合,在潮州府(今潮汕地區)一帶最為盛行。之所以叫工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此工夫,乃為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工夫。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潮汕地區古代曾隸屬福建,因此蘇轍詩中以“閩中”指稱潮汕、閩南一帶。)

現在不少人在工夫茶該叫“潮州工夫茶”,還是“潮汕工夫茶”,而爭得不可開交。總是這樣爭來爭去,讓揭陽人情何以堪!是不是也該叫“揭陽工夫茶”?其實小編只聽說過“揭陽炒茶”。

大家都是潮汕人,怎麼稱呼都沒所謂啦,反正意思是一個樣的。潮汕有一句俗語說得好:“肥水不流別人田”。爭來爭去,都是膠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