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大慶規模化鵝業養殖 帶動產業經濟達2億以上

東北網9月14日訊 賣完7000只大鵝,胡志安的存摺裡又多了15萬元。

眼下,大慶市大鵝規模化養殖戶們同胡志安一樣,正收穫著一份喜悅。

規模化養殖的大鵝,還“馱”來了加工業的開張營業,形成了一條扯不斷的“價值鏈”。

規模化養殖“湧”進來

“我家守在湖邊,鵝養得就好,一隻大鵝純掙30元左右。”杜爾伯特的張芳說。

小鵝,被趕進水裡吃著水草、青苔,幾個月後長成了大鵝,最後再換成花花綠綠的票子,划算。而今,農民們的養鵝“情結”越來越深。從年初到現在,大慶市迎來了300多萬隻規模化養殖的大鵝。

今年,肇源縣發展了以和平鄉蘇曉宇、頭臺鎮耿淑文為代表的萬隻以上巾幗特色養鵝示範基地5個,5000只以上基地14個,3000只以上基地33個,1000只以上基地62個,500只以上基地157個。輻射帶動全縣大鵝養殖總量近百萬只,5000多名婦女通過養鵝年增收3000多萬元。

據業內人士講,大鵝規模化養殖的好處在於,解決品種、防疫、品質、集約化,以及排汙的問題。

如今,大慶市規模化養殖發展迅猛,養鵝主要集中在大同、杜爾伯特、林甸、肇州等水草資源豐富的地區。這些商品鵝,主要來源於大慶市種鵝不斷的繁衍。目前,全市有種鵝場8家。

在大同北方種鵝場裡,養殖的獅籽鵝,建有祖代鵝場、父母代鵝場和商品鵝場。據鵝場負責人介紹,場裡有四種養殖模式:一是培育適宜北方飼養的蛋肉兼用獅籽鵝,保留種源優勢,通過改變種鵝光照時間,延長產蛋週期。二是利用南北鵝業協會優勢,6月至9月向南方倒運北方種鵝蛋。三是商品鵝自繁自養自銷。四是採用公司+農戶(大戶)模式,向農戶提供父母代種鵝回收種蛋,和提供鵝雛合同回收商品鵝。

記者從市畜牧獸醫局瞭解到,大慶市大鵝養殖規模發展如此之快,除了有一定的地理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政府引導。隨著養鵝技術的成熟,一些養鵝戶還將不斷引進萊因鵝、皖西白鵝、匈牙利的厄爾巴尼種鵝等高效益大鵝。

出欄大鵝“遊”進加工業

大慶市大鵝不僅在養殖上風聲水起,從池塘邊到加工企業的流水線,還串起了一個收入不菲的產業。

肇州縣境內的鑫多利服裝廠,今年加工羽絨服20萬件,需用羽絨12萬斤,相當於從34萬隻大鵝身上“吃配”羽毛。雖然用量不是很多,但也帶動了大慶市一批養鵝戶。

廠房坐落於杜爾伯特的黑龍江合隆羽絨有限公司,今年需用羽絨原料120萬斤,可謂給大慶市養鵝戶帶來了福音。它的出現還解決了全市大鵝屠宰廠的鵝毛回收問題。

據瞭解,這家羽絨有限公司主要以加工精品羽絨為主,把從屠宰廠收上來的鵝毛經過水洗、消毒、烘乾後,出口到歐美、東南亞等地的8個國家。

由於原毛用量大,合隆羽絨有限公司不僅收購縣裡的鵝毛,還把半徑輻射到大慶市的五區四縣,帶動大鵝養殖200萬隻,養鵝戶可賺5000萬元左右。

養殖戶賺了,屠宰廠也跟著“運氣”大轉。

據大慶市萬川禽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講,一隻大鵝能出0.35斤原毛,而且羽翎單賣。加在一起,能賣20元左右,剩下的鵝肉還能賣60元。

大鵝,讓屠宰廠發了起來。看到有利可賺,大同、肇州、肇源、讓胡路等一些小型屠宰廠也紛紛下鄉收購大鵝。

大同區的劉波,從鄉下收來大鵝,用傳統的蒸鍋進行拔毛,然後把鵝毛和鵝肉分著賣。

據他講,8月份到11月份之間,是宰鵝的旺季,他家最多時一天能殺100多隻大鵝。

記者算了一筆賬,屠宰廠一隻鵝平均能賣80元左右,不算散養戶,全市僅規模化養殖的300萬隻大鵝,就能帶動產業經濟達2億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