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錢幣名稱有吉凶,還會影響國運,你信嗎?

趣利避害是人們的共同心理,而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更是人們的普遍追求。在中國數千年的錢幣文化中,這樣的心態在花錢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反映。花錢是我國曆代鑄造的各類吉語錢、上樑錢、生肖錢、秘戲錢等等與民眾道德信仰、生活習俗有著密切聯繫的錢類總稱。比如“招財進寶”、“狀元及第”、“龜齡鶴壽”等。

錢幣名稱有吉凶,還會影響國運,你信嗎?

在花錢上鑄吉語以求福壽,是很正常的現象,而在正規流通的錢幣上打主意,想以此來影響國運的吉凶,就有點荒唐了。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自主新朝。他先後四次對貨幣制度進行變動,目的為不惜餘力地搜刮民間的財富。其間發行了21種貨幣,且是一整套不足值的大額錢。王莽攝政時居攝二年即公元七年,第一次幣制改革始,除了流通的五銖錢外,發行新貨幣3種即“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大泉五十”。可惜這些錢流通的時間只有前後兩年,原因十分簡單。王莽相信讖緯之學,迷信風水,一直擔心劉漢集團東山再起、捲土重來,他認為“劉”(繁體)字含金、刀,有凶煞之氣,“金錯刀”名字不吉不利,“錢”、“銖”均帶有“金”旁,因此,於公元9年第二次幣改時,就把帶“金”、帶“刀”的金錯刀、契刀和五銖錢全部廢除。王莽改制錢幣,並沒有延長他的新朝命運,在位13年就被推翻了。

安史之亂後,史思明一心想當“始皇帝”。鑄“得壹元寶”。此錢與開元錢並用,一當開元錢一百,與唐朝的開元幣並行。《新唐書?食貨志》載:“史思明據東都,亦鑄‘得壹元寶’錢……既而又惡‘得壹’非長祚之兆,改其文曰‘順天元寶’。”以附順於天意之意。但歷史的發展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順天”不順,“安史之亂”不久即被平息了,“得壹”、“順天”這對偽政權的錢已就悄然地退出了舞臺,成了歷史的陳跡。

錢幣名稱有吉凶,還會影響國運,你信嗎?

要說吉祥,“永安一千”錢名夠吉祥了吧?當年金主完顏亮下令遷都燕京,建號中都時出土這枚錢幣,滿朝文武都認為是個大吉大利的兆頭。但吉祥的錢名照樣挽救不了鑄造它的劉仁恭、劉守光父子迅速滅亡的命運。五代十國時期,劉氏父子盤踞幽州, 不僅洗劫百姓錢財,還大開殺戒,攻城掠地之後,實行屠城政策。這樣的人,還修煉長生不老之術,夢想永安千年,最後獲得滿門抄斬的結果,也算是罪有應得。

錢幣名稱有吉凶,還會影響國運,你信嗎?

唐、宋 、元、明、清在中國歷史上都是響噹噹的封建王朝,但若一開始鑄造冠以“大”字的國號錢,幾乎等於替自己掘好了墳墓。南唐元宗交泰元年,鑄“大唐通寶”後,即被宋朝所滅;南宋理宗寶慶元年,鑄“大宋通寶”,理宗死後,他兒子就成了宋朝的末代皇帝;元朝武宗至大三年,鑄“大元通寶”,次年武宗一命嗚呼;明崇禎十七年,南明魯王鑄“大明通寶”,南明小朝庭為清所滅;宣統三年,鑄“大清銀幣”,宣統便從皇帝的寶座上摔了下來。不是帶“大”字的國號錢不吉利,而是當時的帝王都處在內外交困、風雨飄搖之中,雖然想用“大”字來欺騙百姓,但結果卻是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