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秦國滅了韓國之後沒有五國攻秦,而齊國滅了宋國之後,卻引發了五國攻齊,差點使齊國滅亡?

左丿子Filv


秦滅韓和齊滅宋都是戰國時代的大事件,但其發生的時期並不相同,秦國和齊國所處的國際局勢也大相徑庭,這就造成了兩國在事後待遇的不同,一個沒人管,一個引發五國來攻。

齊滅宋所處局勢

齊滅宋發生於前286年,這一年,是齊愍王三十八年,秦昭襄王二十一年,趙惠文王十二年,楚頃襄王十三年,燕昭王二十六年,魏昭王十年,韓釐王十年,宋康王四十三年。

以上八位就是齊滅宋事件中的主要參與國君主,前三位是能夠左右戰國風雲的強國之主,而後五位雖無力推翻全局,但也跟五國攻齊息息相關,屬二流國主。

戰國七雄中,魏國在戰國初期風光無限,卻被崛起的齊國和秦國踢下神壇,衰落成為弱國。韓國一直是個弱國,除了申不害變法時期強點,其餘時間都是陪襯。

楚國曾因吳起變法短暫輝煌,但這些國力,在楚懷王手裡敗個精光,不過楚國地大人多,對國際事務還是有不小影響。

趙國前期也不強,自趙武靈王(趙惠文王之父)胡服騎射改革後,軍事力量暴漲,這才有了在國際上發話的資本。

秦國不用說,商鞅變法後強了幾十年,還是越來越強。齊國也很強,自齊威王之後,也強了幾十年,到齊愍王時期,齊國達到巔峰,成為可與秦國並列的超強國家。

強國往往是不安分的,秦、齊、趙三國在楚國出局後,戰國的舞臺上鬥得越發歡快,五國攻齊,就是三國鬥爭的結果。

五國攻齊不得不提一下兩個力求不吃瓜的吃瓜群眾——燕國和宋國。

燕國長期透明,在燕昭王上位前還發生過嚴重內亂,齊宣王(齊愍王之父)趁機派兵入侵燕國,奪了燕國大片土地,要不是趙武靈王干預,燕國就亡了。

齊滅燕並不符合趙國的利益,所以趙武靈王出手了,同樣的,齊滅宋也不符合趙國的利益,趙國必然會出手。

趙武靈王送燕昭王回國即位後,深感國家孱弱的燕昭王決意自強,並以向齊國復仇為目標,勵精圖治,招攬樂毅等大批人才,這是五國攻齊的一個誘因。

而秦國從自己利益出發,自然會選擇搞掉強烈威脅到秦國地位的齊國,為了達到五國攻齊,秦國那可是下了血本,承諾出兵但卻不要絲毫報酬,純粹是因為道義,誰信呢?誰都不信,但秦國的下場給了大家信心。

再說宋國,宋康王的心很大,四處征戰,東伐齊、南敗楚、西敗魏、滅滕,但連年戰爭使得宋國國內矛盾激化,最後發生內亂,眼熱富庶宋國的齊愍王,就這樣決定派兵滅宋。

宋國不強,可工商業發達,很富,而且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從宋國出發,可以北脅趙魏,東迫韓國,南迫楚國,如果讓齊國安心消化完宋國,燕國難逃一死,韓魏背脊發涼,趙國也不好受,秦國東出的目標還能不能實現就更不好說了。

齊國想要獨吞宋國的行動激起了五國的共同抗拒,在秦趙兩大強國壓陣、燕國誓死往前的情況下,韓魏為了自保,自然也安心加入,五國攻齊的局面就這樣形成了。

至於楚國為什麼不加入,是因為楚國君臣有自己的小九九,他們想讓五國和齊國兩敗俱傷後再坐收漁翁之利,齊愍王敗逃後,就是落到了楚國人手裡,丟掉了性命。

秦滅韓所處的局勢

秦滅韓是前231年到230年的事,此時秦國的大王是秦王政,也就是日後的秦始皇。

始皇在位時期,楚、齊、趙這些曾經與秦國並列的強國都成過往,楚國在五國攻齊時就屬二流;齊國在五國攻齊後雖然復國,但也國力大損;趙國則在長平之戰後一蹶不振。

列國之中,根本沒有國家能夠跟秦國並列,跟五國攻齊時的秦、齊、趙三強並列局面完全不同,秦國是一家獨大。

六國中沒有強國,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導致聯軍難以成立。五國攻齊背後有秦趙兩國做推手,秦國的軍威極高,其他相信有秦軍在,至少不會敗。

反觀秦滅韓時,哪個國家有此自信,又有哪個國家能夠讓其他國家有面對秦國不會敗的想法?沒有,所以即便聯軍出現,也很難一往無前。

此前,六國曾五次聯軍攻秦,五國攻秦有三次,第一次還沒開始就瓦解了;第二次在信陵君的帶領下成功,信陵君幾乎是一己威望湊起五國聯軍的;第三次是在秦王政親政前不久,由於秦軍兵力分散,聯軍一度逼近咸陽,但當秦軍集中力量後,聯軍迅速潰敗。

最後一次五國攻秦,估計是給了六國教訓,畢竟才過去沒幾年。此外還有秦國外交的影響,在遠交近攻、連橫之術影響下,六國基本上是各自為戰,像齊國是一直按兵不動,秦國每滅一國,齊王建都派人去秦國祝賀,最後秦軍到了自己家門口。


平沙趣說歷史


齊國滅宋,國土暴漲幾倍,實力大到秦國懼怕。更別說其他國家了,燕國一直想復仇,抓住當時周邊諸侯國恐懼的心理。聯合五國攻擊齊國一個國家,所以秦國滅其他五國的時候,齊國不去救援,這是有原因的。有人說,五國之中沒有楚國,是因為當時楚國和齊國有聯盟關係。楚國本來想救援,結果齊閔王太昏庸,楚國的援救變為趁火打劫,讓齊國的老百姓很受傷。所以,齊國人也憎惡楚國。後來,齊國在田單的火牛陣攻勢下,很快打跑了醫燕國為首的諸侯國家,很快復國。

復國後的齊國中心放在了國家建設上,休養生息,當然對其他諸侯國已經心灰意冷。面對秦國的拉攏和賄賂,齊國上下都沒有拒絕。所以,秦國滅其他五國的時候,齊國都是無動於衷的,就是因為這些國家曾經差點讓齊國滅國。齊國恨還來不及,更別說幫忙了,幫秦國滅其他國家還差不多。

齊威王時代,齊國任用孫臏打敗戰國霸主魏國,成為戰國中期的中原霸主。到齊宣王時期,齊國成為合縱國之首,率領諸侯國將秦國扼殺在函谷關內15年不敢出關。這15年的時間,齊國可謂是風光無限。當時的燕國發生內亂史稱“子之之亂”,齊宣王作為中原霸主,以匡扶正義之名進攻燕國,而中山也乘火打劫,燕國差點被滅國。齊國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齊國軍隊進入燕國燒殺搶掠,讓燕國人非常憎惡。比起子之當政的時候還亂,孟子建議齊宣王撤退,但是齊宣王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後來趙國和秦國軍事介入,秦國扶持的姬職戰勝了趙國扶持的太子姬平,姬職即後來的燕昭王。燕昭王在秦國的幫助下進入燕國,燕國人很快反叛齊國,齊國最後退兵。但是,齊國和燕國已經水火不容,燕昭王誓言為燕國報仇。

齊宣王死後,兒子齊閔王即位,齊閔王在位期間也是齊國和秦國爭霸的時代。秦國在商鞅變法以後,秦國國力強盛,六國都畏懼秦國,當時的政治格局每天都發生變法。西方以秦國最強,東方以齊國最強,東西方兩個強國,不斷碰撞。但是,齊國當時在軍事上一直有壓倒性的優勢。所以秦國想稱帝的時候,也不忘拉攏齊國,並想聯合瓜分趙國。而燕國間諜蘇代在齊國,挑撥離間,不僅僅排擠人才,讓齊國去掉帝號,還慫恿齊閔王聯合五國攻秦,秦國迫於壓力去掉帝號,並與諸侯議和。此時的齊國已經膨脹,吸粉霸主都被打敗了,緊接著齊國就開始進攻宋國。吞併宋國沒有任何懸念,齊國的國土面積暴漲了幾倍,霸權也達到了齊國的顛覆。然而,與齊國臨近的國家都感到了威脅,害怕宋國吞併以後,齊國會吞併自己。所以燕國復仇的機會來了,燕昭王抓住周邊國家的恐懼心理,聯合五國討伐齊國。


謀士說


其實這了兩者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五國攻齊發生於公元前284年,由燕昭王拜樂毅為大將軍,聯合趙、魏、韓、秦四國以樂毅為聯軍主帥,率軍攻伐齊國,打得齊國只剩下兩城,差點亡國!

為什麼齊國會導致五國聯軍攻伐呢?主要是齊泯王仗著自己國強,四處征伐,得罪了三晉和楚國,這還不算,齊國居然敢獨自吞併了宋國。要知道在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打扙是常事,但是你滅了一個比較富裕的宋國,且宋國又是各諸侯國之間的緩衝地帶。因此其餘諸國都感到了威脅,燕國一牽頭,三秦、韓、趙、魏便一拍即合,齊國雖然強大,但以一抵五那肯定是打不過的。如果不是其餘諸侯國不希望齊國滅亡,不然齊國在那個時候就亡國了。

第二個就是秦滅韓國時,為什麼沒有引發六國聯軍攻秦,此一時彼一時了。因為這些諸侯國在秦昭王時期都被打殘了,例如公元前294年伊厥之戰,斬首韓魏聯軍二十四萬,讓韓魏兩國損失慘重!公元278年白起辛領秦軍孤軍深入楚地,攻破郢都,迫使楚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公元前273年華陽之戰,白起又斬首魏軍十三萬,把魏國徹底打殘,又把趙軍兩萬餘人沉入黃河。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白起一舉坑殺了趙軍四十萬人,趙國從此只能苟延殘喘。至此,天下只有秦國成了一個超級強國!滅六國已經水到渠成!

到了公元前230年秦滅韓時,秦國已經佔據了半個天下,帶甲之師百餘萬,即便此時就是五國聯軍攻秦都不一定能戰勝秦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韓國被滅,而無能為力!就拿後來的李信帶領二十萬秦軍滅楚,雖然大敗而歸,但對秦國來說好像影響不大,因為第二年秦王政又讓王煎領兵六十萬滅楚,由此可以想象一下,秦國有多麼的強大!這就是實力!



西有大秦


兩者歷史背景不同,秦滅韓的時候,秦國國力已經是傲立於九州,無人能敵。齊滅宋國時,天下秦齊趙三足鼎立,且魏韓楚燕趙受齊國威脅已久,滅宋引攻齊只是一個出師的理由!


齊滅宋,引發五國攻齊

此事發生在齊泯王時期,蘇秦假意合縱攻秦,又讓齊此時出兵宋國,意途引發五國憤怒轉而合縱攻齊,為報燕王妃方面之恩情(其實是愛)。

在此之前,齊國可以說是唯一一個可以和秦國正面抗衡的國家,擁軍80萬,作戰裝備,士卒戰鬥力都十分強悍。韓魏楚燕等國都受到了巨大的威脅,四國皆有國土被齊國侵佔,可謂是積怨已久。假意攻秦,讓四國士卒當炮灰,讓四國感到自己成為了齊國棋子,加上四國本就和齊國積怨已久,矛盾重重。又有能與齊國抗衡的秦國率先出兵拖住齊軍主力,五國合縱能奪回曾經被齊國喪失的國土,為何不伐齊?



秦滅韓,五國已無力對抗

自從秦昭襄王時代的長平之戰後,東方六國已無力抵禦秦軍的強大攻勢,不是不救,而是有心無力。加上六國各懷心思,又豈能真正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合縱攻秦"。

秦滅六國在昭襄王時代已提出來,秦國的國力已經到了一個可以以一敵六的時代。秦王嬴政在當時又是最雄才大略的君主,六國皆為碌碌無為之君。或許趙武靈王在時,才有延緩六國被秦國逐一吞併的可能!


二者歷史背景不同,天下格局不同,註定了結局不同!你們認為呢?


刀刀開心




秦國滅韓國和齊國滅宋有著完全不同的歷史背景。



秦國滅韓時,已經面對過無數次聯軍攻秦,越是到戰國後期,聯軍攻秦越是敗多勝少,山東六國對於聯手攻秦已經逐漸喪失了信心,再加上戰國四公子也已經一一去世,各國再也沒有雄主良臣。


當時的現實是,在秦國的遠交近攻、合縱連橫國策下,楚國被秦國打怕了,失地無數;齊國在以燕國為首的五國伐齊之戰中差點滅國,雖然在田單的堅持抵抗中最終復國,但是已經大傷元氣,難以稱雄;趙國與秦常平一戰,國勢衰微,面對秦國已經是戰戰兢兢,驚弓之鳥;燕國自伐齊失利,樂毅出走趙國之後,也是日薄西山。這些國家的現狀導致人人都想偏居一隅,哪怕瑟瑟發抖,能夠苟延殘喘就好,哪裡還敢牽頭對抗兵威極盛的超級秦國?

而齊國滅宋,只是五國伐齊的一個藉口,齊國滅宋之前干預燕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跟燕國結下了血仇。燕國任用樂毅等賢臣良將,臥薪嚐膽,苦練精兵,一直就枕戈待旦,靜待時機。

正好等到齊國滅宋的機會,而其餘四國因為齊國的囂張和稱帝,早已不滿,其中秦國更是想借機幹掉這個最大對手。趙國因為齊國滅宋威脅到自己的地緣政治,魏國是跟風趁火打劫,楚國是想貪便宜分點勝利果實,於是在以燕國為主,秦國做後盾的形勢下,結成了伐齊聯盟,迅速直下齊國七十二城,差點滅國。



謝金澎


春秋戰國是個戰亂紛爭的時期,各國戰亂不短,可是秦國滅了韓國為什麼沒有引起五國功秦呢?原因如下:

一、實力不對等

秦國滅韓國時,齊國被五國伐齊後就一蹶不振,而趙國在長平之戰後,國力也是純弱,而楚國更是在殷長之戰後丟失了國都,只剩下半壁江山,各國現在都盼著秦國不要攻打自己,哪裡敢出手幫助韓國。



二、各國忙著各自的戰鬥,無暇顧及

1. 趙國與燕國在互掐。長平戰役之後,燕國發兵攻打趙國,結果燕軍大敗。趙國國力恢復後,又被12歲的小甘羅從中挑唆,趙國又發兵攻打燕果復仇,年年的征戰使兩國國力都大量消耗。

2.魏國君臣在內鬥。興陵君在第三次函谷關之戰獲勝,使魏王覺得他的威望與地位對他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於是將他軟禁起來,結果沒幾年,興陵君就掛了,魏國最後的頂樑柱就沒有了。

3.楚國內鬥。楚國公子負芻與楚幽王等人在爭王位。

4.最有能力與秦國較量的趙國名將李牧,因被別人誣陷被殺。

5.齊國權利落入丞相手中,而丞相又已被秦國收買。

三、韓國自找的

韓國一直在做牆頭草,當秦國強大時,它便倒向秦國;當楚國強大時,他又倒向楚國;當秦楚都有事忙不過來了,他又出兵滅了鄭國,所以六國對韓國都沒有什麼好印象,看著他被滅,高興都來不及,怎麼會出手呢?

綜上原因,所以韓國被滅時,他們都沒出手,但是同樣是滅一個國家,齊國卻引起了五國的攻打,原因如下

一、秦國的推波

秦國不但出兵幫助他們滅齊,而且事後不佔齊國一草一木,列國只看到有強大的人免費幫忙攻打齊國,而且事後不用擔心他會和他們爭搶利益,卻沒想到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秦國之所以這樣做只是在幫助自己把最大敵人消滅,好完成自己的一統天下目標。

二、燕、魏兩國本就與齊國有仇

1.燕國與齊國的仇。他們可以說是世仇了,當年燕國內戰的時候,齊國就趁機把自己的軍隊駐紮進來,對燕國進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燕國的子民恨透了齊國,而且燕國在內戰結束後,燕國國王也一直受齊國的欺負,和當年的越王勾踐一樣,做夢都想怎麼消滅齊國,所以說這麼好的機會來了,燕國怎麼可能不參與呢?

2.魏國與齊國的仇。桂陵和馬陵之戰後魏國的霸主之位被齊國搶走了。


三、宋國的資源

宋國把控著中原的交通要道,自身土地肥沃,而且和其除等多個國家交界,宋國的存亡將關係到戰國七雄之間的格局,這麼一個香餑餑,哪個國家不想要!可是卻被齊國一人吞了,其他幾個人看著能爽嗎,不打他打誰?


四、齊國自身原因

齊國本身就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他滅掉宋國以後又實力大增了,對周邊的國家構成了威脅。再加上樂毅等謀士的運作,各國以為齊國有吞併天下之心,能不加緊打壓嗎,


以上原因就是為什麼秦國攻打韓國,五國沒有攻秦,而齊國攻打宋國,卻引起五國攻齊。


蛟潭小郡主


兩者歷史背景是不同的,不可同日而語。秦滅韓時,正是秦始皇時期,秦國的實力已經無人可敵,而其它諸候自保尚不能,更別談合縱攻秦了。下面來重點說說五國攻齊吧,這個事情發生在齊閔王時期,那時的戰國格局是秦、趙、齊三強並立於世,其它諸候國雖稱不上強國,也是國力充裕的二流強國。五國攻齊其實是繼“馬陵道之戰”之後,又一個戰國格局的“分水嶺”。“馬陵道之戰”後以魏國為首的東方超級強國退出強國序列走向二流,為秦、趙、齊的發展強大騰出了戰略生存的空間;而五國攻齊之後,戰國格局的再度改變,則為秦國一統華夏提供了實質性的可能。

當時宋國擁有工商業大城陶,引起齊、秦等國的覬覦之心。公元前286年,齊湣王在蘇秦的鼓動下,做了各諸候朝思暮想卻又不敢做的事,滅掉了宋國吃掉宋國這塊表面肥裡面毒的肉。結果因獨吞“肥宋”招至列國忌恨,由秦國牽頭,燕國大將樂毅統領的兩路大軍打得齊國雞飛狗跳險些亡齊。經此一戰,合縱聯軍在樂毅的統領下連破齊國72個城池並攻入齊國都城臨淄,齊湣王出逃。合縱聯軍破齊後大肆在齊國為所欲為,唯秦軍按事先約定不取一寸土,破齊後原路返秦。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秦軍在這次戰役中大費人力物力財力卻不要一寸土不要齊人一分軍資呢?果真如之前所說的是為了宋人出口惡氣以“有道伐無道”嗎?顯然不是,其實秦國雖然沒佔一寸土反而勞師遠程耗費軍資還搭上不少秦軍將士不少性命,但秦國卻是這場戰爭最大的贏家。

通過這場戰爭,改變了“東齊西秦”兩大超強的戰國局面,使戰國格局朝著“一秦獨強”的有利局面發展。眾所周知,無利不起早,在那個伐交頻頻強則存弱則亡的戰國時代,諸候各國為了強國存國可以臨陣退縮也可以隨時翻臉,甚至有仇不報反做敵國的奴僕的事比比皆是。各國征戰殺伐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便是謀取利益。然利益有大有小有近有遠,這次五國合縱伐強齊亦不例外。各國的最終目的還是想著把已經被齊國吞下肚子裡的那塊宋國“肥肉”從齊國的肚子裡摳出個來各自分肥。然秦的最終目的不是“分肥”,而是弱齊。

弱齊對於致力於一統天下的秦國來說,絕對是一筆“大買賣”,況且時值如今有四國“自費”幫忙已經最好時機。公元前293年秦軍在伊闕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斬首二十四萬佔魏韓五城,經此一戰魏韓兩軍元氣大傷。此後連年征戰至公元前288年,魏韓楚燕四國實力大大削弱,此時的戰國處於秦、齊、趙三強鼎立之局面。五國合縱伐齊正是秦國名利雙收的大契機和列國直接幫秦國“少奮鬥十年”的好事,此舉就算讓秦國直接負責合縱聯軍的軍費都樂意,更何況是各國“軍費自理”?

然而各國卻還在為“各國應該出多少兵?一共要消耗多少糧草?得了土地後如何分配才公平?”這些問題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完全被準備發齊國的國難財的眼下利益衝昏了腦子,根本沒有從沒從長遠格局考慮弱齊的不久將來正是弱小諸候各窮途的之時。因為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弱小諸候國只能依附於強大諸候下方可生存圖變,強國越多弱小諸候國的依附生存機會就越大,以此強國不和可以選擇彼強國依附。強國越少,弱小諸候國就越危險,此後秦國一強獨大時也正是列國亡國之日。這個道理也解釋了後來秦國滅韓,五國沒有能攻秦的根本原因所在了。各位看官你怎麼看呢? 歡迎下方留言並關注《海馬叔叔說史事兒》頭號條。


海馬論史析理


這個問題的關鍵其實就是三點:一、時勢不同;二、外交的方式不一樣;三、地勢不同。

一、時勢不同。

齊滅宋是在公元前286年(戰國時期),齊雖佔有宋地,但因連年用兵南方,造成北部防禦空虛,國力損耗過大,且諸侯不容齊國之強,以致危機四伏,終於引發兩年後五國合縱破齊。

秦滅韓是在與趙軍交戰不利後轉滅韓國,秦國於公元前230年(戰國時期)內史騰率領秦軍突然南下渡過黃河進攻韓國,一舉攻克韓都新鄭(今河南新鄭),俘獲韓王安,繼而佔領韓國全境,滅亡韓國。秦國遂在韓地設置潁川郡,建郡治於陽翟(今河南禹州),由於當時離秦國最近實力最強的趙國在之前的戰鬥中實力大損而反觀秦國卻是損失不大,甚至於滅韓後打通了入關東的交通要道進可攻退可守。

二、外交方式不同

齊國當時極力擴張,四面樹敵且因處於關東區域,關東六國唇亡齒寒由不得齊國強大;

秦國則是偏關一偶,只要函谷關一閉秦軍則無法向關東進軍,再加上當時秦國已擯棄合縱連橫改為遠交近攻的外交政策,再加上關東六國相互猜忌互不統協就造成了不管不顧的狀態。

三、地勢不同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齊國在最東邊,但是北有強燕南有強楚,西有韓魏趙三國,地勢除了濟水還能抵擋一時外其他簡直就是一馬平川,不能全力進攻也不能全力防守,所以只要齊國國內一旦空虛就會造成他國進攻;

反觀秦國,由於商鞅的變法當時已是實力大進,只要函谷關在,進可攻擊關東六國退可偏居一隅。外無強敵臨視內無戰亂禍源,使得秦國可起傾國之力功之。

綜上所述,就是編者自己的觀點,希望你能喜歡。附戰國圖觀之。


Gurunding


看起來相似的事情,由不同的人去做,往往會獲得截然相反的後果。戰國時,齊滅宋與秦滅韓,都是非常典型的兼併戰爭,然而事件的結果卻有天壤之別。齊滅宋後,引發了趙、魏、韓、燕、楚五國聯合攻齊,險些滅了這個東方強國,而當秦滅韓之後,山東諸國卻噤若寒蟬,人人自危,並未進行出兵干預。

春秋以降,禮崩樂壞,周天子再也無力掌控禮樂征伐,各路諸侯相互攻訐,兼併戰爭不斷。及至戰國,成了韓、趙、魏、楚、燕、齊、秦七個強大的萬乘之國,並稱戰國七雄,此外,另有宋、衛、中山等幾個千乘之國,周王室也因內鬥而形成了東、西周君並存的局面。

戰國時期,各國均極為重視武備,試圖在戰爭中獲得優勢,彼此間的戰爭規模也越來越大,變得更為殘酷。在此期間,一些小國被迫依附於大國,以謀求生存。諸如朝秦暮楚這樣的成語,便是由此而來。

宋國始封於西周初年,是一個富庶之國,商業十分繁盛。公元前三世紀時,齊、楚等強國均覬覦這塊沃土,而齊國近水樓臺,憑藉地緣優勢,於公元前288年,趁宋國內亂時出兵佔領了宋國。

此時,齊國雖強,但由於窮兵黷武,已是外強中乾,但其國勢卻也開始走下坡路,而北面的燕國卻在燕昭王的勵精圖治下,國勢日強。與此同時,趙、楚國、魏等國勢頭也正強勁,都不想見到齊國將宋獨吞,以防止出現一個強大的對手。

更為重要的是,此前燕國發生子之之亂時,齊國曾藉機攻燕,引得中山這樣的小國都趁火打劫,險些滅了燕國。因此,當燕國強盛之後,也乘機聯合諸國,發動了合縱攻齊的戰爭。公元前284年,燕國大將樂毅親率五國之兵,連破齊國七十餘城,雖然功敗垂成,卻也取得了輝煌戰績。

就此來看,齊滅宋後引來了各國的聯合干預,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1.當時各國勢力相當,尚未有一國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2.燕、齊此前交惡,故而有一個強盛的燕國出面,來促成了五國合縱攻齊;3.宋國乃是西周初年便已存在的諸侯,齊國趁亂攻宋,可謂師出無名,因而引發了各國的不滿。

有趣的是,此前齊國主導伐燕時,在獲得輝煌戰績後,同樣引發了趙國不滿,最終在各國的出面干涉下,才使得燕國逃過一劫,並將燕昭王扶上王位。前後對照來看,當時幾個大國間勢均力敵,尚可相互鉗制,因而呈現出的狀態更像是“拉鋸戰”。

然而,及至秦滅韓之戰時(公元前231-前230),秦國已經取得了絕對優勢。此前,最後一個能與秦國抗衡的諸侯趙國,也在長平之戰中盡喪主力,從此一蹶不振。自此戰後,山東諸侯已開始對秦國懷有恐懼,人人自危,再也無法形成合縱攻秦的軍事行動。

大體來看,雖然齊滅宋與秦滅韓,都是戰國時的兼併戰,相距時間也不算長,但兩件事情發生的背景卻有著巨大差異。尤為重要的是,自長平之戰後,秦國經過一番休整,很快開始了吞併山東六國的統一戰爭,而最先被滅掉的,便是戰國七雄中勢力最弱的韓國。


/文:史海爛柯人/2019.02.28


史海爛柯人


秦滅韓國,其他五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莫敢與之格;齊滅宋國,群雄奮起一擊,幾乎將齊國徹底滅掉。原因何在呢?秦滅韓國時,秦國已經具備以一擊六的絕對實力了,六國只求晚點來滅自己,何談再合縱擊秦呢?齊國滅宋國時,秦、韓、魏、趙、燕、楚六國實力俱在,雖然有強有弱,但是齊國還沒有實力以一敵六!

齊滅宋國,發生在戰國中期,那時還沒有一個國傢俱備以一敵六的實力,秦國雖然多次擊敗六國聯軍,但也僅僅是擊敗而不是全殲。齊閔王時代,齊國擁兵六十萬,正是國富兵強之時,齊閔王就飄飄然,想著先滅宋國,再滅三晉,再擊強秦,最後派兩員驍勇之將一南一北擊滅楚國跟燕國,完成統一大業。

以當時齊國的實力,就算單獨滅了宋國,也不至於招來五國合縱攻齊,畢竟春秋戰國以來各國都滅了不少的國家。問題就出在齊國聯合其他五國合力攻秦在前,再出兵擊滅宋國在後,相當於是讓五國在前面衝殺擋住秦國,他再在後面獨自佔有宋國。

三晉、燕國、楚國、齊國都跟宋國接壤,宋國其實是夾在群狼之中的。身處群狼之中還能存國,原因只有兩點:一是宋國背後有秦老虎撐腰;二是群狼各有各的打算並相互牽制。宋康王在秦國的支持下,打出恢復宋襄公霸業,再造殷商輝煌的旗幟,四處攻擊六國,拓地千里,帶甲十萬。

史書記載宋康王時代的輝煌是:東伐齊,取五城;南敗楚,拓地三百餘里;西敗魏軍,取二城;滅滕國,有其地。當時的宋國有"五千乘之勁宋"美名。三晉與齊國都想佔領宋國,但彼此制約沒有成功。齊閔王趁大家合縱伐秦之機吞併宋國,故引來三晉的仇視;燕國跟田齊則是世仇,滅宋國其實是在打秦國的面,故秦國也想搞一搞齊國。

燕國在樂毅變法後,實力大增,已經從內亂中恢復並強大了起來,但是燕國單獨滅齊實力明顯不夠。於是燕國先跟秦國合謀滅齊,再由秦國出面聯合三晉組成五國聯軍滅齊;楚國雖然與齊國結盟,但最終反水趁齊國戰敗之機北上殺了齊閔王,佔領了淮北之地。可以說齊國是牆倒眾人推,六國齊心合力整垮了齊國。

秦王政時代,山東六國已經被秦國打得無還手之力了,韓國相當於秦國的一個郡,魏國也親秦而賂秦,齊國更是採取親秦政策,不與他國合作。燕趙兩國在亡國之前,還不忘互伐一通;楚國則想著從魏、齊兩國手中搶點土地彌補被秦國佔領的土地損失。因此秦滅韓國時,各國都默不作聲,害怕一出聲就被秦國找到藉口來滅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