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在一片热闹略带一点慌乱中,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世界级研究的流调

4月10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王辰院士牵头完成的我国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CPH)」的首项成果,揭示了我国慢阻肺的流行状况。我们联系了当年参加研究的志愿者。时隔六年,当我们告诉大家这一消息时,大家都很激动,感慨「厉害了,这都多少年了」、「岁月埋下了伏笔」。

我们能参与到这样一个有重大意义的项目里,为获取中国成人肺部健康数据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并且多年后,我们的付出与努力被记录下来,这样一件美好的事情足以让我们感到温暖而有力量。

我们所在的北医三院,是全国分中心之一,在姚婉贞教授的带领下,负责海淀区4个居民社区共计约2000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回想2012年在北医三院召开王辰院士负责的「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成人肺功能现状调查」培训会时,我们大家都知道即将参与的是非常大的一个流调项目,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在一片热闹略带一点慌乱中,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世界级研究的流调

姚婉贞教授指导流调项目

早在2001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全体医护人员就在姚婉贞教授的带领下,参加了钟南山院士负责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因此我们大家都知道流调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对于当时的我们而言,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缺乏专业流调人员,而这个项目周期长,任务重,没有固定的工作人员该如何才能保质保量地推进这个项目呢?这是在流调之初,摆在我们面前最棘手的困难。最后,经过大家反复协商,我们打算依靠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力量,从北医的医学生中选拔出一批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肯吃苦、肯学习的同学,作为流调主力军。

于是,在流调正式开始前,我们进行了紧锣密鼓地招募活动。借助北医团委、研究生会以及社团的力量,在北医各个教学楼贴招募广告,在当时很流行的人人网发招募通知,从北医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院、公卫学院、人文学院等多个学院中,择优海选志愿者。呼吸科研究生林帆负责招募邮箱信息统计、筛选、联系回复,我们一起负责志愿者选拔、面试、分组。

在一片热闹略带一点慌乱中,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世界级研究的流调

当年志愿者招募海报

最终我们共招募了93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根据专业背景及个人兴趣被分配到了问卷体格检查组、心电胸片组、验血分血组及肺功能组。为方便管理,我们又从中选拔出了核心志愿者及各组组长。选拔完后,就紧接着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在第一次培训会上,姚婉贞教授亲自当肺功能受试者,指导大家的操作。志愿者都是在校学生,以往也没有现场流调经验,但这些孩子们都是北大最优秀的学生,个个聪明好学,往往我们讲完原理、演示操作之后,很快就学会。在进入临床工作前接触到肺功能等检查,对于他们而言,也很新奇,认真度极高。经过培训、考核,我们建立了一支极其年轻、富有热情、且责任心很强的志愿者队伍。

在一片热闹略带一点慌乱中,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世界级研究的流调

志愿者培训会

就这样,我们带领着这支流调队伍,开始了第一次流调。在流调前,我们一起反复推演各种可能,尽量把意外降到最低。

在一片热闹略带一点慌乱中,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世界级研究的流调

肺功能检查现场

但是第一次流调还是出现了很多的「意外」,在流程安排上,因为缺乏经验,有些环节积攒了很多人,有些环节常常「空档」。整个流调现场也很「热闹」,登记处有陈亚红老师坐镇,审核入选排除标准,志愿者协助受试者填写知情同意书,引导受试者完善各项检查。肺功能组在呼吸科肺功能室梁岩静老师带领下,一声声「吹、吹、吹、用力吹、加油……坚持,再坚持一下……」此起彼伏;这边问卷组的志愿者们,有带着受试者一起看题,有大声在老人耳旁读题的;还有分血组的志愿者维持取血秩序,协助呼吸科护士们完成抽血、贴条码、发放面包;送血小分队及时穿梭于取血点与实验室之间,尽早尽快地协助呼吸科研究生孙云离心、分装、冻存血样;心电图的志愿者协助呼吸科孙丽娜老师完成心电图的采集与判读。

在一片热闹及略带一点慌乱中,我们就这样完成了第一次流调。

在一片热闹略带一点慌乱中,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世界级研究的流调

问卷组志愿者协助受试者填写问卷

陈亚红老师及呼吸科负责老师与我们一起分析了第一次流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我们又自上而下传达了「会议精神」,也听取了参与流调的志愿者们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改进流程。万事开头难,就这样在不断改进中,我们一次次克服各种困难。

在流调过程中,呼吸科各位老师作为流调队伍的主心骨,都是「舍小家,为大家」,给志愿者队伍做出了表率和指导。伍蕊老师经常周末送完孩子就赶来流调现场坐镇指挥,雷厉风行,让流调井然有序;路明老师总是很和蔼,在遇到受试者晕血倒地时第一时间提供诊治与安抚,化危机于无形;丁艳苓老师与孙丽娜老师负责心电图,她们每次都很耐心地向志愿者们讲授心电图判读的知识,很快与志愿者打成一片。盖晓燕老师带着志愿者填问卷,亲自给受试者测腰围、量血压,经常一整天下来,嗓子都干哑了。张静老师牺牲周末来做流调,得到她爱人的大力支持,只要有时间每次都会接送张老师,让大家感觉到满满的关爱。肺功能室的老师柳小芳老师、郝振婷老师、梁岩静老师每周轮班,指导志愿者完成肺功能检查,把握质控。还有呼吸科李娜、刘志平、商野等护士,每次轮班帮忙抽血。呼吸治疗师白宇、王蒙,来我科进修的大夫们、科室的研究生只要有时间,就会牺牲周末参与到流调中来,他们每次都挑着最艰难的活儿干,不怕苦,不怕累。

在一片热闹略带一点慌乱中,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世界级研究的流调

抽血现场很「火爆」

给大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次流调是在2012年的冬天。那是个周六,北京下了第一场雪。地上积雪很厚,积雪下面是冰水,一清早当我和陈老师深一脚浅一脚踩在北医的冰雪上时,我们的心也拔凉拔凉,我们害怕这样的天气,今天的流调还能不能如期进行,志愿者会有多少请假的,社区招募的受试者又会来多少人呢?陷入这样深深地担忧里,都忘记了自己的鞋子裤腿已被冰水打湿。

在一片热闹略带一点慌乱中,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世界级研究的流调

2012年第一场雪,我们出发了

匆匆吃完早餐,达到预定集合地点,把所有的仪器设备搬上了大巴车,等待着志愿者的陆续到来。一个、两个、三个......邻近集合时间,志愿者们陆陆续续到达了集合地点,有机智地脚上绑塑料袋的,有怀里抱着暖手袋的,有气喘吁吁跑过来,手里还端着冒着热气的豆浆......我们站在车门口迎接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一声声「早上好」,让我们忘记了冬日的寒冷。那天我们准点出发,统计人数,没有一个志愿者请假、没有一位呼吸科大夫请假,真是让我们非常感动。

在一片热闹略带一点慌乱中,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世界级研究的流调

陈亚红教授指导肺功能

到了皂君西里社区,居委会的阿姨们早已经把场地准备好了,门前的积雪也扫干净了,我们下车前就看到场地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受试者们井然有序,也都已经做好准备,真是感谢居委会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师们通力合作。很多志愿者们鞋袜已打湿,我们害怕他们受凉,连忙联系着后勤人员能不能准备些姜汤及「小太阳」。但一到现场,志愿者们就立马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流调项目中,浑然不觉寒冷。很快,整个房子暖和起来,热闹起来。不时有老大妈、老大爷关切地问我们的志愿者,冷不冷,吃没吃饭。我们感觉那是最温暖的一个冬日。

在一片热闹略带一点慌乱中,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世界级研究的流调

流调现场

大概历时一年,我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就这样克服一个个的困难,完成了现场数据采集,后期质量控制、数据上传及问卷录入整理,顺利圆满完成了全部任务。

后来,我们的志愿者项目获得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先进志愿服务项目称号。每一位当年亲身参与过这个项目的志愿者都从中收获了知识、见识,也有收获友谊、爱情的。他们专业严谨认真,他们态度和蔼热情,这些都是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在一片热闹略带一点慌乱中,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世界级研究的流调

我们的荣誉证书

如今,当年的志愿者大多数已经毕业,其中很多人已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医生,坚守在各个岗位上。未来,他们中会有人成为医学界的栋梁之才,相信年轻时无怨无悔无偿地参与这样一个志愿项目,会是他们终身的财富。这项研究首次明确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约1亿,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构成重大疾病负担。我国慢阻肺知晓率及肺功能检查普及率极低,研究的受访者中仅约10%知道慢阻肺这一疾病,不足10%的受访者曾接受过肺功能检查。在所有慢阻肺患者中,不足3%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近90%此前从未得到明确诊断。我们作为呼吸科医生,深知肩上的重担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砥砺前行。

在一片热闹略带一点慌乱中,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世界级研究的流调

廖程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医三院流调核心骨干。

在一片热闹略带一点慌乱中,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世界级研究的流调

陈亚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医三院流调主要负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