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用波特五力模型來看DR行業的必然選擇

這裡講的DR,可不是那個戒指品牌,DR全稱直接數字化X射線攝影系統,通俗點就是你去醫院體檢拍片子的設備就叫DR。為什麼講DR行業呢,因為筆者在這個行業,相對了解。但是DR是一個非常細分的行業,而且國內市場規模也就百億左右,可能投行都看不上,相關行業研報少得可憐,相關數據統計來源只有行業協會。但就是這麼一個行業,聚集了150家企業,這還僅僅是廠商,還不包含上下游。行業的走向和趨勢,也將影響一批人和一批企業。

波特五力模型是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於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它認為行業中存在著決定競爭規模和程度的五種力量,這五種力量綜合起來影響著產業的吸引力以及現有企業的競爭戰略決策。今天,我們將用五力模型這個工具來分析DR行業未來走向。

供應商議價能力

DR由五大核心部件組成,球管探測器屬於高附加值部件,供應商議價能力強。DR廠商可以通過部件自產和形成規模銷量降低產品成本。否則,高昂的產品成本將侵蝕利潤。

用波特五力模型來看DR行業的必然選擇

新進入者威脅

DR是個技術/資金密集型行業,進入門框較高,而且我國對 DR 攝影產品製造企業在市場準入、生產經營等 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進行監管。但是DR也是一個相對成熟的行業,產業的上下游相對成熟,企業只要具備組裝和營銷能力亦可進入該行業, 目前市面上有相當一部分的DR組裝企業。新進入者將加劇市場競爭,使得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最終走向價格競爭。

用波特五力模型來看DR行業的必然選擇

替代品威脅

普放領域的X射線攝影產品,從老式X光機/CR/DR/動態DR,依次形成替代關係,目前常規DR產品還未被淘汰,但是利潤空間逐年下降。其中常規DR的替代產品動態DR已上市多年,雖然未形成全面替代局勢,但越來越多廠家的佈局和終端用戶開始選擇該類產品,已經對常規DR形成壓力。

用波特五力模型來看DR行業的必然選擇

購買方議價能力

在DR領域,買方議價壓力主要來自民營醫院與政府集採。近年來,常規DR由於政府集採價格迅速下降,價格下來了就很難再回去,目前大多數廠家的常規DR業務都是賠本買賣賺吆喝。

同行業競爭程度

國內DR行業聚集了近150家企業,多數為組裝加經銷模式的企業,其中技術門檻低的常規DR成為大多數企業的生產對象,導致常規DR競爭一片紅海。常規DR的最低價格已下探至15萬。

用波特五力模型來看DR行業的必然選擇

通過波特五力模型的分析,我們能清楚的看到,五個方面的力量都在都在壓縮常規DR的利潤空間。當然嚴格五力模型分析比這複雜的多,但就DR行業來說,這些指標變得非常明顯,甚至處於該行業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同時,同一行業的不同地區不同企業可能會有著不一樣的感受,但只是“五力”的程度差異,並不能改變常規DR利潤空間壓縮這一趨勢。

當一個行業的競爭變得異常激烈,產品利潤嚴重下滑時,那麼這個行業的企業有兩種結局。其一,開足馬力加入價格競爭,實力雄厚的企業將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小企業將因為熬不住虧損而倒閉。一般來說,在價格競爭中活下來的企業將贏得大部分市場份額,重新奪回定價權。但彼時市場不願意再接受已經降價的產品恢復價格,因為他們還有別的選擇。

對於DR行業來說,DR設備更換週期長達5年以上,而且購買決策流程較長,彼時的市場份額不代表未來的市場份額。

第二種結局是什麼呢,開闢新戰場。乳腺DR、移動DR、動態DR將成為DR廠商的新戰場,有遠見的企業或許早已佈局,也有企業被迫轉型進入新領域。這也是為什麼今年以來乳腺等產品開始爆發性增長的原因。

用波特五力模型來看DR行業的必然選擇

從某種程度上講,一個產業的利潤空間決定了一個行業的未來走向。DR行業的走向已經很清晰,不要等到常規DR一地雞毛的時候,才發現你其實有更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