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聽李滄」先有“下街”,後有滄口

「聽李滄」先有“下街”,後有滄口

「聽李滄」先有“下街”,後有滄口

先有“下街”,後有滄口——這是滄口地界的俗語。“下街”,因臨海邊且地勢低而得名,因地處滄口海運碼頭而興盛。當時,下街的店鋪林立,商業繁盛,成為滄口的發祥地。

「听李沧」先有“下街”,后有沧口

最初的滄口僅指“下街”。宋朝時,嶗山太清宮在“下街”的位置建有糧倉,並用海口碼頭轉運糧食,稱為“糧倉海口”,簡稱“倉口”。海口碼頭的興起,也帶動了“下街”其他行業的蓬勃發展,海邊帆檣林立、貿易昌盛。從滄口的歷史沿革來看,自宋朝開始,從“糧倉海口”的碼頭上下船的人就往返於這條低窪的道路,久而久之,人們便稱之為“下街”。

說起“下街”,老滄口人有著許多難以忘懷的記憶。20世紀50年代初,那時的孩子一起在火車軌道旁邊抓蟋蟀,玩藏貓兒、“摸白菜”遊戲。當年“下街”的窮人多,拾破爛的,揀煤核的,工人利用業餘時間趕潮水撈海貨掙點兒錢,貼補家用。當時最專業的趕海人會在海里放灘網、插網的,漲潮時將竹竿插到海里,掛上幾公里長的大網,落潮時,海水就會把魚擋在網上,趕海人划著小船去收。也有的漁民,自己扎一支篙,撐著出海,用小旋網打魚。再有的人,直接到淺水裡捕小蝦,或是在灘塗中釣蝦虎、挖魚食、拾小海螺。婦女、小孩也會來到海邊,在岸邊礁石上打海蠣子,或拿把破刀去挖蛤蜊,一潮下來,少說也能挖個十斤二十斤的。

關於“下街”,還有一種說法是:“下街,下街,不下也踩。”這話是對早年“下街”的真實寫照。踩,是青島方言“泥濘”的意思,青島人在說到某樣東西含水分多時,常會說“發踩”。早年的“下街”是一條土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就像老舍筆下的“龍鬚溝”,颳起風來是香爐,下起雨來是墨盒。連小孩的兒歌裡都唱:“下街髒,下街髒,洗腳水,下面湯,擦腳布子包乾糧”。即便是雨過天晴了好一段時間,一腳踩下去,還會把鞋黏在泥地裡。

“下街”靠海的一邊,是一大片棚戶區。老百姓稱這樣的房子叫“趴趴屋”。趴趴屋多以茅草或海草覆頂,四周圍以坯和泥砌成的土牆,外面裂縫、裡面掉渣那是常有的事。好一點的磚混結構房屋,才會有瓦蓋屋頂,但因靠海,屋內也是陰暗潮溼。如果逢到下雨天,屋裡滲水、漏雨嚴重——毫不誇張地說,外面下大雨,屋裡也能漂起盆來。

如今,隨著立交橋凌空飛過,下街舊址已經蕩然無存,“滄口”的概念也遠超出了舊有的區域。但是,人們仍願意把這個地方叫做“下街”,這是一種懷舊, 也是一種留戀,更重要的,是一種歷史和心靈上的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