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對手皆陷負面 豐田的中庸之道還能長久嗎?

最近豐田的日子好不得意,可謂守得雲開見月明。有句話叫:“世界的豐田,中國的大眾”,說的就是在世界上牛X轟轟的豐田到了中國市場,竟然幹不過大眾,而且長期還被老對頭日產和本田壓制。

然而在7月,就像小李子陪跑多年奧斯卡,終於拿到了小金人一樣,豐田在7月以12.74萬輛的銷量終於擊敗本田與日產,成為“日系三劍客”的頭牌。究其原因,離不開無論是大眾也好,還是本田、日產等品牌都被各種各樣的負面纏身。佛系的豐田汽車在歲月靜好之中,什麼都不做,等對手自己掉下去,就拔得了頭籌,可謂和YCY一樣,都是天選C位。

對手皆陷負面 豐田的中庸之道還能長久嗎?

豐田中庸沉穩追不上年輕人的個性

喜歡日系車的朋友,很多都知道,豐田汽車一向看重利潤且奉行中庸之道。因此豐田的產品從卡羅拉到霸道,清一水的挑不出太多毛病又耐用、又穩定,但如果說有沒有什麼尤為明顯的特色,那也還真沒有,比如現在流行渦輪增壓,豐田卻仍舊以自然吸氣為主,雖說豐田的發動機技術不容小覷,但實力強勁的對手在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研發上也不差。況且,豐田汽車還有日系車在華的通病:對於內飾,雖然偶有出彩的,但日系車的質感與氛圍營造大多數都較為弱勢。

目前,中國的新一代年輕人成長起來了,正是喜歡標榜個性、追求個性的時候,豐田的中庸之道顯然是沒那麼對年輕人胃口的。所以被壓制,也不是沒有原因。

對手皆陷負面 豐田的中庸之道還能長久嗎?

厚此薄彼幹不過大眾

況且,豐田對於美國市場與中國市場一向是區別對待,這讓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十分尷尬。首先是其旗下大多數車型根本沒有引進中國,再者每次有新車上市,或者老產品的更新換代,豐田基本上都是美國先行,而中國市場則得多等上個半載,就比如說換代的凱美瑞。

如今美國汽車市場已經十足的飽和,再加上川普上臺,變數頗多,競爭壓力極大,而中國市場依舊充滿著活力與生機,在各大品牌都將重心轉向中國市場的時候,豐田仍舊“厚此薄彼”,也難怪幹不過大眾。

對手皆陷負面 豐田的中庸之道還能長久嗎?

被高田神鋼波及,2年召回12次

況且,即使豐田汽車再歲月靜好,也不能獨善其身,即使它本身目前沒有陷入什麼造假門、質檢門之中,但日本的高田問題氣囊事件、神鋼造假事件,豐田都被波及其中,它是受害者,但也是傳播者。況且,雖不如某產的召回多,豐田汽車在中國市場的召回也算非常頻繁了,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7月豐田又來了一波召回,因為玻璃與車體粘貼強度不足,將召回193829輛卡羅拉/威馳/威馳FS等車型。在此之前的2018年4月、2017年3月、2016年10月,豐田總計166.1萬輛的大規模召回,而在2016年—2018年5月,豐田的召回頻次達到了12次,共計2382633輛。

對手皆陷負面 豐田的中庸之道還能長久嗎?

消費者對於那些主動召回問題車輛的品牌普遍抱有好感,認為他們認真負責,但召回的頻次太高,數量太多,難免會有損企業形象。

不可否認的是,豐田汽車的確了不起,能夠做到世界一流品牌,盈利第一。但豐田汽車在中國市場長期被壓制並非沒有原因,豐田汽車對於中國市場的反應度遠遠不及大眾、日產等老對手,即使現在對手負面纏身,但中國市場實在太有包容度了,風波過去,它們照樣賣車。因此,長期的中庸並不能讓豐田一直都保持領先。

對手皆陷負面 豐田的中庸之道還能長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