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最美的青春》:用青春熱血打造綠色傳奇

《最美的青春》:用青春熱血打造綠色傳奇

《最美的青春》海報。男主角馮程(第一排左三)由劉智揚扮演,女主角覃雪梅(第二排左三)由何雨虹扮演。劇中角色張曼玲(第二排右二)由張思樂扮演,是以現實中“六女上壩”故事裡的陳彥嫻為原型創作的

《最美的青春》:用青春熱血打造綠色傳奇

陳彥嫻近影

河北承德塞罕壩火了!媒體爭相報道,遊客紛紛駐足。當大家看到展現在眼前的那片126萬畝的北半球最大人工林的時候,沒有人不被深深震撼。正是幾代塞罕壩人將青春留在這片熱土上,用心血、汗水和生命才凝結成這日益輝煌的綠色事業。

由郭靖宇監製,郭靖宇、楊勇擔任總編劇,巨興茂執導的電視連續劇《最美的青春》,以第一批塞罕壩造林人為原型,力圖真實再現塞罕壩滄海桑田的鉅變。該劇目前正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展現塞罕壩變遷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著名電視人郭靖宇說,他父親曾在承德農校工作,父親的很多同學和學生都成為第一批塞罕壩人。小時候,郭靖宇就去過塞罕壩。“那時家裡生活困難,冬天有壩上的叔叔送來一個羊肚包,家裡就能過個好年。”他說。2015年冬,作為土生土長的承德文藝工作者,郭靖宇被當地領導感動,受命和編劇楊勇一起完成劇本,他還擔任了該劇監製。

導演巨興茂介紹,為了再現上世紀60年代初第一代塞罕壩造林人不畏艱苦環境,書寫“綠野詩篇”的故事,攝製組先後轉場北京、天津、杭州、承德塞罕壩御道口、內蒙古烏拉蓋、多倫自治縣、克什克騰旗、內蒙古烏丹8地取景。沙漠拍攝,交通不便,所有設備、道具,甚至搭景的每一根木材,都要靠人力搬運,走一步陷一步。劇組曾在烏丹玉龍沙湖遇到七級大風。但最困難的,其實是冷。攝製組常常在室外從早上5時拍攝到晚上5時,有時候還有夜戲,演員無法控制表情,劇組就幾波人來回倒著拍。劇中多次拍攝白毛風,強風把地上的雪刮起來,能見度只有兩三米,雪紮在臉上,結成冰凌。有位女化妝師為了給演員修妝,沒戴手套工作了20多分鐘,手凍得徹底失去知覺,她以為手會凍掉。攝影師的手挨著鐵就會被粘住。巨興茂說,當時自己內心也很煎熬,一方面不忍心大家受這麼大的累,另一方面不受這麼大的累,大家就拍不好戲。

該劇時間跨度比較大,從全景的角度展現了塞罕壩幾十年植樹造林的整個過程,劇組儘量從服化道、美術等具體方面去展現年代變化。最久遠的道具之一植苗機是根據圖片複製的;林場三四百人的場服,是按照博物館裡陳列的展品仿照的。劇組還一磚一瓦地實景建造了一個佔地數千平方米的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部,包括場部大樓、大食堂、拖拉機庫、苗圃、實驗樓等,還搭建了17米高的觀火樓,現在都留在了當地。

塑造最美的一群人

《最美的青春》是有原型故事的,主創如何平衡真實故事與藝術創作之間的關係?

巨興茂說,監製郭靖宇從最早的劇本創作到拍攝過程中,一直給予劇組一個指導方針,就是真實。現在影視拍攝和後期技術已經很發達了,演員在綠幕前演,後期合成風沙、大雪都是可以的,但劇組始終堅持還原真實。“從演員的狀態來說,如果在綠棚演,大家暖暖和和的,吹吹風,電腦再畫點雪,就不能感受到當時的風有多冷,沙子有多大,種樹多麼艱難,說出來的每一句臺詞、做的每一個表情都不會有切身體驗。”只有真實地扎到轉場的8個拍攝地,真實體驗當時的環境,接近當時的人物,才能更好地理解塞罕壩人付出了多大的艱辛才使人工林從無到有,成為現在的樣子。

劇中演員既有新人演員,也不乏老戲骨。巨興茂說,劇組在選擇角色時大量用了新人演員。因為這部劇講的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們去壩上植樹造林的故事,新人具有大學生的青澀,本色離角色更近。選用老戲骨是因為王奎榮、張光北、高明等從形象上更符合劇中老一輩人的氣質,能為劇組形成老藝術家帶新人的好風氣。

演員們克服困難,力求完美演繹老一輩造林人在艱苦環境中的堅守與初心。在零下30攝氏度的雪地裡,女主角飾演者何雨虹一個鏡頭重複拍攝多次,眼睫毛上結滿了冰霜,毫無怨言。男主角飾演者劉智揚不幸從馬背上摔落,卻咬緊牙關堅持拍攝,不耽誤劇組的進度。

在塞罕壩這片土地上發生過很多故事,其中一個是“六女上壩”。1964年,年僅20歲的陳彥嫻和幾個同學主動去塞罕壩植樹造林,後來她成為一名女拖拉機手,還收穫了自己的愛情,將一生都奉獻給了這裡。劇中,以陳彥嫻為原型的角色張曼玲,由張思樂扮演。張思樂演出了那一代年輕人的精氣神,還挑戰了從16歲到80歲的60多年跨度。

將綠色發展觀融入故事

劇組盡力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融入到故事中。

巨興茂說,拍攝前後,對“塞罕壩精神”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剛開始讀劇本的時候,對塞罕壩人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困難沒有多深刻的認識。通過一步一步的拍攝,情況發生了改變。“我們在拍戲,而人家在種樹;我們幹了一天,人家幹了10年;我們每個人都覺得特別辛苦,這也是我從業以來最痛苦的經歷,但是塞罕壩人每天都在從事著比我們艱苦得多的工作,住的是根本不能防風防凍的地窨子。他們三代人、55年,風雨無阻,經歷了無數痛苦和失敗。我們完成這部戲,可能只經歷了塞罕壩人1/100的困難。現在再回過頭看看塞罕壩的那些樹,我們對老一輩真是發自內心地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