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武漢老年大學張才賢——書中有畫 畫自有顏中玉

武漢老年大學張才賢——書中有畫 畫自有顏中玉

記者與張老

在記者見到張老時,感覺得到一陣清風在耳畔油然而生,這股清流如綿延的山巒直觸心扉,驀然的正氣拂過面龐,問到年齡時,和記者開了個小玩笑,“你覺得我有多大,我今年18歲,你來猜猜是多大?”

“沒會過來吧,子醜寅卯…一共多少個?來我來告訴你吧,60年算一輪,也就是說我今年78歲了”張老很幽默,能把握話語的節奏,一點都看不出來像是快耄耋的老者,在他身上散發出來的更多是老小孩的“青春之力”,張才賢說自己是武漢老年大學書法2班的學生,前前後後自學加報班算起來有20多年了,在書法上有一定的造詣,橫折撇捺,一筆一劃都有它的規矩方圓,但是他覺得最高的境界是要在規矩中畫出方圓來,張老是練隸書的,他說這要經過四個階段,楷書、行書、隸書、草書,把字寫正到擺出模樣來,就得花費掉10年,10年後再看字寫得有沒“精氣神”。

武漢老年大學張才賢——書中有畫 畫自有顏中玉

教老爺子玩QQ

“不僅人要講精氣神,字體也有他自己的精氣神,抓得到這個規律,你就成功了!”張才賢如是說。

“你知道嗎,我不僅有筆名,還有個小故事呢!”

張才賢原是仙桃市勞動人事局的幹部,一生40多年從政,過慣了機關中的清閒日子,但是一直都沒機會去接觸自己最心愛的書法與字畫,張老解釋道那時候因為是剛建國國家領導人對文化這塊管控的比較嚴,條條框框的規矩比較多,文娛事業一度得不到發展。一直等到85年後,張才賢才算真正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田”,為了讓自己儘快融入到書法中去,又不想“大張旗鼓”,他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張弛,這個弛字面意思是延緩放鬆,讓精神變得更愜意,但是在書法的意境上來說算是一種高境界了,後來退休時,筆名換了發音還是這個發音,別人問他筆名還是沒有改吧,他說你們不懂呀,這是諧音字,弛字變成了馳字,偏旁換了變成了馬字旁,雖說就是這一小小之差,但是含義卻截然不同,意即馳騁縱橫,在原來的境界上又進了一步,讓自己又有了個新飛躍,這個筆名一直沿用到現在,張才賢說著不時比劃著手勢,神采奕然,彷彿他的思維跨越了這一時間維度,奔馳在文香墨海中。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張才賢不傲時光,風骨猶存,硬是將書法藝術構築成他學在其中、樂在其中的溫馨家園。正如他在古典詩班中寫的詩那樣——來老年大學同樂共歡,在不老人生道路上繼續登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