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唐山往事之一:“黑金帝國”創業史,中國最牛企業當之無愧!

唐山往事之一:“黑金帝國”創業史,中國最牛企業當之無愧!

開平礦務局老照片

建百年企業,是許多人的夢想,實現者寥寥無幾。

唐山開埠140週年之際,浭陽春喝了一壺小酒,跟大家一起聊聊這座英雄城市的百年創業史。

雖說2000多年前,《戰國策》說這裡有“棗慄之利,人皆千戶侯”,可農業一直不是唐山的強項。直到清末民初,這裡因“煤”而興,成為北方工業重鎮、近代工業搖籃,才吸引力世界的目光。

這裡有一家企業,孕育了唐山、秦皇島2座城市,僱傭18國503名洋匠,建立起煤炭、水泥、玻璃、紡織、陶瓷5大工業體系,修建了中國最早的鐵路大動脈,滋養大半個中國,成為財政的“輸血機”,她就是“開灤”。

風雨百年,往事歷歷在目,一切從“開平礦務局”說起!

01 少年立志,18年後你能做到如此牛B嗎?

“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慾封侯。”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21歲的安徽青年李二,進京備考途中寫詩明志。18年後,他不僅如願封侯,而且先後在軍工、機械、紡織、電報、輪船、海軍、留學、外交等領域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開啟了波瀾壯闊的傳奇人生。他就是洋務運動代表人物、“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鴻章。

同一年(1843),在遙遠的南方,孫中山的老鄉——香山人唐廷樞,進入香港馬禮遜教會學堂讀一年級,他立志從商。18年後,唐廷樞進入怡和洋行,代理生意。這個廣東人學的一口流利的英語,曾當過拍賣助手、海關翻譯,進入怡和洋行僅僅2年,就因經商才能卓著接任買辦一職。此後他涉足金融、地產、生絲、航運、大米、食鹽等多個領域,成為怡和洋行“獲得華商支持的保證”。雖然10年後,他離開了怡和洋行,但在半個世紀時間裡,怡和洋行買辦一直由唐家人把持。

清同治十二年(1873),屬雞的梁啟超剛剛出生,50歲的李鴻章和41歲的唐廷樞機緣巧合,走到一起,一不小心,拉開了中國近代工業的大幕。

促使二人合作的原因,無外乎李鴻章推崇“師夷長技,中體西用”,夢想“富國強兵”;唐廷樞不甘寄人籬下,尋找更大舞臺,意在實業報國。

風頭正勁的李二先生,與經商奇才唐廷樞一拍即合,改組上海輪船招商局,由唐廷樞任總辦,擴股增資,引進先進管理制度,生意日隆。如今,上海輪船招商局留下了兩個赫赫有名的子公司:招商銀行、平安保險

李、唐兩位曾經的青年才俊,人到中年有如此地位,可謂功成名就,然而,他們並沒有止步,封侯、立業、留名,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唐山,就在此二人的下一個計劃中萌芽。

02 黑金帝國,創造工業史上的奇蹟!

富國強兵,挽危局於累卵,是李鴻章的夢。洋務運動中後期,他的主張也逐漸由強兵向求富轉變。

著名買辦唐廷樞,組建開平礦務局,機械採煤,揚名立萬,

一不小心締造了一個姓“唐”的城市

1876年9月,李鴻章把唐廷樞派往灤州開平(那時候還沒有唐山),與美國工程師馬立斯一起勘測礦產資源。不久,唐廷樞向李鴻章報告,“僱用洋匠,採用西法,開採煤鐵,大有作為。”次年八月,唐廷樞受命擬定《直隸開平礦務局章程》,招商集股。光緒四年(1878)六月二十五,靠募集來的20萬兩白銀(原計劃招股80萬兩),“開平礦務局”在喬頭屯買地造房,購置機器,艱難起步,“黑金帝國”從此崛起。

唐山往事之一:“黑金帝國”創業史,中國最牛企業當之無愧!

開平煤礦1號井

3年後,中國第一個機械開採礦井建成,成為晚晴政府的“輸血機”。這一年(1881),開平礦務局所在地喬頭屯鎮改名為唐山鎮,為運輸煤炭而修建的唐胥鐵路通車,而牽引蒸汽機車,是煤礦工人們用礦井配件敲打而成的“龍號”機車。

到1898年,開平礦務局總資產已近六百萬兩,年產煤由不足3600噸,猛增到730000噸,還有3000多產業工人,獨家運輸船隊,成為北洋水師、船政局、機械局能源供應地,名符其實的“洋務運動發動機”,供養大半個中國。

這3000多產業工人,就成了最早的唐山人。而此時的秦皇島,還是個小漁村。

秦皇島港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輸出港和幹散貨港,不過,這一切將成為歷史。根據河北省發展定位,2018年秦皇島煤炭碼頭將遷往唐山。其實,孫中山建國方略中早就提出過,在唐山建設北方大港,煤炭碼頭這次是“回家”了。

你也許不知道,如果不是1898年開平礦務局在秦皇島修建運煤碼頭,根本就不會有這座城市!

“有了開灤煤礦,才有了鐵路,進而有了秦皇島港,有了秦皇島這座城市”,人們如是說。其實,何止唐山、秦皇島,就連天津五大道現存的小洋樓,也大多是唐山早期工商界巨頭的寓所。為了運輸煤炭,開平礦務局還斥資修繕或新建了天津、塘沽、上海、牛莊(營口)、香港等地煤碼頭,極大地促進了這些碼頭的航運發展。

官督商辦的開平礦務局,在唐廷樞主張下多業並舉,廣開財路,建有焦炭廠、磚廠、細棉土廠(水泥廠)、發電廠,還開辦了機器墾殖的農場,建平金礦,承平銀礦,中國鐵路公司、天津煤氣公司等一些新興企業中投股參股。包括著名的啟新洋灰公司、耀華玻璃公司、華新紗廠,吸引了大量晚清官僚、民國政要、津門士紳投資其中,同時,也受到了洋人的覬覦。

國家虛弱之際,企業日進斗金,無異於“孩童執金於鬧市”,一場爭鬥在所難免!

03 開灤歷史,就是一部鬥爭史!

實業救國,南有張謇,北有唐廷樞。

李鴻章撐腰,唐廷樞苦心經營下的開平礦務局,一時風頭無兩,建鐵路、買輪船,效益蒸蒸日上。就連唐廷樞親自起草的《直隸開平礦務局章程》,也成為各國商學院爭相學習研究的對象

樹大招風,出頭的椽子先爛!

唐山往事之一:“黑金帝國”創業史,中國最牛企業當之無愧!

開平礦務局股票

1881年,開平煤礦修鐵路,造機車的消息給了保守派一個攻擊李鴻章的絕佳藉口。朝廷大員連連彈頦,以“機車直駛震動東陵,噴出黑煙有傷禾稼”上奏皇帝,鐵路一度被“奉旨查辦,勒令禁駛”,只准用騾馬拖拉煤車。

唐廷樞心急如焚,一方面赴東陵勘察,寫出“無礙陵寢”的報告,請來官吏、大臣,親自乘坐機車驗證,解除疑慮。另一方面,通過李鴻章,託請主管海軍的醇親王奕儇說情,稟明:“修鐵路不動官幣,不借洋債,且北洋兵船、機器各局實賴此煤”,得以上奏准許修建。此後,在李鴻章支持下,唐胥鐵路兩端逐步延伸,向南到蘆臺、大沽、天津,向東修到山海關,形成津榆鐵路,成為連接東北與京津的大動脈。中國鐵路網自此展開,延展全國。

1892年10月,商界奇才唐廷樞,病故於天津。開平礦務局由張翼接辦,也隨之步入多事之秋。

張翼,通州人,16歲入神機營,被醇親王奕譞收在身邊,後保舉為江蘇候補道。張翼沒有唐廷樞的經商頭腦,籌資吃力,為了修建秦皇島港,擴大經營,開始借洋債。這不難理解,因為他

身邊最為倚重的是兩個洋人:會辦是德璀琳,技術顧問胡佛。正是這兩個洋大人從中作梗,開平礦務局落入英國人之手長達半個世紀。

1900年庚子事變,八國聯軍進京。張翼躲到天津寓所養鴿為樂。兩個洋人演了一出雙簧:先是讓人以“養鴿為拳民通信”為由把張翼抓走,後又出面作保救出張翼,條件是,把開平礦務局置為英資旗下,以保萬全。隨即,由德璀琳代表開平礦務局,由胡佛(即後來的美國第31任總統)代表英商墨林公司,以8萬英鎊的白菜價私籤“賣約”,墨林公司又迅速轉手以 25 萬英鎊將開平煤礦賣給英國財團“東方辛迪加”,後者以開平煤礦在倫敦發行股票,公開上市。

消息傳來,舉國譁然。

袁世凱三次參奏張翼,清政府責令張翼收回開平礦務局。張翼帶人跑到倫敦打國際官司,陳述洋人騙購開平礦務局事實,歷時日久,雖然勝訴,卻無法執行,無果而終。弱國無外交!

打官司不成,難道坐視開平礦務局的銀子大把大把被外國人賺走?

1906年,袁世凱命周學熙創辦灤州煤礦,緊鄰開平煤礦,競爭圍堵,意圖達到以灤收開之目的。1907年3月,由周學熙發起成立“北洋灤州礦務有限公司”,次年增股改稱“北洋灤州官礦有限公司”,資本200萬兩,主要股東包括袁克定、周學熙、龔仙舟、李士偉、李頌臣、陳一甫等人。兩家公司開始了激烈競爭,但開平公司實力更為雄厚,低價傾銷,讓灤州官礦舉步維艱,不得已,雙方同意聯合經營,成立開灤礦務局,至此由“以灤收開”演變成為“以開合灤”。1912年,袁世凱就任大總統,批准灤州、開平兩個煤礦合併,成立中英合辦的開灤礦務局,盈利按照“灤四開六”分配。

此後,1933年,長城抗戰失敗,冀東劃為非武裝區,成立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開灤礦務局又被日軍強取豪奪,直至唐山解放,才回到祖國人民手中。

開灤,孕育了唐山、秦皇島兩座城市,奠定了煤炭、陶瓷、水泥、鐵路等多個工業體系,形成了最早一批產業工人,成為唐山、乃至中國近代工業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至今,仍然是唐山經濟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特別能戰鬥”的開灤人,你們覺得如何?

下一篇,講講唐山的鋼鐵,敬請關注,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