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寒食前後,食桃花粥

唐人馮贄《雲仙雜記》中記:“洛陽人家,寒食裝萬花輿,煮桃花粥。”

寒食前後取新鮮桃花瓣煮粥以食,此俗至明末猶存。雖亦有記載,舊俗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作粥,呈桃花色,故稱桃花粥。然這般想來,終究不如新鮮花瓣入餐食顯得旖旎多情,嬌豔嫵媚。

是以這裡只採第一種說法,趁此人間三月天,桃李杏花甜,煮一甕桃花粥,邀舊友一二人,且賞且嘗且談情,才不算辜負韶華春光。

寒食前後,食桃花粥

猶記《桃花扇》中唱,“三月三劉郎到了,攜手兒下粧樓,桃花粥吃個夠。”

寒食前後,食桃花粥

提及桃花,又難免不想到“香扇墜”李香君,一代名妓因孔尚任名留後世。一段亂世的情與義,卻又隨桃花扇與美人一起,終究不知所蹤。

注:

《經驗方》載:桃花粥消腫滿,下惡氣,利宿水,消痰飲積滯。治大便艱難。桃花偏涼,通便即停,適用於腸胃燥熱便秘。

然此處所述桃花粥所用桃花,為桃花全朵,帶蒂入藥,能涼血解毒,痘疹通用之,然而味苦,不甚好吃。若只期應景,著重顏值和味道,則只取新鮮桃花瓣即可。

繪圖:公子墨

本文由我刊徵稿發表,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能代表本刊觀點。商業轉載請與我刊聯繫授權事宜。授權及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tcmrun。

本微信平臺長期徵稿,徵稿郵箱[email protected],稿酬豐厚,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中國中藥雜誌】官方微信(cjcmmy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