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綻放在鹽鹼地的鏗鏘玫瑰

    在吉林省洮南市,有37名畢業於北大、南開、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的女大學生走出縣城又回家鄉。她們扛起鋤頭、做起電商、闖進高端超市,像鏗鏘玫瑰在鹽鹼地上綻放,書寫著“新農人”的勇氣與執著。

    1只黏豆包喚醒返鄉情

    洮南市位於吉林西北,乾燥多風,多鹽鹼地。許多人走出後不願回來。2014年,王荷回來了,成為如今這支娘子軍的領頭人,大家的“荷姐”。

    1982年出生的她,從南開大學畢業後一邊當老師一邊開教育機構,而丈夫張米克則是一家公司的老總。一次,王荷和兩個“發小”聚會,吃到了家鄉的黏豆包,思鄉之情再也抑制不住。

    洮南是全國重要綠豆集散地之一,但綠豆大都以原糧的形式批量售賣。4年前,王荷與蘇州大學畢業的蔡宛潤、吉林大學畢業的王一鶴一起回鄉,自籌資金創辦了以大學生為主體的創新型農業合作社。她們當時在網上賣綠豆,然而3個月沒賣出1包。

    “大城市的人喜歡吃雜糧,認品牌、認品質,我們要闖出個品牌來!”姑娘們決定採用有機種植、手工挑選、小份包裝,走高端市場,並給品牌取名“洮寶”,寓意為“洮南的寶貝”。

    為了將產品賣到全國,姑娘們坐幾十個小時的硬座火車,從不買臥鋪。6個姑娘擠在上海市一間50平方米的小屋裡,買不起床,就睡地鋪。第二年,她們將雜糧賣到了上海、廣州,在高端商超有了一席之地。

    從有機種植、手工挑糧到精深加工、品牌經營,從50多平方米的小作坊到25000平方米的創業園,今天,產品已入駐上海商超40餘家。3年來,她們與50多名農戶簽約有機種植,帶動增收300多萬元。

    N種理由圓1個創業夢

    “大學畢業女生”“返鄉種地”,這些標籤讓洮寶一開始就備受關注。同時,洮寶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洮南女大學生加入進來。

    24歲的張鍾月是中國政法大學碩士,因為父親身體不好,她悄悄下決心回鄉加入洮寶。“40斤的箱子搬起來毫不含糊,你能感受到她們那種拼勁兒和發展的速度。”張鍾月母親說。 30歲的焦琦從西安外國語大學畢業後,在上海外企做白領,但她卻說,“能在家鄉自己做事業反而找到內心的自由。”現在,焦琦每天穿著大花布衣服穿梭於鄉鎮各種活動中。

    在團隊裡,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定位,每個人又都身兼數職。“看著這些小夥伴們每天都在成長,最讓我有成就感。”王荷說。

    王一鶴站在大雨裡指揮叉車和貨車,鞋子陷在泥裡,裙子濺上泥點。“這是我們的事業,不會耽誤一天。”

    ■據新華社長春8月9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