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豐收節”前話豐收——聽三位農民和縣委書記怎麼說

點擊上方“微觀三農”關注我們

“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
“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

9月2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中外記者見面會,四位基層的農業工作者圍繞“中國農民豐收節”和中央媒體記者分享豐收喜悅。

“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

內蒙古自治區阿榮旗旗委書記欒天猛先生

阿榮旗是地處呼倫貝爾東南,呼倫貝爾大家都知道,它是世界馳名的大草原,這個草原是綠色的,呼倫貝爾的阿榮旗也是一樣,我們也是一片綠色淨土,得益於大興安嶺雪水和森林的滋養,滋養出470萬畝的優質黑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33萬各族人民群眾,我們是全國先進糧食生產縣,是國家農業綜合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在我們國家第一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可以講人努力天幫助政策好。具體到我所工作的阿榮旗是這樣的情況,我們今年的糧食產量預計達到42億斤,是1998年以來歷史的一個最高的收成。42億斤是什麼概念?就是全國13億多人每人3斤多糧食,我覺得也是阿榮旗22萬農民向我國第一個“農民豐收節”的一個獻禮。現在我們全境內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片豐收景象,豐收在望,農民喜出外望。今年大家的這種高興的情緒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來自於土地的豐收,另一方面來自於大家對中國第一個農民豐收節給予農民的這種幸福感、尊重感和獲得感,所以大家滿懷喜悅迎接這樣的節日。

參加完今天的媒體媒體見面會之後就會趕到縣裡面,我們明天是縣裡面的第一個我們自己的“農民豐收節”,這個豐收節的情況可以跟大家做一個分享。我們的主題叫做“產業興旺、豐收阿榮”。我們圍繞著7個大的產業,7大產業是肉牛、馬鈴薯、甜菜、高粱、大豆、玉米、中草藥。我們要評選出牛王、大豆王、高粱王、玉米王和甜菜王。這項工作在一個月之前廣大農民朋友積極的參與進來了,大家的積極性特別高。今天早上我瞭解了一下評選的情況,現在“甜菜王”單棵種8斤,像小洗臉盤一樣大。我們的“大豆王”單株,一株上面是90多個豆莢,這是什麼概念呢?一畝的產量就是420斤,現在世界上大豆產量比較高的是美國,美國是400斤。我們的“牛王”是當地的肉牛品種,達到了1800斤,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成果。獎品是什麼?我們給每個產品的“王”獎品是一頭牛和兩噸生物有機肥,所以農民朋友特別高興。在這裡我也高興邀請各位媒體的朋友,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去我們旗裡參加豐收節。

“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

湖南省種糧大戶董敏芳女士

我叫董敏芳,是湖南省岳陽縣筻口鎮人,創辦了岳陽縣豐瑞農機專業合作社,也是湖南省的種糧大戶。我是一名返鄉創業的新型職業農民,2001年到2012年先後在海爾集團和長沙通程電器從事管理工作,是一名標準的職業白領、城市白領。2013年帶著積累多年的管理經驗,返回家鄉,領辦了岳陽縣豐瑞農機專業合作社和潤升水稻專業合作社,到目前為止已經流轉土地4300多畝。合作社帶領農戶抱團闖市場,組建了我們的糧食產後服務中心,為周邊的農戶服務3萬多面積,應該說為當地的農民帶來了“種田樂”新感受。

我們湖南區域屬於雙季稻種植區域,往年種糧食是雙季產1噸糧,早晚兩季,產值是2千多塊錢。在今年的水稻最低收入價下調的情況下,合作社做了結構調整,開展稻蝦、稻魚、稻蛙的共養。現在到湖南去看,在岳陽縣都是金燦燦的一片,正是我們的收稻穀的季節了。我們預計的產量稻穀可以超過1200斤,而且我們今年在5月份開始收小龍蝦的時候,每一畝地的小龍蝦,最低的單價賣出去都是每斤10多元,高的時候賣到80多元一斤。所以,今年的整個產值翻了三翻,我們真正是一個大豐收。在我們縣裡面,這個月22號組織大豐收的節慶活動,老百姓說是真正我們的自己的節日,是最有感觸的一個節日。

“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

河北省內丘縣侯家莊鄉崗底村黨總支書記楊雙牛先生

我來自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太行深山區的一個小村,叫崗底村,我叫楊雙牛。我是富崗果品專業合作社的發起人,我1984年接任村的支部書記,當時我們村裡人均收入不到80元,人稱“九龍崗下窮舍莊,窮傻愚民傳四方,糠菜樹葉百年糧、光著脊樑睡土炕”。我就在這個時候接任的村支部書記。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學習李保國老師,大家稱他是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從1996年到我們崗地村扶貧了20年,使我們過去由人均80元變成現在人均收入39000元,這完全是靠我們搞蘋果產業和其他果品產業富裕起來的。老百姓做飯、取暖、燒燃氣,家家都有小轎車,過去講30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現在我們崗地人是30畝果園一棟樓、老婆孩子熱炕頭的這樣一個舒適生活。外地人到我們崗地以後,用什麼話來會我們的豐收呢,就是“十里聽見果農香,百里聞得蘋果香”,政策帶來政策大發展,科技為農業發展插上了金翅膀。

我們太行山豐收景象,老百姓真是高興的不得了。現在整個山川、溝道、山上都是蘋果樹。靠科技讓老百姓真是都富裕了,不是過去說我們那兒比較窮。大家非常感謝改革開放政策,感謝政府對農業、林業以及山區的支持,都說現在真好,現在是60歲以上的老頭、老太太都說要不是共產黨可沒有今天的生活,又給發這個,又給治病,又給掏錢,這個時代真好,全是一片豐收景象。

“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

江西省彭澤縣稻魚綜合種養領辦人黃國平先生

我來自美麗的長江支邊鄱陽湖畔,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的一位農民。我畢業以後就是當農民的,跟老百姓天天在一起打交道,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我做過養殖、水產品批發、貿易,在2012年創建了江西省首個區域公用品牌——鄱陽湖大閘蟹。我們現在流轉土地1萬多畝稻漁綜合種養,帶動彭澤縣10萬餘畝,即保證糧食豐收、水產品供給,又帶動農民增產增收。目前,全市有46萬稻油種植種養,我們九江推動這個產業,帶動周邊大部分農民都是一田雙用、一水雙養,一塊田地、兩塊品牌。

我給大家講一下豐收的喜悅,這是我作為農民來說特別高興的一天。今天是我們大閘蟹開捕第一天,今年預計產量達到2700噸,比去年1600噸增加了1100噸,今天是感覺最高興的一天,就這個機會給各位媒體介紹一下大閘蟹。鄱陽湖天貓旗艦店、鄱陽湖京東旗艦店全部都有銷售。我們從2015年開始和老百姓合作,每一年增產、每一年增收,最多的老百姓一年一戶搞到70多萬塊錢,所以一畝田一般的情況下5千塊錢。有一個老百姓承包一百畝,就要搞50萬塊錢,我們帶動5千多戶的老百姓,個個都感覺到從來沒有這麼多的幸福感。就我們來說,我們帶動了老百姓,也帶動了貧困戶,帶動了945戶,貧困戶最低一人掙到3萬塊錢左右。我講個小故事,我到田間去的時候,一個貧困戶找了我,他不知道我是誰,說我今年不要你扶貧了,我去年跟大戶參股了,分了5萬塊錢,脫貧的話只有3千多塊錢,我不要了,我現在不是貧困戶了,貧困戶跟我說,我真的一晚上都沒有睡著覺。作為一個老百姓,一個農民,這麼長時間,是我唯一沒有睡著覺的晚上。

記者:陳娜

—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報道 —

“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
“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
“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
“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
“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丰收节”前话丰收——听三位农民和县委书记怎么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