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安乃近會被禁用呢?

獨立feel


我先給大家介紹一個病例,也許能夠充分認識安乃近。




一個女性患者,59歲,因卵巢囊腫準備手術查體發現腎衰而轉到腎內科。進一步檢查發現,血壓高,輕度貧血,血肌酐高達450μmol/L(正常<110μmol/L),估算腎小球濾過率(GFR) 為23ml/min,實測GFR為51ml/min,已經是中度腎衰了。診斷為慢性腎功能衰竭,CKD3期,腎性貧血,腎性高血壓。

我們給她行腎穿刺活檢,病理結果回報為亞急性間質性腎炎,這種情況大多見於藥物性腎損害,是長期或者大量使用某一種藥物造成的。

原來,她因為頭痛腦熱經常吃“安乃近”,甚至一有不舒服就吃,每年大約吃100多片,已經持續約10年時間了。除此之外,她沒有使用其它藥物的歷史。根據病史分析,導致她腎衰的罪魁禍首就是這個安乃近。

安乃近,上世紀20年代開始作為解熱鎮痛藥用於臨床。70年代其嚴重的不良反應已經引起廣泛關注,1977年美國已經停用該藥。但因為價格低廉,我國農村或偏遠地區直到現在還在使用。

解熱鎮痛藥也叫非甾體類抗炎藥,這類藥是一個大家族,我們耳熟能詳的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布洛芬、扶他林等,都是這個家族的成員。這類藥具有止痛、抗炎、抗風溼的作用,臨床應用較廣,主要用於退燒,各種止痛,風溼、類風溼及各種關節炎,痛風急性發作,以及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這類藥最常見的危害和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胃潰瘍,腎損害,白細胞減少等。對胃粘膜的損害比酒還厲害,在腎毒性的藥物中能排在前三名。而且使用的劑量越大,使用的時間越長,危害就越大。

這個患者發生慢性腎功能衰竭是長期濫用安乃近的結果,千萬不要一聽到我說的例子就對解熱鎮痛藥“聞虎色變”,這類藥對人類的益處還是明顯大於其害處的。但是,因為副作用大已經被淘汰的安乃近,以及其他被“踢出”市場的藥物就不能再使用了。不能因為價格低廉就抱住不放。

解熱鎮痛藥(非甾體類抗炎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而且要嚴格掌握適應症,嚴格掌握劑量和用藥時間,密切觀察副作用。此外,有許多新一代的解熱鎮痛藥可供選擇,比如美洛昔康、塞來昔布、尼美舒利等,這些“新生代”還是比較安全的,只是價格較高,可物美價廉的好事畢竟太少了。






以上由 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 提供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