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拍攝長曝光照片?

色影無忌


長曝照片有時也稱為慢門照片是常見的一種拍攝技法,特別是在風光攝影中應用廣泛。結合小k個人經驗,要拍攝一幅長曝片子,應主要掌握四個要點:

一、確保畫面穩定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對於長曝照片,手持難度較大,最有效的還是上架子:

【提示】:

1、三角架要放置穩固,特別是使用較重的長焦頭拍攝時,要注意調整或增加架子配重,避免失去重心,損壞器材。

2、使用架子時建議關閉防抖,包括機身防抖和鏡頭防抖,最好使用快門線拍攝:

二、曝光時間(快門速度)恰當

不同題材、不同效果的長曝片子,曝光時間也是不同的(小-k),比如拍攝絲綢狀的流水或湖水,快門通常在0.5-3秒左右,時間太短沒有效果;時間太長霧化過於嚴重(攝-影),效果也不美觀:

再比如拍攝流雲,通常要100秒以上才能有明顯的流動效果:

此前小k回答過一些不同題材曝光時間(快門速度)的問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參考。

【提示】:

1、實際拍攝時,可以選擇快門優先曝光模式,也可以選擇光圈優先間接控制曝光時間,對於手動曝光經驗豐富的攝影師,使用M檔自由度會更高一些。

2、對於流雲等長時間曝光題材,使用B門(Bulb)拍攝:

三、防止畫面過曝

由於曝光時間長,防止過曝是拍攝者一個需要注意的要點,必要的時候須使用減光鏡,特別是在白天強光條件下拍攝時:

【提示】:減光鏡有不同係數(有的減光鏡可自行調節係數),要結合拍攝場景和光線條件選擇合適的減光鏡,才能獲得最佳效果。

四、注意控制噪點

對於數碼相機,曝光時間越長,CMOS通電時間也就越長,電噪和熱噪會相對明顯,因此要注意噪點的控制問題:

1、打開相機長時間降噪選項

2、使用RAW格式拍攝,後期降噪

有長曝片子拍攝方面的相關問題,也歡迎攝友們發信交流,小k會耐心為您解答。

愛攝影、愛生活,致力打造最有價值的攝影自媒體。歡迎關注“小k印像”,瞭解更多攝影常識和技巧,共同學習進步!


小k印像


如何拍攝長曝光照片?

拍攝長曝光照片原理是使用低速快門拍攝,在底片上記錄物體的運動軌跡。

上面這張照片拍攝的是山東濟南的解放閣,畫面中的亮線條就是公交車上的燈光形成的運動軌跡。

上面這張照片中的“2015”是在拍攝時打開自己手機上的手電筒,然後對著鏡頭畫出“2015”字樣。


看完上面兩張照片,我們接下來說一說怎樣拍攝長曝光照片。

使用手機拍攝長時間曝光的照片

拍攝長時間曝光的照片,手機是我們首選的器材,因為,我們不用調整複雜的拍攝參數,直接吧手機調整到長曝光拍攝模式就可以拍攝了,簡單到難以置信的程度。

1、華為手機

華為手機拍攝這種長曝光的照片比較簡單。手機中自帶長曝光功能。

打開手機拍攝功能。


向左滑動屏幕,找到上圖中“拍照”最右邊的“更多”選項,點擊一下。

出來下面的畫面。



找到上圖中的“流光快門”,這個選項就是手機拍攝長時間曝光的模式。打開它,就可以拍攝了。

出來下面的畫面。


上圖中有4個選項。

車水馬龍:

用於拍攝車軌照片,拍攝的時候要在晚上或傍晚拍攝,如果是白天拍攝的話,拍出來照片會特別亮。選好構圖,使用手機攝影三腳架固定手機,選擇車水馬龍模式,點擊拍攝按鈕,開始拍攝,手機屏幕中的拍攝按鈕“白色圓點”開始拍攝,變成“紅色小方框”類似於我們在拍攝視頻時候的樣子。我們只要在屏幕中看到自己想要的畫面,我們就可以再按一下拍攝按鈕,停止拍攝。車水馬龍照片拍攝完畢。

記住在拍攝過程中千萬別動手機。拍出來的就是下面的照片。

光繪塗鴉:

光繪塗鴉這個功能適合拍攝光繪效果的照片。找一個光線昏暗的環境,黑色背景。取經構圖完畢後,把手機固定在三腳架上,點擊快門按鈕開始拍攝,在拍攝過程中,您可以拿著手電筒,在鏡頭前,畫出自己想要的圖案,畫完以後,再點擊一拍攝按鈕,結束拍攝,這樣光輝照片就拍攝完了。拍著中照片的時候最好有兩個人一起完成,一個人負責拍攝,另一個人負責“畫畫”。

拍攝下面這張照片時,我負責拍攝,兒子在鏡頭前拿著手電筒“畫畫”。

絲絹流水:

絲絹流水模式,就可以把水流拍攝成霧狀。

如下圖:

這種模式下,光線好的情況下也能拍攝,我們可以在白天拍。拍攝時,先取鏡構圖,再把手機固定在三腳架上,然後按快門開始拍攝,等一會,看著屏幕中的畫面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時,再按下快門,停止拍攝。這樣就拍攝完成了。

絢麗星軌:

這種模式適合拍攝星軌照片,一定要在晚上拍,以天空為背景,取經構圖完畢後,把手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按快門,開始拍攝,等待1小時左右,在按一下快門停止拍攝。星軌照片拍攝完畢。

注意:如果我們想讓星星的軌跡在畫面中呈現正圓形,我們應該把手機正對著北極星拍攝。

下面這幾張照片就是我用絢麗星軌模式拍攝的。每一張的拍攝時長都在1小時左右。


2、蘋果手機

蘋果手機如何拍攝長曝光呢?我們可以使用蘋果手機的“實況功能”。

白天、晚上都可以拍攝,拍攝前記得點擊拍攝界面上方的“小圓點”開啟實況功能。


打開後,就可以直接拍攝了,這裡和上面講華為手機長曝光時,是有區別的,我們只要按一下快門就可以。

千萬記住,在拍攝的時候不要晃動手機,否則出來的長曝光照片就會不清楚。

拍攝完畢後,我們在相冊中看見的照片還是清楚的,如下圖。



接下來,在相冊中打開這張照片,然後向上滑動,就會出現幾個選項


選長曝光。清晰的照片就會變成下面的效果。


以上內容就是手機拍攝長時間曝光照片的技巧。

攝影重在實踐,想要拍出好照片,理論雖是必不可少,但,千萬要記住,多拍才會拍出好照片。


攝影師張允平


我的身邊有很多人喜歡玩長曝光,有的喜歡用長曝光拍攝動態的雲層、有的喜歡用長曝光拍攝流動的水域、還有的喜歡用長曝光來消除景區過多的遊客。對於風光攝影來說長曝光是比較常用的拍攝手法,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長曝光拍攝的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光圈: F16 快門: 46.0 ISO: 100 曝光補償: -10/6 EV

一、攜帶三腳架

如果你要進行長曝光拍攝,無論是拍攝光軌、風光、光繪等等,曝光時間都會在1秒以上,在拍攝時必須保證相機靜止不動。如果你想手持相機拍攝長曝光照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建議大家不要浪費時間去試。

全套慢門拍海器材及附件

二、使用快門線或WIFI功能

使用快門線或者WIFI能消除在按快門時對相機產生的震動,這個和三腳架的作用差不多都是為了讓相機保持靜止。如果相機利用B門進行曝光時,曝光時間超過30秒了,那麼是必須要用快門線的。

三、濾鏡選擇

①GND(漸變鏡):如果你在拍攝動流動的水域時,那麼使用漸變鏡是非常好的,它能平衡水面和天空的光比。而且拍攝水景我建議你選擇硬邊的漸變鏡,我自己是買了兩塊,一塊2檔的、一塊3檔的。

濾鏡選擇

②ND鏡:ND鏡也是比較常用的濾鏡,它能減少進光量,降低拍攝時的快門速度,拍出絲質般的流水效果。有時出去拍瀑布、流水、雲彩等等,有ND鏡的幫助會好很多。ND鏡也分為圓形和方形,ND鏡建議大家買方形,因為圓形的暗角大、偏色重。

在黎明時拍攝快速移動的雲使用6檔減光ND濾鏡,曝光時間1分鐘

四、注意你的焦點

如果你使用的濾鏡非常密集,比如:10檔或者16檔的ND鏡,這個時候相機很可能無法自動對焦。這裡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當相機自動對焦成功後你把對焦模式調為手動對焦模式,然後再安裝濾鏡,在安裝濾鏡時一定要小心。另外,你也可以使用自動對焦鎖定按鈕(AF-L)來鎖定對焦。

光圈: F22 快門: 10.0 ISO: 50 曝光補償: 1 EV 作者:藏地光影

五、拍攝RAW

使用ND鏡可能會出現一些色偏,所以建議大家把照片的存儲格式調整為RAW格式,這樣即使有色偏也可以在後期修圖時糾正色彩偏移。

光圈: F14 快門: 1.0 ISO: 100 曝光補償: 0 EV 作者:藍寶

六、後期降噪

進行長曝光拍攝畫面中會產生一定的噪點,大家可以開啟相機的內置降噪功能來解決噪點的問題。但是開啟相機內置的降噪功能會導致相機在快門關閉後拍攝曝光時間相同的另一張照片,以此來確定哪裡有噪點,這樣會花很長的時間,也很麻煩。

如果是曝光的時間短還好,如果曝光時間長,那麼就太浪費時間了,建議大家使用後期降噪,現在的後期軟件PS、Lightroom等等都可以做到。

光圈: F8 快門: 13.0 sec ISO: 100 曝光補償: 0 EV 作者:陌上花開

七、關注你的曝光設置

很多人在進行長曝光拍攝時會盡量把ISO降低和使用小光圈來拍攝,這樣能延長曝光時間。但是一味用低ISO和小光圈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下面給大家講講我是怎麼做的。

當我把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之後,我會進行參數設置。首先我會把ISO設置為200,然後把光圈設置在f8到f14之間,最後開始試拍。如果有需要會加上ND鏡再進行試拍。每試拍一張我就觀察直方圖,當覺得可以了,我將用它作為基礎曝光來計算我使用的ND濾鏡所需的快門速度。

光圈: F22 快門: 120.0 ISO: 50 曝光補償: 0 EV 作者: AGED WINE

八、構圖

構圖講過很多次,這裡不多講,但是可以給大家一個建議。大家在進行長曝光拍攝時多利用前景,這樣照片看起來不會那麼單調。拍攝長曝光作品可利用的前景很多,比如:湖邊的礁石、小船、小橋或者水中的木柱等等,大家可以去網上搜搜長曝光攝影作品,幾乎都有我給大家列舉的元素來作為前景。

有礁石作為前景


攝影初級班


如何拍攝長時間曝光的照片,我將從下面幾方面教大家如何拍攝

一、 什麼是長時間曝光?影響曝光的因素有哪些?

長時間曝光的官方定義是長於1秒的曝光,通俗地說就是放慢你的快門速度,撲捉到物體的運動軌跡。比如大家玩兒的光繪就是這個原理,利用慢門,讓感光元件看到光的運動過程,這樣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光的軌跡。

影響曝光的因素:(這個很重要,是我們瞭解拍攝長時間曝光的前提)

1、 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進光量越多;反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進光量越少。

2、 快門

快門簡單地說就是控制進光量的時間。根據曝光時間的長短,可分為高速快門和低速快門。所謂的高速快門就是曝光時間短,適合定格高速運動的瞬間,比如,運動場上的比賽,飛翔的小鳥以及人物運動的抓拍。所謂的低速快門就是曝光時間長,適合運動模糊的效果。比如,流動的泉水、夜晚的星軌和移動的車流。

3、 感光度

這裡之所以提感光度是因為它和畫質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感光度高,就會出現很多的噪點,(所謂的顆粒)影響畫質。這是長時間曝光會遇到的一個問題。


二、 如何拍攝長時間曝光的照片(個人經驗告訴你拍攝乾貨)

1、 白天怎麼拍?

A、 光圈:設定在F16-F22,但是一般設定F16 ,因為光圈太小的話,可能會出現衍射現象。

B、 快門:白天拍攝長時間曝光的照片,我不建議你用M檔,(因為很多攝影愛好者用M檔拍攝,不能很好地控制曝光)可以用光圈優先模式,先選定光圈,然後自動匹配快門速度,如果光圈快門組合後顯示曝光不足,那就再用M檔。

C、 感光度:白天拍攝長時間曝光的照片,用相機默認的ISO100就可以了。

2、 夜晚怎麼拍?

A、 光圈:如果你是廣角鏡頭我建議你用F5.6-F8.0,中長焦鏡頭我建議用F8,最小不能超過F22。

B、 快門:這個我建議大家用M檔,先把光圈設定好,然後調節快門,如果最後出現BULB,也就是所謂的B門,這個時候一定要用三腳架和快門線,防止出現抖動情況。

C、 ISO:夜晚的ISO在200左右合適,因為太高的話,照片的噪點很大,影響照片的質量。


以上就是我給大家分享的實拍技巧,如果有什麼疑問可以給我留言,我會盡我所能幫助您解答。


攝影的秘密


從小時,在隨父親偶然的一次拍照嘗試中,我就拍到了路上汽車燈光的軌跡,這讓我從小就對長曝光照片很感興趣。

後來長大後,我又在雜誌上看到了這樣一張長時間曝光的照片,效果很讓我震撼。震驚的讓我感興趣的一發不可收拾。。

下面是我拍攝長時間曝光照片的一些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拍攝長時間曝光照片。

裝備

拍攝光軌的照片對器材其實沒有特別大的要求,唯一的要求是你的相機或是手機需要可以手動設置曝光時間。

還有就是我們拍攝長時間曝光的照片,是不可能拿手端著拍的,所以我們就需要三腳架了。


拍攝上圖這樣的車軌跡長時間曝光照片需要我們提前找好地方準備,所以拍攝長時間曝光的照片前期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


拍照的相關設置

拍攝長時間曝光的光軌其實沒什麼技術難度,只要找一條傍晚後還有車輛行駛的道路就可以了,但要拍好,就需要從構圖,時間,天空層次多方面的去考慮了

拍攝一張好的光軌照片也是需要合理安排時間的,我們最好是在傍晚拍攝,這時的天還有一定的層次,我們既可以記錄車水馬龍的街道,也可以拍攝下天空的層次,拍出的效果非常耐看。

創造性的視角——拍攝光軌時,我們也可以多去嘗試一些非常規的角度。

選定位置——關於拍攝位置的選擇,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安全問題,然後再考慮構圖的機位選擇。

構圖——下圖是最常見的構圖之一,車流的穿梭顯得非常繁華,四平八穩的構圖顯得穩重大氣。

設置

光圈和快門速度——我我們可以選擇小光圈,低感光度,以增加曝光時間。

直方圖

——需要控制色彩直方圖的數據,避免有一種單一色彩過多。

設置較低的ISO值——低感光度一是有助於增加曝光時間,二就是可以提高圖片質量,降低照片噪點。。

手動聚焦——昏暗條件下,相機的自動對焦比較困難,所以我們這時就需要用到手動對焦了。

學會控制合理的按下快門的時間,以達到最好的效果,最好時在汽車進入畫面前,按下快門,這樣的光軌跡效果比較好。



最後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一下我哦,更多更專業的攝影知識分享給大家!


攝影講習所


如題,所謂的長曝光就是利用慢速快門,記錄下一段時間光的變換,長曝光主演用於風光攝影,夜景光帶拍攝,下來我就放幾張樣長曝光的圖,並講一下白天如何拍出長曝光的照片:

看完之後,大家都說:哇偶,這麼漂亮,是不是用了超級後期,這個怎麼拍的?這是自己ps的吧,是自己畫的吧等等,其實不然,這些全部都是通過相機拍攝的,然後通過堆棧的最大值來是實現的,我覺得如果各位攝影愛好者掌握這一門技能的話絕對能拿朋友圈攝影大賽一等獎,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堆棧法拍攝技巧,下來大家準備好花生瓜子茶,聽我慢慢道來這個高(裝)級(bi)攝影技巧。

  • 前期準備:三腳架(必備)、相機(單反或者手機都可以,建議單反)、定時快門線、性能稍微好點最好帶固態硬盤的電腦

  • 後期準備:photoshop、bridge

  • 拍攝條件:雨後剛晴、雲層較厚、下午太陽快要落山或者日出時期


拍攝教程正式開始:

第一步:準備好三腳架,並找好角度,將三腳架固定到地上,並安裝好相機。

第二步:調整好相機參數,拍攝建議:M檔,光圈值10左右,iso100-400不等,測光為中央重點測光、單拍模式、快門按照曝光量自己設定、拍攝為jpg格式,不建議raw格式,因為raw後期處理起來工作量很大,快門線訂到20秒一張拍攝,拍攝數量設定為100張或更多。

第三步:按下快門線,靜靜等候一點時間,建議帶個女朋友,慢慢聊聊時間就過去了,不像小編,都是一個人出去拍,只能玩手機了。

注意事項:此時建議三腳架下懸掛一塊磚頭,避免風吹草動,影響拍攝效果。


下來開始後期教程:

第一步:將拍攝好的照片用bridge選擇一下,大概選擇100張左右,然後挑選出來。新建一個文件夾,命名為堆棧,具體看圖:

第二步:將挑選出來的圖片導入ps,

  1. 打開ps,選擇文件-腳本-將文件載入堆棧,如圖:

2.然後選擇所在的文件夾,在下面載入圖層後創建智能對象和自動對其打對號。具體看圖:

3.點擊確定,稍等片刻之後就將所有圖片導入到ps,並創建為智能對象。具體如下:

4.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選擇圖層-智能對象-堆棧-最大值

如圖:

怎麼樣,是不是效果一下就出來了,雲層特備有舒服。

接下來就可以用cameraraw試著給圖片調一下色:

好了,教程到此就結束了,大家覺得是不是很簡答, 雖然前期很麻煩,但是為了得到一張照片,也確實挺值得的不是嗎?

感謝大家看今天的攝影教程,想要了解更多的攝影教程的話,點一下關注,我將定期不定期的發一些攝影技巧,讓大家相互切磋,共同討論,謝謝大家。


數字伴侶


長曝是很有魔力的存在,最有趣的部分就在於你永遠無法預知拍出來的照片,譬如雲和海會以怎樣的形態出現在照片裡。上面這張照片拍攝於新西蘭南島的Nugget point lighthouse,當時光線其實已經很亮了,不再適合裸鏡小光圈長曝的方式。因為即便用最小光圈也無法獲得足夠長的曝光時間,且天空與海面的明暗對比已經很大了,所以我接上ND1000和反向漸變鏡,ND1000用來降低曝光量增加曝光時間,反向漸變鏡則用來平衡天空與海面的光比。

相機:EOS 5DmarkⅣ 鏡頭:EF16-35mm f2.8Ⅱ

焦距:16mm 光圈:f/11 快門速度:0.3s ISO100

這張照片是沒有使用ND濾鏡,使用小光圈拍攝的照片,曝光時間是0.3秒,是當下能獲得的最長的曝光時間,和長曝的照片感覺上會有明顯差異。

相機:EOS 5DmarkⅣ 鏡頭:EF16-35mm f2.8Ⅱ

焦距:16mm 光圈:f/5.6 快門速度:238s ISO100

使用ND1000長時間曝光的照片

這裡分享兩個小技巧,第一就是在確定好構圖之後,一定要先固定漸變鏡的位置,再上ND濾鏡,否則你的取景器裡一團黑什麼都看不見。第二ND濾鏡一定要插放在最靠近鏡頭的濾鏡架槽裡,這樣可以減少雜光進入鏡頭產生奇怪的鬼影。

ND鏡並非數值越高越好,當時拍攝時ND128的減光效果應該更合理,但我只帶了ND1000,因此不得已而為之。隨之而來的問題是ND1000下曝光時間太長,因此需要使用比較大的光圈來控制曝光時間。兩個比較合理的曝光組合分別是F5.6、4分鐘和F8、8分鐘,權衡之下我選擇了F5.6、曝光時間4分鐘。之所以沒有選擇F8、8分鐘這個組合是因為:第一,4分鐘的曝光時長已經足夠。第二,當時雲彩和光線變化瞬息萬變,多一倍的曝光時間會帶來更多不可控的結果。

連續長曝完兩三張照片後應把濾鏡架取下來,針對當前的曝光重新計算曝光時間,因為日出日落時分的光線變化驚人。而且,由於日出時光線越來越亮,日落時光線越來越暗,所以曝光時要打出變量,以ND1000也就是10檔減光鏡為例,我的經驗是日出的時候曝光參數以8倍減光量計算,日落的時候以12倍減光量去計算。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色影無忌立場


色影無忌


長曝光的照片,除了拍攝夜景以外,最常用的就是拍攝霧化的水流以及流光的雲彩,這種照片看起來非常動感,而且很吸引人,是一個很簡單的加分拍照方法。

考慮到攝影三要素,也就是快門光圈以及ISO的相互制約關係,想要儘可能的長時間曝光,那麼必然要用最小的ISO以及最小的光圈。

所以我們要將ISO設置為最低,光圈設置到f16至f22,但是如果是在晴朗的天氣下,即便是使用了上面的設置,圖像也會非常的亮,沒有辦法使用長曝光,這時我們就需要用到一個濾鏡。也就是減光鏡,它的原理就是給鏡頭安裝上一個墨鏡,來進一步的降低進光量,延長曝光時間。


使用上減光鏡之後,就可以很輕鬆的繼續延長曝光時間,獲得流光的效果。怎麼樣,是不是非常的簡單呢?如果覺得我的問答有用,請關注我,持續為大家帶來問答以及頭條號。


光學法則


攝影師會成為全天候的攝影師,當然攝影師也會拍攝很多題材的作品,人像,風光,當然也有一種題材作品不可忽視,就是長曝光作品。

長曝光作品

一般我們稱之為的長曝光作品是超過1秒曝光時間的,通過這樣長曝光,可以拍攝車水馬龍,流光溢彩,同時也可以拍出光繪作品,拍攝星空都是可以做到的。

拍攝前的準備

首先相機得有m檔位吧,怎麼著也得找一單反才行吧,手機的話,就不建議了,cmos還是太小了。

拍攝長曝光必須使用三腳架,這個三腳架要比較穩定的,不能有任何的晃動,不然拍出來的作品都是虛掉的,因為長曝光狀態下,對穩定性要求比較高。

快門線,快門線的話,可以使用,當然也可以不使用,如果手頭沒有快門線的話,咳咳,一大波乾貨來襲。在我實際拍攝的時候,我不使用快門線的,在我按快門的時候,我會緩慢輕輕的按下去,然後保持半秒,再輕輕的慢慢的鬆開來,這樣的話,基本機身沒有任何抖動,拍攝長曝光作品也沒人和問題。

長曝光作品怎麼拍攝呢

首先,如果白天光線強烈的話,就是要準備偏振鏡和減光鏡,攝影這裡的減法出來了,因為長時間曝光會有很多光線進入,通過這樣,可以減少進光量,避免拍攝時候,長曝過曝了。

縮小光圈,其實這個要看,如果白天拍攝長曝光作品的話,光圈要縮小,一般我們可以的話,縮到f8以下,可以的話,f16左右,但是如果說你晚上拍攝的,因為需要進光量,所以光圈要開到最大才行。

Iso的設置,白天的話,iso開到100就可以,通過iso的設置,可以讓你更好的保證畫面不至於過曝。至於夜晚的話,我之前拍攝星空,參數的話iso400,也是足夠了,光圈2.8,曝光30秒的樣子。

拍攝時候對焦的設置,一般我們都是撥到手動m檔,然後進行一個超焦距對焦,對焦環手動移到無窮遠的位置,然後往回播一點點,基本就是在無窮遠那個標記的中間位置,這樣的話,在對焦範圍之內,都是可以保證焦內清晰的。

長曝光拍攝你會慢慢愛上這種感覺的,往往這樣的片子更加出彩,多去嘗試拍攝這樣的作品,你會發現攝影帶給你的快樂很多很多,如果可以,每天都能不重樣呢。


光影的光陰社


這個問題如果展開去說每個幾千字完不了,相信各位大神都會寫的非常詳細了,我就不侃侃而論了,說點乾貨實際的,幾招就ko這個問題

1、長曝的原理就是降低光線進入相機以達到放慢快門速度的原理,這樣就可以拍下相應的畫面,那麼大白天怎麼降低快門速度?這裡推薦ND,選擇多少?ND1000最實用,他可以降低10檔快門速度,白天配合小光圈可以達到30s長曝,如果在繼續縮小快門甚至可以達到60-120s,什麼水,什麼雲,統統拉絲霧化

2、沒有ND那麼就要選擇光線暗一些的環境也同樣可以降低快門速度,風光攝影常見就是日落前後10分鐘去拍攝,天空基本暗下來反著藍色,地面已經全黑路燈打開,這時候去拍攝無需任何輔助配件直接就可以拍攝慢門

3、操作技巧,使用M檔或者AV檔(新手建議選擇AV檔)插入快門線,調整光圈至F8-16(實際輕巧實際調整大概範圍是遵循這個),對準焦按下快門就ok了


簡單嗎?快速不?廢話多不?哪裡說的不對多多指教,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幫助,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評論,麼麼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