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1 農村常見野花,可祛風除溼、活血、截瘧——紅蓼的栽培技術

農村常見野花,可祛風除溼、活血、截瘧——紅蓼的栽培技術

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整鬟飄袖野風香。不語含嚬深浦裡,幾回愁煞棹船郎。燕歸帆盡水茫茫。——唐•薛昭蘊《浣溪沙•紅蓼渡頭秋正雨》

紅蓼花語:立志、思念

農村常見野花,可祛風除溼、活血、截瘧——紅蓼的栽培技術

紅蓼為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紅草、東方蓼、游龍、狗尾巴等。原產中國,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紅蓼植株優美,花密紅豔,及具觀賞價值。可於庭院、水邊栽植點綴,也可盆栽置於陽臺、書房擺設,是綠化、美化庭園的優良草本植物。紅蓼可供藥用,有祛風除溼、清熱解毒、活血、截瘧的功效,主治風溼痺痛、痢疾、腹瀉、吐瀉轉筋、水腫、腳氣、癰瘡疔癤、蛇蟲咬傷、小兒疳積疝氣、跌打損傷、瘧疾。

農村常見野花,可祛風除溼、活血、截瘧——紅蓼的栽培技術

紅蓼高可達2米,莖粗壯直立。葉寬卵形、寬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托葉鞘筒狀,膜質。總狀花序呈穗狀,頂生或腋生,花緊密,微下垂,淡紅色或白色。瘦果近圓形,黑褐色,有光澤,花期6~9月,果期8~10月。紅蓼喜光,喜溫暖溼潤環境,喜水又耐乾旱瘠薄,在疏鬆肥沃、溼潤的土壤中生長最好。

農村常見野花,可祛風除溼、活血、截瘧——紅蓼的栽培技術

紅蓼的栽培技術

(1)育苗技術:於9月中旬成熟種子,採回後去掉種皮,陰乾,置於乾燥處貯藏,翌年早春進行播種。播前深翻整地施基肥,按株行距30×35釐米,開深6釐米的播種穴,每穴播8~10粒種子,播後覆土2釐米,及時噴透水,保持苗床溼潤。出苗後及時除草澆水,幼苗具2~3片真葉時間苗,保證每穴有苗3株即可,間苗後追施肥一次。苗高10~15釐米時即可移栽。

農村常見野花,可祛風除溼、活血、截瘧——紅蓼的栽培技術

(2)栽培技術:選擇疏鬆肥沃、溼潤的土壤進行栽種,栽後澆透水,填土壓實。盆栽用園土、細沙加少量基肥做盆土,栽後移至有光照處養護,但不可在陽光下暴曬。生長期每月施一次稀薄液肥。盆栽紅蓼要經常摘心,以控制植株高度,保持良好株型。

農村常見野花,可祛風除溼、活血、截瘧——紅蓼的栽培技術


點擊右上角,您的關注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