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國外對農作物秸稈是怎麼處理的?

摘過果放過羊1


都說秸稈回收好處多,但是前提是解決好這幾項問題!

生活在農村的人們,或者曾經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城裡的人們,對於農村生活一定是非常的熟悉的。在農村近年來的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尤其是農村的經濟發展速度已經快要接近城市,所以城鄉之間的差距正在不斷地縮小。不過這些經濟上的進步同樣也帶來了農村一些生活方式的改變,農村的物質水平呈現了明顯的上升狀態,以前很少見的小汽車,現在農村已經很常見了,並且有不斷增加的趨勢。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倒不是這些方面的改變,而是對農村嚴禁焚燒秸稈之後,是如何處理秸稈的產生了疑惑。

在農村,從古至今都是以種田為生,而大量種植產生的種植垃圾,比如說我們最常見的秸稈是如何處理的呢?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一個方式就是直接焚燒,這樣一來,秸稈不僅不會佔用寶貴的耕地資源,而且燃燒後產生的大量肥料可以直接成為我們田裡面的肥料,實現了土地的循環利用,非常的環保。更重要的是,這樣給我們農民朋友們的工作開展減少了很多麻煩,不用再費力處理這些種植垃圾,是一件很省心的事情。不過有一件事情值得我們去關注,那就是隨著我們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往直接焚燒的方式儘管簡便,但是焚燒的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的煙霧會給我們的大氣產生很多的溫室氣體,非常不利於環境的保護,於是有關方面出臺了相當數量的禁令,防止汙染大氣的行為出現。因此秸稈如何處理成為一個困擾農村種植業發展的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疊加出現之後,使得農村的秸稈問題越來越困擾我們廣大的農民朋友們,那就是現在農村隨著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有關部門同時大力推進下,農村燃氣使用率越來越高,以前的秸稈焚燒方式越來越少的出現在農村,所以柴灶減少使用了之後,秸稈的去處更成問題。要知道如果秸稈沒有完全腐化進入土壤的話,會造成提供給莊稼的有機肥不足,需要額外的再追加化肥,造成種植的成本升高。此外,秸稈如果是沒有完全燃燒成渣滓的話,會出現比較大塊狀分割狀態,這樣會造成土壤間距大,種植的莊稼育苗不合格情況出現,影響收成!

所以目前如何處理農村種植產生的垃圾——秸稈,正困擾著多數的農村朋友們!


用戶6223349678


國外的農作物秸稈是怎麼處理的?

由於焚燒秸稈汙染空氣,所以我們的秸稈處理主要以還田為主。比如收割小麥的聯合收割機,在收麥子時就會同時把秸稈粉碎。但是國外的話,以為農機比較先進,秸稈有多種處理方法。

生產乙醇汽油

秸稈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纖維素是生產乙醇的主要原料。有些技術先進的國家,早就對纖維素進行了加工利用。

而我們因為技術水平還達不到,所以目前乙醇汽油的生產主要靠玉米、甘蔗等作物為主,等以後技術成熟,也會以秸稈為主要生產原料。

做牲畜的飼料

秸稈可以用機器打包成捆,然後賣給農場主。秸稈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能量豐富。

在澳大利亞,秸稈就是奶牛的主要食物來源。小麥秸稈中的蛋白質含量很高,奶牛食用後有利於增加產奶量。

還田增肥

收割後的秸稈打碎後還田處理,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磷、鉀。每噸小麥種氮磷鉀的含量,相當於5.4公斤氮肥、1.7公斤磷肥和13.6公斤鉀肥。

秸稈發電

秸稈發電是丹麥人的創意,生產的電能主要用來供暖,丹麥也是世界上秸稈發電做得最成功的國家。

以上就是紅叔三農的回答,歡迎點評,也歡迎關注,一起學習!


紅叔三農


為什麼美國農民不燒秸稈呢?在美國農業產業是由種植者協會、儲存與加工者協會和精深加工者協會三個協會組織經營和管理的,秸稈在美國是屬於農業副產品,每年由精深加工產業鏈可以將糧食和農業副產品通過精深加工產業鏈生產出六千多種農業精深加工產品,如玉米和玉米秸稈可以生產出三千五百多種產品,而現階段我國農業只有種植、儲存加工產業鏈,沒有精深加工產業鏈,如央企中糧、中儲糧已說明問題,我國農業每年近九億噸的秸稈不能通過精深加工技術和產業轉化成大宗工業生產原料,依靠農民自己的力量無法解決農業副產品需精深加工產業鏈問題,因此秸稈處理問題,已經上升為國家話題講了許多年,至今秸稈難題還沒徹底解決……,安徽工程大學創新團隊已經致力於研究農業副產品精深加工技術與裝備多年,有一些自主知識產權,可以幫助你奪回農業的另一半。





金世偉3


秸稈是生物質燃料的主要的理想原料(國外幾家生物質燃料企業對秸稈等農業廢棄物需要灰常高),主要可以生產以下幾種生物質燃料(或工業品):

發酵產工業用酒精;

經過簡單壓制生產固體生物質燃料(各種粒狀和粒徑);

在固體生物質燃料的基礎上熱解產生生物質燃氣,直接供於鋼鐵加工企業煅燒;

通過高溫高壓生產生物質石油,然後製造各種亂七八糟的工業原料和燃料。

第三點其實最靠譜,技術可行性與經濟可行性已經相當成熟, 國外幾家生物質燃料企業通過合同能源管理或者BOT的方式賺得盆滿缽滿。不過這個產業仍然有個弊端:原料供應鏈長而分散,造成了供應不穩定。如果能解決分散的廢秸稈資源的有效集中運輸,可以能牛逼的支持生物質燃料行業。


福達花生服務站高老師


外國燒秸稈嗎?他們是怎麼處理的?

外國科學比較發達,對任何農作物的秸稈,都是可以利用的“寶貝”,比如田園裡的麥秸稈,通過機器收集打包後送到加工廠,進行粉碎髮酵加工和氫氧化鈉處理後,成為牛羊喜歡吃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半纖維素(約佔總重的35~40%左右),能量充足,容易消化,營養更易被吸收,是牛,羊等反芻動物最喜歡吃的粗糧。

養牛,養羊大戶幾乎每年都要向加工廠預訂這種粗糧保證供應協議。還有養豬大戶,養鹿大戶多需要購進這種粗糧調節口味。

第二大加工廠主要加工,牛,羊等不能食用的秸稈麥杆南瓜西瓜藤等,經過粉碎加工成腐熟的有機肥後還田,有力地促進土壤中有機質和氮,磷,鉀含量的增強,這樣不竟少用了化肥,而且保證了土壤的營養與微量元素,有力地促進了農作物生長與豐收豐產。

也有的外國農場,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自己在農場,用各種廢雜秸稈或秸稈粉碎後自制加工成腐熟的有機肥。同樣能達到每噸中含氮,磷,鉀相當於5.4公斤氮肥,1.7公斤磷肥和13.6公斤鉀肥,最重要的是,改良了土壤,十分有利作物的生長與豐產豐收。

所以外國人一方面為了環境與衛生,幫助農業廢物找到了出路,一舉兩得。所以外國人就不會燒秸稈了。

中國農村有些地方也在不斷進步,也正在千方百計土法上馬,將青秸稈加工粉碎成青飼料,經過發酵後,供牛,羊非常喜歡愛吃的青飼料。

中國農村也有的地方也在經過粉碎的秸稈發酵腐熟後肥料返田,這是一大進步,節省了成本,改善了土質,肥了田地,促進了作物生長,保證了豐收。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要想達到外國水平還有一段路要走,困難還很多。不過中國農業一路走來,發展到今天這樣成度的機械化,科學種植,已經是很大進步了。深信不久的將來,中國一定會趕上外國水平。努力吧!

供參考


果樹GS


傳統焚燒幾千年,農業豐收又肥田,連年產量在增加,胡說汙染是扯淡,回看焚燒到今天,哪有案例在表演。醫院沒有焚燒科。鄉村沒有焚燒患。秸稈焚燒沒有案,自然學家沒發聲,農業專家論文沒出現,氣向學家沒有文,純屬行政亂判斷。

仍下禁燒學歐美。骨子就有判主制,如果焚燒有汙染,何必從古燒今天。如果對農業沒有利,誰願迎火搞焚燒。 秸稈煙霧是植物糧,自然循環到今天。祖宗傳統是焚燒,按此照行才增產,


半戍品


歐美農作物秸稈也是禁止露天焚燒的。各國都有各自的高招。

1澳大利亞一一農作物的秸稈是奶牛的主要飼料。把秸稈粉碎專門供餵奶牛,使奶牛產奶量增高。

2、英國一一除作牲畜的飼料外,還用於造紙,代替木材作為屋頂隔熱板等。

3、丹麥一一是世界上首先利用秸稈發電的國家,丹麥全島的供熱主要由兩個秸稈供熱廠提供。一個秸稈發電廠,一年燃燒15萬噸秸稈,可滿足幾十萬戶的供熱和用電的需求,並且燃燒的草木灰給農民還田作肥料。

4、美國一一秸稈4種處理方法。a、當飼料,加工粉碎用於餵養牛羊。b、當肥料,加工粉碎在田裡埋堆成肥。c、當建材,高強度擠壓,作為房室牆壁內的填充物,保溫隔熱。d、變綠色燃科,用微生物發酵,製成生物乙醇為綠色燃料。


天馬3951


我是純正的中國人,不要問我這種問題



遊覽廣西


國外的秸稈處理一般採用拋灑還田,那麼這種方式為什麼適合國外而不適合國內呢?具體原因是國外種地都要有輪休,一般農場主不會像中國土地那樣每年都要種,而是每塊土地都有休養生息的時間,輪番耕種,這樣秸稈在地裡經過一年時間的發酵和生養,就會產生更多的營養成分,有利於作物的生長。


慶安聚合農資


這個問題真的是宜疏不宜堵,應該有一些農業研究機構好好的研究一下國外的做法,結合中國特點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秸稈再利用的程序,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吧?我覺得可以利用在生物發電、造紙、人造木板、可降解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