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一份退出低保申請書的故事

最近,在臨夏縣尹集鎮新發村委會的宣傳欄裡,一份請求退出農村低保的《申請書》被人們圍觀。這位署名為“江進紅”的申請人是一位低保貧困家庭的大學生,她在《申請書》中稱,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懷支持下,她已經完成大學學業,可以靠自己所學的知識打工創業維持生活,自願退出低保待遇,把這一惠民政策讓給比她家更有需要的人。

新發村是臨夏縣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共有371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多達258戶。江進紅家就住在新發村十一社,家中有5口人,是一個農村純女戶家庭,父親蒲尕成是泥瓦工,母親江霞主是家庭婦女,除了幾畝地的莊稼,沒有其他掙錢的手藝;舅舅江英保是一位五保老人。她家是2014年“已脫貧戶”中尚需“鞏固提高”的農戶,家庭收入一直在貧困線上下徘徊,有可能返貧的最大原因就是“因學”。

江進紅2014年考入西北師範大學教育系,妹妹江金濤2015年考入蘭州理工大學。在新發村“大學生姊妹花”一度被人們傳為佳話,這在該村2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也是少有的。

高興之餘,她們家也因每年1.3萬元的學費而犯難,自己無力交付,便申請助學貸款,每年1.25萬元,四年下來,要貸款5萬元,每月還要給兩個女兒支付2000多元的生活費。面對兩個孩子鉅額的上學費用,蒲尕成夫婦在是否讓兩個姑娘繼續上大學的事情上忐忑不安,十分猶豫。最終還是尊重孩子們的願望,克服困難,堅持供她們上完大學。

為了讓孩子們的生活不受困難,蒲尕成開始在工地打工。這個五口之家的經濟收入主要靠蒲尕成務工,兩個在校大學生的讀書費用使這個經濟本就不寬裕的家庭罩上了貧困的陰影。

駐村幫扶幹部和鎮村幹部針對他們的實際困難,按照有關政策採取了幫扶措施。2017年初,村上組織村民重評低保時,把江進紅一家評為農村二類低保戶,每人每月享受295元的生活補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困難。

江進紅2018年6月大學畢業後,參加了“西部計劃志願者”招考,被錄為臨夏縣的“西部計劃志願者”,每月有2000元的志願者補助。作為一名貧困家庭的大學生,她也瞭解國家有關扶貧政策,按照規定,凡是家中有財政供養人員的家庭一律不得享受農村低保,每月2000元的補助也基本夠自己和妹妹的生活費。看看那些村裡還沒有享受到低保的貧困戶,再看自己家庭出現的轉機,她於第二天早上跟母親商議後決定退出農村低保。

她寫好申請書拿到村委會,在場的縣鄉村幹部都被她的舉動感動了。村黨支部接到退出低保申請後,第一時間把申請書張貼到村委會的宣傳欄裡。

江進紅在接受採訪時動情地說:“作為一個貧困家庭的大學生,我能走到今天,非常感謝黨和政府的各項扶貧政策。如果沒有教育扶貧,就沒有我的今天;我決心把黨和政府、社會各界的幫助化作今後工作的動力,以自己所學的知識服務社會!”


記者:張志強 通訊員:劉海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