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溫州民營製造企業轉型升級離不開“三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溫州民營製造企業轉型升級離不開“三化”

一頭銀髮,精神矍鑠,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從電梯出來,大步走向會場,在場的記者差點沒跟上這位65歲的機械工程專家。

譚建榮生於1954年10月,浙江湖州人,現為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設計工程及自動化繫系主任。

“溫州企業科技含量還不夠高,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

譚建榮並不是第一次來溫州,作為智能製造方面的“大咖”,他與溫州關係密切。

一直生產數字化、智能化教育裝備的亞龍教育集團早在幾年前就成立了譚建榮院士工作站。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溫州低壓電器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和奔騰激光(溫州)公司合作,聯合浙南科技城、溫州包裝聯合會、德力西集團等行業協會與龍頭骨幹企業共同組建的產教融合創新型載體——浙南輕工裝備智能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也邀請了譚建榮院士擔任戰略顧問。

這次來溫州是為了什麼?譚建榮說,改革開放40多年,溫州民營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相比國外一些優秀企業,溫州民營製造企業還存在科技含量不夠高、創新能力不夠強等問題,這都需要進一步加大對科技的投入,“我們就是要幫助、推動溫州的製造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從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轉向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進一步擁抱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潮流。”

“改革開放40年,中國製造業取得了歷史性成績。40年前,我們什麼東西都買不到,要憑票,我們是短缺。而40年後,中國製造業製造的財富變得高度豐富。當然我們也存在很多問題,迫切需要轉型升級。”譚建榮說。

“智能製造有四個關鍵環節,其中智能設計起引領作用”

中國製造業如何轉型升級?在譚建榮看來,一條重要的路徑就是要通過數字化製造、網絡化製造、智能化製造來實現轉型升級。無論是美國的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工業4.0,還是中國企業轉型升級,都迫切需要以智能製造作為主要抓手。而智能製造的4個關鍵環節在於智能設計、智能加工、智能裝配、智能服務,其中智能設計對智能製造起著引領作用。

智能製造能為企業發展帶來革命性的變化。譚建榮舉例說,海爾目前正在打造“互聯網工廠”,開始從大規模製造變為大規模定製——用戶下訂單,訂單上生產線,生產線通過系統可以形成一個大的系統,實現大規模的個性化定製。

當前的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智能製造依託的技術也在變化。譚建榮說,當前的技術發展,已經從過去的互聯網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網絡計算技術、機器學習技術,向物聯網技術、增強現實技術、雲計算技術、深度學習技術,乃至工業互聯、混合現實、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進步、迭代。

以大數據為例,他認為,製造業企業從生產到銷售,可以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怎樣給設計做參考、給製造做參考、給企業決策做參考,就要從數據當中凝練出知識模型,通過知識模型來引導企業的設計,引導企業的加工,引導企業的裝配,引導企業領導的科學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