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汽車購置稅為什麼要上漲,高端品牌會降價嗎?

用戶111006544925


汽車購置稅上漲的背後是降低了車企的生產成本,成本降低後低中高端都應降價。

本輪汽車購置稅的調整賬面上看似沒有上漲,但本質還是上漲了1.45%,原因在於汽車購置稅計算方式的變化:

  • 2019年7月1日之前計算方式為【車價÷1.17*10%】,其中的1.17為增值稅率的17%,以裸車價10萬元為例購置稅為【8547元】。

  • 2019年7月1日之後計算方式為【車價*10%】,增值稅不在減去類似於重複徵稅,同樣以10萬元為例購置稅則是【10000元】。

雖然都是10%但是差價還是很明顯的,仍按照老公式計算的話雖然購置稅也在上漲但漲幅並不大,這次大幅調整的原因主要還是製造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率降低3%,造車成本明顯降低、量產車的價格自然也要降低。通過購置稅的調整不能有效刺激車市復甦,只能把希望寄託於車企,有一種利用成本調控和行業競爭做一次測試的感覺。

增值稅3%的降幅對於車企而言意義重大,對於汽車行業的格局也會是一次相當大的調整。

國產汽車、合資汽車、豪華品牌汽車基本為國內汽車領域的金字塔結構,國產汽車以及少數合資品牌保有量極大奠定了車企發展的基礎,合資汽車定位中端面對中產或小康群體,豪華品牌一定程度的體現了國內經濟發展的程度,是有一定標誌性、象徵性意義的。

而下調增值稅率有效的降低了豪華品牌汽車的價格體系,在2019年車市冬季對於這些品牌是一劑強心針,同時也是“去中端品牌”“加速行業競爭淘汰”的戰略調整。

以BBA、林肯、凱迪拉克、捷豹、路虎等品牌為例價格紛紛下探,不少品牌的入門級車已經跌落到消費級、中端車型也已經跌破20萬大關,而10~20萬之間的轎車是合資品牌的主力市場、15~25萬是合資品牌SUV的主力區間,15萬左右及以下是國產車的命脈。

豪華品牌的價格下探基本決定了中端合資車勢必要放低姿態與國產車廝殺,國產車有實力對抗的合資的品牌屈指可數,但國產車目前有100多個品牌。在價格的逐步下探中首先做到了去中端品牌,其次決定了某些三四線國產汽車的優勝劣汰,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行業結構調整後,有實力的國產汽車吸收了其他國產品牌的資源能促進快速發展,合資品牌面對油電轉換和雙積分的壓力會悉數落敗。

最終形成的格局可能會是國產車佔據快銷車型的主要市場份額,其次是能夠體現購買力的高端品牌;兩級形成之後可能會有相當長時間的平穩發展期,之後會不會再有調整隻能拭目以待了。所以這次購置稅的調整背後的意義比較深遠,看似在購置稅上有一定上漲,但車輛最終落地的價格應會持續走低,畢竟2019車市的冬天很長。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天和Auto


第一個問題:

先說說目前購置稅的精確計算方式

新車購置稅額=購車價格(含稅價)除以(1+增值稅稅率)乘以10%。

據說4月1日起增值稅從原來的16%下降3%。那麼按10萬購車價格來算:

原購置稅=100000/1.16*0.1=8620.69元

新購置稅=100000/1.13*0.1=8849.56元

增值稅降低3%以後,按100000車價實際購置稅需要增加228.87元。

如果7月1日計算公式可能變成購車價的10%計算是10000元,比增值稅16%時候 每100000增加8620.69元增加了1379.31元

第二個問題

關於4月執行稅務新政於車價的影響

正解:增值稅率下降3%,客戶要求原價格降價3%,該如何解釋:

假如增值稅稅率下降3%,客戶要求商品售價也降價3%,這是不合理的,這裡要說明一下,我們通常的銷售價格是價稅合計金額,增值稅稅率是16%,價格是100,稅額是16,那麼總體銷售價格就是116元,增值稅是流轉稅,是由增值稅的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計算得出來的,如果增值稅由16%降為13%

以廠家毛利潤為10%, 客戶購貨價格100萬元計算:

進項稅額:90萬×16%=144000

銷項稅額:100萬×16%=160000

增值稅額:160000-144000=16000

減稅後:

進項稅額:90萬×13%=117000

銷項稅額:100萬×13%=130000

增值稅額:130000-117000=13000

減稅金額:16000-13000=3000元

100萬的貨按10%的毛利潤廠家才減稅3000元,並不是100萬×3%的30000元,何況目前廠家根本不賺那麼多錢


周波2543


本來這個題目提出的問題就不太正確,然後看了幾個回答,感覺到很失望,如果都是這樣的理解的話,那這樣子的回答就太膚淺了,如果這樣也能成為專業人士,那可就誤人太深了。


這些回答的第一個誤人之處就是對於不含稅價的理解不正確。直接用裸車價來計算車購稅的是不對的,我們常說的裸車價是包含增值稅的價格,有些回答在計算車購稅時一會兒把它當成含稅價格,一會兒又把它當成不含稅價格,顯得非常的混亂。無論稅率多少,都要先把裸車價計算出來不含稅價,公式就是

不含稅價=祼車價÷(1+稅率),4月1日前稅率為16%,現在都是13%了

然後再用不含稅價乘以10%的稅率來計算車購稅。


第二個問題,他們把稅率下調後,終端產品價格保持不動作為迎合問題的依據。這實際上是一個不合理的假設,稅率下調影響最大的應該是終端消費價格,因為消費者是增值稅的最終負稅人,稅率下調就是對終端價格的下調。所謂降稅前的裸車價是10萬元,在降稅後再以10萬元作為裸車價就不合理了,汽車廠商不下調車價,按13%的稅率計算,消費者也不應支付10萬元的裸車價,更何況這幾天的車,經銷商都是以16%的稅率來進貨,以13%的稅率來賣車,再不下調價格,他們就賺大發了,簡直是黑心了。

第三個問題,車輛購置稅會涉及到一個最低計稅價格的問題,如果廠商降價了,但是報給稅務局的最低計稅價格沒有下降,而且售價低於最低計稅價格,那麼就有可能造成購置稅依然保持不變的情況。

如果同一款車型,4月1日之後購車繳納的購置稅還上漲了,那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黑心4S店漲價了!!!


至於說高端品牌的汽車會不會降價的問題,這與稅率下調的關係不大,因為所謂的高端就是奢侈的另一種說法,人家考慮的是形象,不是價格。反而是低端汽車會降價的,只是幅度不同而已。

撰文:左刀三爺 數十年的財稅實務經驗為您解疑釋惑!希望大家多多點贊,多多轉發,😊如果有需求請關注後私信,必回!☎


左刀三爺聊財稅


理論上銷售116萬的車,減稅後應該賣113萬,銷售商的減稅3000可以讓利給消費者,也可不不給,但是3萬的價格是實在的降了,降3000那是銷售商的事,消費者就該降3萬


那些年我們玩虎皮617


實際上漲了好久了,增值稅稅率從17%,調整到16%,又調整到13%。你們自己算算。


筆墨651


稅漲了,車沒人買了。


手機用戶10730625215


增值稅由16%降低到13%高端車必須降價


建甌天盛汽車


又是各種抄襲的,對於購買者,減稅前116萬,減稅後113萬,都把不含稅100作為基準,就少了3萬近似3%,而且對於銷售企業他賺錢10萬,減稅後少交稅3000,

理論上3000可以給消費者


yian狼


高端車買的人少了。大多買不起,降來吸引人


小洪141340749


關稅降了,購置稅又上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