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从刘强东性侵案看京东亏损与奶茶营销,有没有性侵都一样

刘强东于8月31号凌晨23:32被指控性侵,导致被警方逮捕入狱12小时,与9月1号下午4:05释放。当前状态为released Pending complaint ,即他会收到法院传票除非受害者撤诉。京东官方出来澄清为受到不实指控,即指控存在,但不实。

然后强东回国了,貌似此事又要就此结束,PY交易了。但京东的股票一朝跌回两年前,相信亏出血的投资人肯定不可能善罢甘休,当然全国的吃瓜群众持续点着赞。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看待京东集团 CEO 刘强东在美国被指控性侵,会对其股价及公司有何影响?从商业角度来看,是否对一直口碑不错的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是一大考验?

先说近期:这件事大概率会“和解" 掉。

因为奶茶和刘强东婚前的1元薪酬协议,奶茶虽然靠未婚先孕成功上位,由于薪酬协议的存在导致十年内无法凭借婚姻来合法获得刘强东一半的财产。不过在那之前,刘强东已经从京东预知了很多钱。

奶茶获赠了了不少房产,其中就包括悉尼市中心一套价值1800万澳元以上的三层顶楼公寓。含了STAMP DUTY等各种费用,按现在汇率算那套房产估计至少值9000万人民币(购买时汇率更高花的人民币会比这更多)。这两年奶茶妹妹一直想把它卖掉,今年直接折价几百万澳币在卖,相当于是折价1500万人民币出手。国外的报纸都有报道。

如果刘强东送女人房子就花9000万,甚至卖掉变现损失上千万也无所谓,那就意味着他有能力并愿意花更多的钱来摆平这次“性侵”事件。

毕竟,被控一级重罪强奸,可能得花不少钱来和解。如果不解决,在资本市场上可能会对京东品牌和公司造成更大的伤害。

再来说长远

如果单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的话,其实自从强东娶奶茶的那年开始,已经是严重看空了。大家可以数一数,那一年之后,有哪些京东的初始战略投资者退出了京东。

要看京东的长期,要从“商业模式”“执行”“人”三个方面来看。

京东的商业模式:京东的商业模式是复制的AMAZON。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本质上就是国外互联网市场的复制版。

淘宝(阿里系)抄的是EBAY的商业模式,京东抄的是AMAZON的商业模式。

目前国外市场上, EBAY在和AMAZON打。

国内市场上, 淘宝已经成为了EBAY的中国版,京东靠向市场贩卖自己“AMAZON中国版”的预期获得资金。

在强东闹出奶茶事件,很多投资者退出后,后来腾讯接盘,其实是出自市场上不能让阿里系一家独大的战略平衡。

京东的商业模式,原本是没有问题的。然而问题出在了“执行”。

执行:现在说起京东,大家想起的是什么?

答案是: 想起不断顶上热门的各种娱乐和奢侈消费。

什么奶茶妹否认和刘强东在一起,嘲讽中国人想象力太丰富,结果才几个月,就传出奶茶妹未婚先孕,孩子是刘强东的,然后改口说之前说的是前男友们。

在结婚之后, 就是各种撒钱的报道:

强东赠送奶茶妹豪宅若干,仅其中一套就价值近亿,

刘强东章泽天夫妇对清华捐款多少个亿,

奶茶妹赴美出席慈善晚宴, 和比尔盖茨合影,

奶茶妹艳压邓文迪, 又艳压XX女明星,又出席XX服装发布会,等等。

说起京东,浮现出现的全是这些看似“正面”“高大上”,实则非常负面的印象。

一家成立这么多年没盈利的公司,

一家全靠投资人输血续命的公司,

这钱撒的都是谁的钱?

公司还没赚钱,持股的依从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投资者不断亏钱,就是为了供养强东和奶茶过奢侈生活和光鲜亮丽的挥霍?

这要搁一般的家庭叫“败家”,

搁公司叫“吸投资人的血”。

有人问为什么公司一直亏损,实控人却还能过奢侈的生活,钱从哪来?问这个问题的人应该看一看2018年初时京东股票到达顶点时,刘强东减持的股票数目;

结婚前预支十年薪酬,套现了一大笔;

炒作和买卖自家股票,又持续不断的从二级市场套现;

知乎上也早有同学提出过类似疑问,刘强东支付给奶茶妹的上亿聘礼从何而来:

不过这个事不能只说京东,这么干的上市企业不只一家。

也许是因为踏踏实实的做事,做产品,赢得市场创造价值太难了,来钱远没有直接找投资人注资,从二级市场收割小散来得快。

建议大家投资时擦亮眼睛,要谨慎,找愿意和投资者分享利益的创始人。

人:执行是人执行的,执行方式和背后的人有重要关系 。

看过一本书叫《创京东刘强东亲述创业之路》,里面讲他2014年开始只一年呆国内一个月,其他时间在美国。正是那段时期在泡奶茶妹。如果对照京东的财务表现,京东的GMV销售正是从2014年开始不断的下降。

一个人的关注力是有限的,精力有限,注意力有限。

京东初期的成功,吸引到投资者的重要因素,正是初创人对公司的珍视和勤勉,天天早会。如果有料到后来的花边新闻,和对花边事情上花费的巨大精力和公关麻烦,他们也许会重新评估是否要投资。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 如果刘强东和奶茶妹只是玩玩,不真娶回家,问题不大。但他娶了,那么问题就严重多了。

股权风险和实际控制人风险

因为刘强东是公司实控人,虽然资金大部分是投资者出的,但刘强东保有8成投票权。

他的婚姻状态不稳定,有潜在的分家产、离婚、继承权争斗等事宜,会对公司造成巨大的经营风险。 这种状态的不稳定,从刘强东公开接受采访时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之前刘强东是愿意提起自己以前婚姻的小孩的。在接受采访时,他说:觉得愧对自己的儿子,因为一个月只会见一次,基本是托由他人照顾。

但在和奶茶妹结婚后,多次接受采访,刘强东都只提和奶茶的女儿。

主持人问他:你是有一儿一女吗?

刘强东回避说:我女儿X岁了。

婚后不再愿向公众提起儿子的原因,不见儿子的原因,多半是为了照顾奶茶妹的面子。

刘强东之前是不愿意娶奶茶的,所以一开始否认。但是奶茶未婚先孕了,全世界已经知道他和奶茶的事,他如果不娶,就会背上“渣男”的名头,所以不得不娶。但娶了后,无可回避的是会持续后半生的复杂的家庭关系,若干年后可能的继承权大战。

因为1元薪酬协议,他为了安抚奶茶妹而送出了上亿的资产,那么在之后势必也要因为前妻儿子的原因而继续付出金钱上的代价来安抚奶茶妹。而给奶茶这么多钱这么多面子,前妻怎么想?和前妻的儿子怎么想?

实控人有这种复杂的家庭关系 ,处理和平衡是需要付出巨大精力的,势必会干扰到对公司的控制和一些决策。

相比起其他实控人家庭稳定,可以全家合力一起拼事业的企业来说,刘强东已经背上了一座大山,一个爱奢侈品的年轻小老婆和复杂的家庭关系。他小家庭里的人,各自有不同的利益和矛盾。

再来说奶茶。

奶茶妹擅长的是“营销自己”。

从最开始的奶茶营销,到通过父亲赞助南外学校,由学校用团体健美操项目来为其“保送”;到后来国外“借读”炒作成“哥大生”,不断的参加各种活动、项目、宣传,发微博来蹭各种热度,到后来搭上刘强东后,把之前有不少炒作内容的微博整个删除。

章泽天本质上是一个互联网早期的网红。章的父母在很早前就离婚了,父亲娶了个年纪小很多的小老婆。不知道是不是后妈的成功方式影响了早期的观念,但在现实来看,章选择了复制自己后妈的路——和一个与自己父亲年纪相当的富豪未婚先孕,然后成功嫁入上位。

穷女嫁富豪其实并不简单

拥有美貌的人太多太多,白富美的人设是和刘强东结婚后才买出来的。在知乎上公关力道也不弱,有可能牵涉到负面的提问全部被关闭。

昨天还看到一个讲奶茶在校经历的回答是以“政治敏感”为由给关闭的。看看知乎上这一组组被关闭的问答:

网上有不少人说强东娶奶茶是为了利用奶茶妹的名气,让她免费宣传,我对此有不同看法。我觉得那些慈善晚宴,参加服装发布会什么的,并不是刘强东要求奶茶去的。

是奶茶妹自己要做的,因为符合她的一惯行为,行动具有一致性。

这两人的八卦事件刚刚开始的时候,看过她微博,她其实一直有参与各种各样会增加曝光度的活动,持续的曝光自己,只是一直没炒出什么热度,直到后来和刘强东的绯闻。

上位后把有那些炒作内容的微博整个删除了,就好像这次借刘强东性侵事件出名的瑜伽女在蹭了一波热度后把微博上的卖肉照全部删除了一样。

结婚后,奶茶其实一直在持续之前的模式,只是因为有钱了,所以单次的均支出增加了,发文的网站也变更多了。

京东似乎很缺钱

一是提高对入驻商家的收费,

二是消费者的退款被直接放入“京东金融”,人为制造退款难度,必需打电话等。

三是出尔反尔,推翻自己的广告承诺。

这两年阿里和京东都在尝试扩张海外市场,京东买了国外不少华人媒体的版面,宣传自己自营的限定商品在未来从中国运到海外在活动进行的七天内运费全免。

一堆顾客看了广告后,从限定的免运费商品里挑好了东西,第一天在“预热期”购买的人免运费了。然后活动到了正式开始的时候,京东反悔了,只送返卷。

这件事在海外华人论坛上,导致一说起“京东”就是骂声一片,一场营销变成了一场花钱极大的品牌负面宣传。

而当你切换到国内的广告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刘强东和奶茶妹对XX学校,XX单位捐款多少多少个亿。又出席了什么慈善晚宴,见了XX明星。

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只能想到五个字:慷他人之慨。

公司这么穷,发展主业都没钱,实控人这么富,各种奢侈品豪宅花销,却没钱供血给自己的企业?

一家公司亏损不可怕,实控人能否正确的处理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投资人利益的平衡才更重要。

强东和奶茶的生活方式,送的豪宅也好,奢侈的婚礼也好,让人想到一个根基不稳的政权,就已经开始贪污腐败了,一个还在亏损,持续从投资人处拿钱的公司的实控人,就已经开始挥霍和奢侈了,这些从公司里被抽出去的钱,原本是应该留在公司内部持续发展的。

是你,你会投资这样的公司吗?

从整体上看,市场需要一个与阿里系抗衡的公司,不能形成垄断。

从个体上讲,刘强东近年的所作所为,没有表现出实控人应该具有的素质。实控人过多的把精力放在女色上,复杂的家庭内部矛盾所牵涉的精力耽误了公司的发展。奢侈的生活浪费了投资人的资金。

所以你看到的就是京东一直在亏损,股价不断下跌,但还没倒。

这就是市场对京东怀有的复杂情绪。

有没有性侵案,都一样

如果我是投资人的话,若要在互联网投资,资金首选应该是进一些蓝海市场。

比如一站式的中小企业或个人理财软件上。国外目前个人APP有MINT,中小企业有个MYOB,国内目前还没有可以相类似的产品,需求还是挺大的。

如果一定要投资电商平台的话,考虑到市场的平衡和健康,投京东还不如投腾讯。毕竟,市场需要良性竞争 ,京东复制自AMAZON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有其需求。但投资人不能对实控人风险视而不见。

而腾讯目前作为京东的主要接盘方,还有其他业务可以对冲京东造成的亏损,既能分享盈利,又能形成风险对冲。 另外,股权越来越向腾讯集中的话,可以增加腾讯在京东的发言权,可能能倒逼京东进行改革。

而直接投资一个实控人已经开始“享受生活”的创业期亏损公司,作一个没投票权的“小散”投资者,那是死路一条。你的钱只会成为人家泡妞花销和年轻小老婆买豪宅的一个零头。

小散的直接投资一定要投给那些实控人认真负责,不铺张不浪费的实干型企业。

最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接触更优秀的人也可以让你成为同样的人。(文章转自灰产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