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果現在年輕人都不買社保,以後會變成什麼樣?

用戶3619947344


問題:如果現在年輕人都不買社保,以後會變成社麼樣?

這是個偽命題。因為年輕人都不買社保的假想,是無法成為現實的。首先,從國家政策導向來講,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不利於社會的穩定及和諧,國家倡導的是全民參保。其次,從法律對用人單位制約角度講,也不可能鬆綁。社保五險是法定強制險,是用人單位的義務。只要勞動關係存在,就必須為員工繳納社保。即使有單位的年輕人想不買社保,也由不得你。再次,從年輕人理性認識角度講,也不會是所有年輕人都不想買社保,清醒理智的、有長遠眼光,不願拖累兒女的,希望自己晚年有養老金和醫保保障的年輕人仍然會是大多數。

退一千步講,假設沒有國家政策及法律的干預,有單位的人可以自由選擇參保,年輕人都不買社保也是小概率事件,但我相信會有相當一部分人真的會不買社保。尤其是低收入、得過且過、沒有長遠眼光的人。恕我直言,這樣的人是很難改變自己命運的人,因為人窮不可怕,就怕窮的是思維。明白人的思維是越窮越需要晚年有養老金和醫保做保障。不然怕是活得難受,死得淒涼。老無所養(養老金),病無所醫(醫保),吃了上頓沒下頓,有病看不起。

有些朋友會說,站著說話不腰痛吧?誰有錢不想交社保啊,不是沒錢嗎?其實越沒錢,越該克服困難交。因為年輕時候幹得動的時候的難,千難萬難,沒有老了幹不動了的時候,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候難。老來難,老來難,老了以後才叫真的難!有讀者在評論區留言就說過,雖然自己下崗了很難,但也要咬牙交社保,不然老了向兒女伸手,拖累兒女,不更難受嗎?

再退一萬步講,如果現在年輕人真的大都不買社保,以後會變成社麼樣呢?社保基金收不抵支,或沒有收入,只有支出,即使有財政撥款扶持,10%的國企股權收益劃撥社保基金,公益金劃撥,長遠看,也是難以維繫社會保障制度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中國人人口基數太大了,指望國家全民免費養老是不現實的,還沒達到那樣的實力。三年五年可以,長期不現實。那麼勢必會降低養老金的待遇。如果真的崩盤了,社會秩序也就亂了,你覺得國家會放任這種情況的發生嗎?所以,根本不可能。國家政策及法律一定會干預的,單位參保人必須交社保。明年起,社保該由稅務徵收後,監管力度會大大加強,即使用人單位想不依法為員工繳納社保,已經是很難做到的了。社保制度一定會長期發展下去的。

至於個人,如果你沒有單位,倒是可以自己選擇,有不參加社保的自由,但你個人要承擔相應的後果。不買社保,最終坑的是自己。不要年輕時,不捨得,想不開,不肯交社保,到老了,又抱怨沒有養老金和醫保,社會不公。不想盡義務,卻幻想享受權利,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嗎?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再難也要交社保,為自己謀取基本保障。哪怕按最低標準交夠15年養老保險的最低年限呢,拿一份最基本的養老金。職工醫保交不起了,就交居民醫保吧,這是我建議的底線了。你有能替代養老金和醫保作為晚年基本保障的法寶嗎?沒有就乖乖滴交社保吧,不然你靠什麼做自己的養老保障呢?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關注我,查看更多關於社保及退休的文章。願天下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水流雲在草青青


確實現在的年輕人對我們的社保缺乏一個正確的認識。

如果說他們太現實,只顧自己,也有可能冤枉他們了。畢竟是我們經濟社會的情況使然。

雖然我們這些年社會工資收入大大攀升,但是絕大多數人還是在領取著兩三千元的工資,在溫飽線之上跳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通過社會最低工資標準看出來了。全國上海的最低工資標準最高,2420元,深圳第二2200元,北京緊隨其後2120元,不過9月1日才執行。各個地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分為好多檔次,最低標準是1100元左右。


目前來看,全國普遍的社會平均工資都在5000元以上了。如果按照60%的最低交費基數繳納社保,每月至少也要扣300元以上,如果還要求住房公積金的話,這樣實際上大家拿到手的工資真的沒剩幾個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月收入不到一千塊錢如何生活、養家?



而靈活就業人員保險,每月都需要交納八九百元以上,即使是單交養老,每月也要六七百元。這根本不是月收入一兩千元的低收入群體可以承擔的。

不過正常來講,我們在企業工作,用人單位就必須給我們交納社保。如果不交,就是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我們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維權。在企業工作,繳納社保一般是不可選擇的行為。

也有人在說,如果年輕人都不交納社保,社保基金會破產?可是這種假設根本就不現實。國家法律強制力保障的行為不是大家一個主觀想象就能夠全部終止的,而且國家還給社保基金以充分的保障。


根據財政部公佈的數據,2017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46614億元,支出40424億元,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50202億元。各級財政補貼8004億,另外,國家還劃撥了10%的國有企業股權到養老保險基金,這一部分市值高達3到5萬億。國家還有90%的股權在手裡。另外,國家還通過一些社會手段,籌集養老保險基金,比如我們彩票的公益金,每銷售一張彩票,有10%的公益金,就會被轉移給養老保險基金,2017年也交納了400億。我們國家財政支出一年20萬億,給養老金補貼的壓力並不大。

如果真發生養老保險基金沒有任何收入的情況,國家肯定會通過降低退休金來應對,不過總體來看還是能夠維持發放50%到60%的退休待遇的。最起碼能夠使得現有的退休人員有一個基本的生活保障。


實際上現在的年輕人不買社保,影響最大的還是他們未來的養老問題。

因為我們沒有養老保險,退休後每個月可能只領取現行的一兩百元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不足以滿足養老需求。

而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一般來講,我們交納職工養老保險15年,退休待遇就比當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線高,至少不用拖累孩子了。不過大家不要以為,到達退休年齡,不享受退休金也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那種只適用於沒有贍養人的困難家庭,普通人還是不要想了。

一般來說,繳費15年,不考慮個人賬戶的貶值,我們可以實現養老金替代率30%到35%。由於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退休待遇是完全跟繳費年限成正比的。如果我們繳費30年,養老金替代率可以高達60%到70%。如果繳費40年,養老金更是替代率高達90%到95%。

養老金替代率實際上指的是我們退休金能夠拿到,原先應發工資的多少?一般應發工資只有85%左右的繳費基數。

如果我們的收入水平越低,如果堅持交納社保,退休後養老金的替代率反而越高,這就是我們國家保障低收入人群的一種傾斜措施。

比如交費40年,始終按照60%基數交費,養老金替代率是95%,實際金額的話我們可以拿到48%左右的社會平均工資了。

而我們的最低工資標準一般都不會超過40%的社會平均工資。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拿最低工資,還堅持社保交費40年,退休後退休金反而比我們的原先的到手工資還要高出一大截。以北京為例,2018年的繳費基數也就是2017年的社會,平均工資是8467元每月,4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實際上每月可以拿到4067元,遠遠超過了北京市的2018年最低工資標準2120元。相對來說,即使交費20年,也能夠拿到最低工資標準了。而且我們的養老金也是年年增長的,按繳費年限增長是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應當有奮鬥的慾望,希冀獲取更好的生活。不過如果我們沒有任何保障的話,相應的風險就需要我們自己承擔。還是衷心的建議,不論有什麼特殊情況,一定要先交滿15年的養老保險,這樣才是最穩妥的保障。


暖心人社


樓主你好,首先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我們國家《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只要與單位員工簽訂勞動合同起,就要無償的為員工購買社保,所以為員工購買社保是法定的義務,任何人都不得違反法律的相關規定。

所以說,只要有工作單位的個人,那麼都會有相應的社保。樓主的這種假設實際上是不成立的。但是即便如此,我們都現在是全民參保一個狀態,實際上我們國家的養老金,養老基金已經是入不敷出的一個態勢。

所以國家宏觀層面在制定大的方針政策,比如說這個延遲退休,就是為以後這個養老基金入不敷出做的一個打算。


社保小達人


如果現在年輕人都不買社保,以後會變成什麼樣?

其實對於年輕人來書說,對於社保的重要性很少人能真正認識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感覺不到他的存在。唯一能感覺到的時候那就是每個月從本來不多的工資中還要扣取幾百塊交社保。這個錢到底怎麼算的?交了哪裡了?拿來幹什麼了?有什麼作用?毫無所知。

這不是極個別的現象,因為這就是幾年前自己的真實狀態。當時作為畢業生的我,其實是很希望單位不交社保的,至少自己的經濟狀況還會寬裕一點。可是,大家要知道,現在國家的養老基金緊張,如果年輕人都不買社保,那麼可能就沒有錢來給我們的上一輩養老了,那麼以後我們也可能面臨著領不到養老金,那麼僅僅靠我們的存款能保障我們的養老生活嗎?哪些,無法好好安享晚年的人,是不是就是社會的必定因素?人們的幸福感就會下降?

那我們就慢慢的分享一下單位給我們參保的五個險種的作用:

1、養老保險

這個估計是大家瞭解最多的險種,畢竟這個是以後發給我們養老金的險種。養老保險就是在退休之前,自己參保繳費,然後在退休之後根據自己的繳費情況給你發養老金。退休之後你領的不叫工資,那是退休工資。

2、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當然就是就醫的時候需要的險種,年輕人需要了解兩點。第一你需要辦理一張醫保卡,這個是為了方便就醫,拿藥買藥都可以使用醫保卡的個人賬戶,不用自己掏錢。第二,出現住院或者辦理特病之後的門診是可以報銷的。瞭解這兩點,在需要的時候想起他就可以了。

3、生育保險

關心這個較多的是女性,主要的用途就是在生育小孩的時候可以報銷檢查費、醫療費以及生育生活津貼。按現在的政策最多也就生育兩個,大家可千萬別忘記了使用。

4、工傷保險

這個保險大家瞭解比較少,因為如果是辦公室類的工作不屬於高危行業,但是如果建築業或者戶外一些高危行業那麼就一定要注意單位有沒有參保。因為這個險種就是你在發生工傷之後,能給你治療和生活保障的。

5、失業保險

一聽便明白,就是在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時候,領取失業金,幫助你度過失業期。比如單位把你開除了,單位倒閉等原因造成的時候就可以去申領。


嘮嗑職場


這是個全國性的問題,我以湛江人的視角來說一下吧。自從做自媒體以來,我和粉絲互動說得最多的就是錢:房價,物價,收入……不要說我們庸俗,沒有錢,連生存都成問題。 說到收入,我們一般簡單的說“每月掙多少”,兩千,三千,五千,或是上萬。

但工資的構成又並非那樣簡單,機關事業單位福利好,像我老婆這種科員,五險一金的福利有兩三千。而我在民營企業的五險一金也就900多吧,最低標準。900多,企業和員工,一方一半,也就是說,每個月,我們要支出近500來買社保。你願意嗎?

其實我知道在湛江很多打工的年輕人沒買城鎮社保。幾年前,我把我弟介紹進湛江一家民企,月薪起步2000,但要有400買社保,拿到手才一千多,我弟當時意見很大,說公司剋扣。現在他在浙江送快遞,據說月入數千,不知買保險沒。我姐是在浙江農村,應該買的新農合吧。我哥以前在企業,現在自己出來做,可能保險停了。我妹好些年沒出去工作了……所以我們五兄弟姐妹,可能就我一人買了五險一金。

如果年輕人都不買社保,以後會怎樣?錢是存不下來的,房價物價,一家人有小孩的話,單單生活費就要幾千。不買城鎮社保,我們農村仔可以買一下新農合,最低是100吧,有幾個檔次比較靈活,還是能報銷一些的,比醫保稍差一點,對農民算是好事。新農合也不買的話,那怎麼辦?啃老?或是靠“輕鬆籌”“水滴籌”?只能說車到山前必有路了。


湛江縱橫哥


作為年輕人,如果到現在都沒有認識到社保的重要,還認為購買社會保險無所謂,那麼,總有一天會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事實上,社會保險買不買,不是別人的事,而是自己的事。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別人吃飽了沒事做,非得弄個社保來折騰誰。社會保險,就是為每個人的未來紡織一道安全網、保障網,讓每個人到老了以後有一份收入保障,不至於老無所養。特別是沒有子女或子女不肖的人,如果有一份社保,真的是很幸福的事。

然而,從現實來看,確實有那麼一些年輕人,總覺得繳納社保是多餘的事,對自己未來沒有多大幫助。毫無疑問,這是十分糊塗的思想,也是十分糊塗的認識。從眼前來看,社保確實是“只出不進”。但是,未來就不一樣了,這是在為每個人未來鋪設幸福之路,必須做出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當然,如果自認為自己的未來非常美好,沒有社保也能夠過得很好,也可以躲避繳納社呆費。但是,切不要到那時以種種藉口象無賴一樣躺在政府的身上。類似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少見,有些人至今還在耍著無賴呢。

所以,如果年輕人都不繳社保,一方面,不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另一方面,真的不交社保的人,未來一定會過得很慘。


譚浩俊


無非就是以後養老沒有保證,會給國家以及家庭增加負擔,更不利於社會和諧!

現在的年輕人買社保一部分是為了以後老了有更好物質醫療生活保障!還有一部分也是被逼無奈吧,並不是自願的,因為社保具有強制性!只要到企業上班就必須依法繳納社保!社保對於我們來說即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義務!



以上只是個人觀點,關於年輕人繳納社保大家有什麼看法!


微新語


閣下看來是多慮了,最新消息是養老保險明年起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用人單位不為員工交納養老保險的心思再也玩不轉了。養老保險徵收只會越來越嚴格。養老保險是職工的避風港,人生一世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在工作中度過的,職工的工資,除了維持正常的日用開銷,其中還有一小部分是購買社保,社保是在職員工必須購買的,沒有人能例外。現在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忽悠年輕人不要購買養老保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以後就是延遲退休政策真的實施了,也沒這麼可怕,本人建議可以購買一部分商業養老保險,可以跟保險公司約定領取養老金的時間,時間為女子50週歲,男子為55歲。到了這個時間段,員工可以選擇自主提前退休,還是繼續參加工作。大家知道,西方國家到今天,也沒有人要放棄領取養老金,現在到了中國,怎麼就有年輕人自己存錢養老一說了呢,完全行不通,年輕人到了6O歲以後,用自己存得錢養老,每個月存款在不斷地縮水,所存之錢不足以支撐人的後半輩子,到頭來,人活著錢沒了,你是去大街上喝西北,還是曬太陽補充能量。而員工參加了社保,養老金一直可以領到死,完全沒後顧之憂也,孰優孰劣,一眼便知,就寫這些,人生須自我規劃,切莫盲從,最後吃虧的是自己,全民參加養老保險,是義務更是責任,構建強大的社保體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千山雪資深金魚玩家


如果現在年輕人都不買社保?以後會成什麼樣子?

這個題主在中國是不會存在的。人人都會參加社保,人人都會去繳納費用。首先,要認識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強制性的政策。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和私有企業,都有給本企業員工繳納養老保險的義務。其次,從業人員入職後,都有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權利,並繳納養老保險的義務。

在現實中,確有些私有企業,為了節省成本開支,給部分員工繳社保,這就出現沒有給另外部分員工繳社保。眾所周知,沒有參加社保,達到法定年齡後,就不能享受養老金待遇。到時就靠子女贍養,或政府給予的補助。

在網友中間,有極少數人議論,現在我們年輕人交社保的費用,是為上一輩的老人養老。這是個誤區。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養老金,原在工作期間,每月繳納養老保險費用中有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金額,還有企業繳納的費用(統籌部分),足己支付退休養老金。對於老齡退休人員,還有政府財政的支出。

所以,沒有參加社保的人員,老了後就沒有養老保障。只有靠子女贍養。再由當地的補助。

供參考。


鬆鬆155292138


如果現在年輕人都不買社保,以後會變成什麼樣?


其結果是大家都沒有了保障,老年人沒有養老金,生病了不能報銷醫療費用,沒有社保養老,沒有醫療保障。


大部分人老無所依,病無所醫,退回到養兒防老的社會,出現開歷史倒車的局面。

一、社保是什麼

社保就是社會保險,是人們在喪失勞動能力、生病、失業等情況下,能得到保障和補償的一種制度,社保主要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

養老保險給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醫保能讓人有病的人得到醫治,失業保險可以解決投保人失業期間基本的生活費用、生育保險讓產婦在生產時得到工資補償和醫療補助,工傷保險是工作受到傷害時能得到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

社保與我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是社會進步的產物,越發達的國家,社會保險越完善。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保已經不僅僅是老人領養老金和生病憑社保卡報賬這麼簡單了,社保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線城市裡買車買房需看你的社保繳納憑證,孩子在父母打工的城市讀書需父母有繳納社保的證明,有的銀行信用卡申請還需社保繳費憑證作為證明材料。


社保如此重要,如果年輕人都不買社保,會出現怎麼的局面呢?

二、年輕人都不買社保的後果

一是老年人沒有了養老金。


年輕人都不買社保了,養老金沒有了收入來源,老年人領不到養老金了,養老回到了從前。


靠自己的積蓄和兒女的幫助,如果兒女沒能力自己也沒有積蓄的話,七老八十了也得靠自己,無依無靠、勞累終老就是生活貧困老人的結局。


另外,年輕人自己也會慢慢變老,除非自己存下了大把的錢,年輕人老了也面臨同樣沒有保障的結局。

二是生病了沒有醫療保障。


年輕人都不買社保了,醫保資金斷鏈,無論老少,生病了得自己掏錢,有錢的能得到醫治,沒錢的去申請眾籌、水滴籌,或者乾脆就等死了,很多人的都面臨病不起、沒有醫療保障的局面。

有書君就見過一個很悲催的人,六十多歲的城鎮居民,連續幾年身體挺好的,他覺得交醫保簡直是浪費錢, 2017年他不肯交醫保。


結果這年他大病一場,先是做手術,然後又進ICU,在醫院折騰了一個多月,最終沒有治好,一命嗚呼了,所有的治療費用近二十萬元全由家人負擔。


如果他當時交了醫保,不僅不需要承擔這麼多的醫療費,可能還不至於丟命。

三是其他保障也不復存在。


年輕人都不買社保了,那些失業者的救助、生育婦女的補償、工傷的治療和補償都無資金來源,這部分暫時不能勞動的人也無法得到生活的基本保障,只能自求多福了。


而那些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也可能因為不交社保不能買房買車,更別指望自己的子女能在自己工作的城市讀書了。


如果年輕人都不買社保,剛剛完善起來的社保體系將形同虛設,也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可謂一招回到“解放前”,如同穿越般地回到那個落後的時代。


試想,這可能嗎?這種逆發展、逆法律的行為可能存在嗎?不可能,這問題本身就是偽命題。

三、對這個偽命題的看法

首先,社保有《社保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度來規範,不是個人意志所能改變的。


社保已然成了社會經濟制度,全社會都必須遵照執行,不會因個別人的意志而改變。


企事業單位必須給員工買社保,不然就得承擔法律後果。有書君看到單位裡的臨時工全都買了社保,一些私企也開始給職工買社保。



2019年1月,社保資金由稅務部門徵收,社保資金的徵管將進一步強化。

其次,不願意買社保的只有少數人。


“年輕人都不買社保”根本不可能成立,大部分人對社保的重要性有足夠的認識,從農村那些年邁的老人有著能保證基本生活的養老金。


不怕兒女不孝,無法養老,從那些重病的人靠著醫保把病治好等事實中,知道了給自己和家人保障買一份保障,買社保已經成了社會大多數人自覺遵守的共識。

只有少部分人對社保不夠重視,認為買養老保險是給現在拿養老金的人做貢獻,他們根本沒想到自己會老,自己需要保障。


認為買醫保是生病時的需要,自己身體健康不需要買,哪知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社保無用論”都是短視的表現。

再次,社保有多種選擇,養老保險中除了職工養老保險外,靈活就業人員和城鄉居然養老保險都有不同的繳費檔次可供選擇,可根據投保人的經濟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


有人的說自己連吃飯的錢都沒有,怎麼交保險?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在這個只要努力就餓不死的時代,如果連城鄉居民保險100元一年的繳費都交不起,那不是窮,是懶和依賴的藉口。

總之,買不買社保是自己的事,不是別人的事,個別人的行為也影響不到整個社會,你不買社保影響的是你自己和你的家人。


希望這類年輕人對社保多瞭解、諮詢,把目光放長遠,重視社保,重視自己未來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