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北方農村有俗話說“燕子不進愁房”,講的是個什麼道理呢?

新農微視野


北方農村有句俗語說“燕子不進愁房”,講的是個什麼道理?

燕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可以看到。從小我們都知道燕子是益鳥,需要我們每個人的保護,也都學習過很多關於燕子的詩詞,足以說明燕子自古以來在社會上就有很高的地位。在我小時候,家裡門上就有一個燕子窩,每年天氣暖的時候,它都會按時回到我們家裡,後面因為家裡裝修的原因,拆了原來的地方,自那以後,燕子就再也沒我了來過我家了。


我們北方農村一直都流傳著一句俗語“燕子不進愁房”,意思是告訴我們,燕子是不會進去一些特別不幸的家庭的,它去的都是一些發展比較好,未來生活狀態比較好的家庭。這樣說,其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管是從歷史依據,還是從燕子的現實需求都可以得出這樣的說法,這也可以告訴我們俗語也是有一定的依據的,大多都和人們的實踐經驗有關係。

燕子不進愁家門從歷史上來說,古代的詩詞裡曾經說過“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就說明燕子在古代人的心目中就非常的重要,被看成只會去貴族家裡面的鳥類;從現實燕子築巢的需求來看,燕子對築巢的要求有它們自己的標準,築巢的地方一定要寬敞明亮、靠近陽光、能夠遮風擋雨,除此以外,還需要家裡面的家風比較好,這樣可以保證燕子長期的生活在同一個地方,因為燕子築巢的工程量還是非常大的。


其實對我們每個人來說,燕子並不會決定你的家庭發展是怎樣的,真正決定你發展的是你自己的努力,只有不斷努力,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多的人生財富。“燕子不進愁房”這句俗語也是很有道理的,燕子是不會去知道哪一家有錢或者沒錢,幸福或者憂愁的,這只不過是它們本能的選擇而已。


老農民說事


這句話在我們南方也是人盡皆知,記得小時候我家來了窩燕子,母親高興的告訴我“燕子不進愁家門”出門幹農活都要把大門打開讓它們自由出入,直到前八年拆老房子的時候母親都捨不得這窩在了我家二十多年的燕子。我們這裡還有“傻瓜兒子掏燕窩”的這種說法,就是說只有傻瓜才去破壞燕子的窩。足見燕子受到人們喜歡的程度。我家建了新樓後來了幾窩燕子築巢都因為屋面太滑掉了下來,母親還命令我安放了一塊木板在屋簷下。

燕子到哪家築巢,是要先來“視察”幾遍的,要看看你家裡是否能遮風避雨,合適它們生活和繁育後代,當它決定要在你家安家了,就證明你家的居住環境還不錯。對於主人家來說當然是個好事。

在原先的哪個年代,窮人家幾塊破籬笆甚至幾根玉米杆都能建成個家,燕子自然是沒地房築巢,窮人家也就人愁人家,愁吃、愁穿、愁住燕子自然很少在自家築巢。還有即使是在好人家築巢,但這家人整天吵吵鬧鬧,吵鬧之中還增加幾隻燕子探頭探腦嘰嘰喳喳的增加氣氛,主人一怒之下肯定要把它們趕走並毀壞它們的家,這樣燕子自然就不到他們家來了。而真正家庭美滿幸福的人家,燕子嘰嘰喳喳飛來飛去的增加了歡樂的氣氛,燕子飛走了還巴不得它們明年再來呢!

不知道開春那對在了我家四年的燕子什麼時候回來!





我隨我心乃我幸


燕子是一種非常可愛又溫馴的鳥,小時候在我眼裡它是和雞鴨相同的,而不是天上的喜鵲,烏鴉,麻雀相近。

每次下大雨,都是要等出外覓食的大燕子回來才關窗子,而每每都是雨點下落的同時燕子箭一樣射進屋裡。

那時候好像家家的天花板上都住著一窩燕子,夜晚大人在油燈下做針線,孩子寫作業,偶爾聊聊一天的見聞,窩裡的燕子偶爾也會探出頭來,咕嚕一兩句,那氣氛說不出的溫馨。

如果誰家的燕子沒有在春天返回,這家人就會唉聲嘆氣,說這不是好兆頭,要出不好的事了。

燕子不住愁屋,家鄉的人很信這話。我覺得這是有道理的,你想,如果讓你租房子住你願意住在每天打打殺殺的人家嗎?

何況人家燕子根本就不覺得自己是租客,而是房主呢,他受苦受累蓋房子幹嘛不選好的房址?

燕子蓋房子的主要目的是要孕育小寶寶的,為母則剛,為父則強,為了後代的健康成長,燕子們肯定得費心選房址的。

能和燕子共居一室是一種幸福的象徵啊!


暴暴_167889684


記得小時候,在我們二十多戶人家的小山村裡,每家屋簷下或是住人的屋裡都有燕子居住,每天都會看到燕子飛來飛去,與人朝夕相處特別的詳和融洽。燕子不嫌家貧,只要能給它們一個自由棲息的地方就可以了,它們春天歸來秋天飛去南方。燕子作為原生態的綠色守護神,有燕子棲息證明這裡的生態良好,它們喜歡在涓涓流水的小溪邊捉蟲覓食,再用它們嘴巴銜上泥土築個鳥巢,它們只能在北方生活四五個月,完成了他們生兒育女任務後,一眨眼工夫,秋天來了它又要飛向南方。現在河枯地幹,人們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沒有了它們的生存環境,燕子逐漸變得越來越少。尤其在今天,昔日生機盎然的農村卻變成荒蕪破敗的不歸之地,人們進城住上洋樓,哪有燕子棲息的地方。至於燕子不進愁房這一法說法,是挺有寓意深刻的,當我們遠離了鳥語花香的自然環境,每天聞到的是汽車的尾氣,我們似乎也和燕子一樣不住愁房之感呢?


大叔147409271


這個說法不只是北方農村,在我的家鄉也有。只是說法不一,我家鄉的說法是:燕子不進窮人家。但意思都差不多,因為窮才會發愁嘛。而且還有一個傳說,因為是傳說,無法考證。所以,大家也不要當真,權當娛樂一下。

很久以前,有一戶人家很窮。常常是吃了上頓愁下頓,過了今天愁明天。偏偏在他家的屋簷下有一個燕子窩,大小燕子成天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很是歡快。有一天,主人正在為第二天去哪裡找飯吃發愁的時候,燕子卻在屋子周圍飛來飛去,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正在煩愁的主人一氣之下,就用竹竿把燕子窩搗毀了。一邊搗,嘴裡一邊罵:一天到晚叫個不停,又不給我帶點吃的來,煩死人了。現在窩沒了,我看你怎麼飛,你怎麼叫。

沒有了窩的燕子在屋子周圍飛了幾圈後就飛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去過,而這家人也變得更窮了。

燕子做為益鳥,不只因為它喻意著吉祥,還因為它是在春天出現的。我們每個人都喜歡春天,是吧。

個人見解,歡迎指教,謝謝。


劉明權567


再一個問題我們再來了解一下燕子的習性,燕子喜歡到農戶家搭窩繁衍,農民也把燕子當成吉祥鳥,但請大家注意,燕子搭窩的材料是泥土和軟草,要搭窩的地方一定不能漏雨水,所以,春天到來後,燕子總是先到農戶家觀察地型,漏天的房中燕子一定不會去搭窩,所以農村就有燕子不進愁房的說法!這是有依據的。


心累力乏


農村俗語產生於勞動人民,一開始人們用其來傳遞生產、生活方面的經驗,而後又涉及到人們日常的方方面面。在老一輩人眼中,俗語就是本百科全書。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北方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愁房”講的是什麼道理!

通俗地講,“燕子不進愁房”,就是說燕子不會在那些不幸福不和睦的家庭築巢安家。燕子,是很尋常的鳥類,頗有靈性,和人類關係相當親近,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燕子便會從南方遷飛而來,在屋簷下築巢安家,和人們共同生活。這個時候,農家的屋簷其實就是燕子的第二個家,它們在這裡繁衍生息。

燕子是益鳥,它們以蚊子、蒼蠅等為食,每年夏季一隻燕子可以吃掉數十萬只蚊子。因此,家裡有燕子來築巢,會被看作是福氣盈門。

這句俗語的意思實則是說,燕子挑選居住地也有講究,它們不會隨意飛到那些不幸福不和睦、整日吵吵鬧鬧的家庭築巢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燕子喜歡在相對安靜的環境居住,畢竟是為了繁育後代。而那些“不幸福不和睦”的家庭,動不動就爆發矛盾,搞得雞犬不寧,燕子自然“不進愁房”了。人們觀測到這個現象後,自然而然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因此都期望燕子來自己家築巢,這儼然成了家庭美滿的一種象徵。

當然了,如今的農村也是越來越熱鬧,很多地方已是難以再見到燕子的蹤影,小編對燕子的美好記憶也還是停留在難忘的孩提時代!



老哥聊生活


燕子是一種歡快祥和的鳥,它對居住環境的氣場氛圍有特別靈敏的感知能力。不要問為什麼,這是每一個物種特有的天性。燕子矯健的身姿,嘹亮的鳴囀,翩翩翻飛的形影,與陰鬱、壓抑、沉悶、愁煩的環境是不能協調的。有這些特徵的家庭一般很難興旺發達,這樣的家庭氣氛自然也就不受燕子的青睞。

我們那裡有一句俗語,"人往高,水往低,雀鳥(特指燕子和鴿子)朝的有錢的",倒不是說燕子懂得嫌貧愛富,實在是富貴人家往往具有安寧祥和的氣氛特徵,被燕子看上了,選擇了。所以,家有燕子朝堂,往往是家道興隆或將要興隆的象徵。

安寧祥和,你做到了嗎?


小品文視生活


燕子不進愁家,是人們對吉祥和睦之家的一種寓意。

燕子是一種益鳥,它不吃糧食,專吃害蟲。從古至今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長期以來,誰家的房簷下有燕子築巢,就是吉祥的象徵,就預示著家庭會親善和睦,萬事順心如意。

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愛護鳥類是我們人類的義務和職責。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和大自然的所有動物融洽的相處,很好的保護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


用心觸摸世界928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燕子是雙宿雙飛的鳥類,所以農村人喜歡把燕子說成是有靈性的吉祥鳥。誰的家裡屋簷下有一個燕窩,說明這戶人家一定事事順心,大吉大利。


大家都知道燕窩是泥做成的,不能淋雨和見水。這就是燕子為什麼會選擇在通風乾燥的屋簷下,山洞或者樹洞裡建窩的真正原因。當然,也有安全性的問題存在,因為老鼠,貓和蛇會危及燕子的生命安全,而在屋簷下建窩正好可以遠離天敵的危害。但是,如果房子的主人三番五次的把燕窩拆除,燕子是會離開這戶人家,不再回來建窩的。所以燕子在建窩時會挑選在比較和善的人家,於是就有了燕子會看風水的說法。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