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贛北農村殯葬改革,鼓勵生態安葬、禁止二次用棺,農民會接受嗎?

近日,贛北瑞昌市《關於深化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實施方案》出臺,旨在把殯葬改革納入秀美鄉村建設,融入鄉村振興戰略、樹立移風易俗、節儉辦事新風尚,以及堅決抵制封建迷信活動。該《方案》還明確規定,殯葬治喪時間不得超過5天。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節約土地資源,《方案》中鼓勵農民採用林地生態安葬、樹葬、壁葬、骨灰撒散等一些新型環保葬法,包括骨灰進公墓或入骨灰堂,以及嚴禁“二次用棺”和拆除豪華墓地等,一系列措施讓老百姓一時不解。

什麼是林地生態安葬、樹葬、壁葬、撒散?

林地生態安葬,實際上包括了樹葬,意思是把骨灰埋入土中,在上面種樹、花、草,以樹或其他植物替代墓碑。也就是說,墓穴上長出的植物作為標誌,讓人容易找到,以供人們寄託思念的物證。近年來隨著人們的觀念不斷轉變,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生態安葬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特別是在較發達、人口稠密的地區受到歡迎,其理念也有深層次的涵義,那就是生命來自自然界,死後又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良好願望。

壁葬就是把骨灰放入牆壁中,進行永久存封;撒散就是把骨灰散於土地、河流、海洋、山川、都是一種先進的殯葬方式。

贛北農村殯葬改革,鼓勵生態安葬、禁止二次用棺,農民會接受嗎?

這次殯葬改革農民會接受嗎?有什麼好處?

瑞昌市在十多年前就推行了火葬制度,雖然推行後無一土葬的案例,但是“二次棺木土葬”的現象十分嚴重,意思是火化後骨灰進棺木,再建土墓掩埋,此舉仍然未能解決節約土地資源的問題。這次殯葬改革規定從2019年5月1日起,全面禁用棺木,骨灰進村級統一骨灰堂或者公墓,並對殯儀流程進行簡化說明,以達到節約土地及節儉辦喪事、減輕農民負擔的目的。

應該說這是一件有利於農村發展的好事情,也受到年輕人的贊成,但是也有些老人一時難以接受,傳統的入土為安思想觀念濃重,對此產生了牴觸情緒。據筆者瞭解,據說有一個86歲的病重老人希望趕在五月一日前離開人世,好入土為安。

贛北農村殯葬改革,鼓勵生態安葬、禁止二次用棺,農民會接受嗎?

這既讓人理解,又讓人費解。理解的是老人風風雨雨一生,臨終前最後的願望恐怕都要落空;費解的是老一輩人的傳統觀念大深厚。

據筆者瞭解,大多數農民都贊成此次殯葬改革,都認為既然火化了,再用棺木土葬是多此一舉。有棺木意味著必須要有繁瑣的葬禮程序及費用,之前一場白喜事在農村攀比風氣之下,最少要花費3萬元以上,有的高達五六萬元之多!而此次殯葬改革,不僅規定禁用“二次用棺”,還鼓勵生態安葬,把殯葬形式向科學環保方面引導更是值得推崇,也無疑是為了減輕農民經濟負擔、節約土地資源、樹立新風的好事情。你贊成這樣的殯葬改革嗎?你所在的地區推行了殯葬改革了嗎?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