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赣北农村殡葬改革,鼓励生态安葬、禁止二次用棺,农民会接受吗?

近日,赣北瑞昌市《关于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实施方案》出台,旨在把殡葬改革纳入秀美乡村建设,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树立移风易俗、节俭办事新风尚,以及坚决抵制封建迷信活动。该《方案》还明确规定,殡葬治丧时间不得超过5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方案》中鼓励农民采用林地生态安葬、树葬、壁葬、骨灰撒散等一些新型环保葬法,包括骨灰进公墓或入骨灰堂,以及严禁“二次用棺”和拆除豪华墓地等,一系列措施让老百姓一时不解。

什么是林地生态安葬、树葬、壁葬、撒散?

林地生态安葬,实际上包括了树葬,意思是把骨灰埋入土中,在上面种树、花、草,以树或其他植物替代墓碑。也就是说,墓穴上长出的植物作为标志,让人容易找到,以供人们寄托思念的物证。近年来随着人们的观念不断转变,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生态安葬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特别是在较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受到欢迎,其理念也有深层次的涵义,那就是生命来自自然界,死后又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良好愿望。

壁葬就是把骨灰放入墙壁中,进行永久存封;撒散就是把骨灰散于土地、河流、海洋、山川、都是一种先进的殡葬方式。

赣北农村殡葬改革,鼓励生态安葬、禁止二次用棺,农民会接受吗?

这次殡葬改革农民会接受吗?有什么好处?

瑞昌市在十多年前就推行了火葬制度,虽然推行后无一土葬的案例,但是“二次棺木土葬”的现象十分严重,意思是火化后骨灰进棺木,再建土墓掩埋,此举仍然未能解决节约土地资源的问题。这次殡葬改革规定从2019年5月1日起,全面禁用棺木,骨灰进村级统一骨灰堂或者公墓,并对殡仪流程进行简化说明,以达到节约土地及节俭办丧事、减轻农民负担的目的。

应该说这是一件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好事情,也受到年轻人的赞成,但是也有些老人一时难以接受,传统的入土为安思想观念浓重,对此产生了抵触情绪。据笔者了解,据说有一个86岁的病重老人希望赶在五月一日前离开人世,好入土为安。

赣北农村殡葬改革,鼓励生态安葬、禁止二次用棺,农民会接受吗?

这既让人理解,又让人费解。理解的是老人风风雨雨一生,临终前最后的愿望恐怕都要落空;费解的是老一辈人的传统观念大深厚。

据笔者了解,大多数农民都赞成此次殡葬改革,都认为既然火化了,再用棺木土葬是多此一举。有棺木意味着必须要有繁琐的葬礼程序及费用,之前一场白喜事在农村攀比风气之下,最少要花费3万元以上,有的高达五六万元之多!而此次殡葬改革,不仅规定禁用“二次用棺”,还鼓励生态安葬,把殡葬形式向科学环保方面引导更是值得推崇,也无疑是为了减轻农民经济负担、节约土地资源、树立新风的好事情。你赞成这样的殡葬改革吗?你所在的地区推行了殡葬改革了吗?欢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