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最喜歡誰的國畫?為什麼?

六甲番人


作為一個職業山水畫家,我最喜歡朱道平先生的國畫。

朱道平先生是當今中國畫壇有獨特風格的山水畫大家,在全國有很大的影響力。他的山水畫,空靈清逸,深邃悠遠,不似古人,不似今人,辯析度非常大。他的畫面常用千點萬點,千線萬線交織出帶音樂韻感的美好,美妙動人!中國畫講究做人,常言道:畫如其人,朱道平先生為人一如他的作品,安靜祥和,處世恪守成規,雖然在南京書畫院任院長近三十年,從不議人,整人,扶植人,先後把劉二剛、朱新建這樣有才情的畫家調入畫院,解決了他們工作、生活上的困難。還有,朱道平先生出道早,但從不自負,非常謙和,三十年前我冒昧從山裡到玄武湖拜見朱先生,老師毫無條件地接受了我這個窮學生,更讓我感動的是他把自己在畫院僅有的畫室都讓給我學畫之用。可見他人品的崇高!



朱道平先生



朱道平先生作品欣賞



朱道平先生作品欣賞

畫好人更好,朱道平先生現在雖然已離開南京書畫院,但仍然筆耕不輟,非常勤奮,祝老師藝術之樹常青!


陳莊水墨畫家


如果你問我最喜歡誰的國畫,宋徽宗趙佶可以算一個。下面辰曉就來談談這個被皇位耽誤的繪畫大師。



趙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自幼養尊處優,性格浪蕩。而他在位時又受到了奸臣的誘導,政治腐朽,起義不斷。最後金兵南下,導致北宋滅亡。各種珍寶玩物,公司積蓄也被,掠劫一空,史稱"靖康之變"



雖然他是一個失敗的皇帝,但卻是一個成功的畫家。宋徽宗在位期間,成立了翰林書畫院,也就是當時的宮廷畫院,極大的激勵了中國畫的發展。



宋徽宗所作的工筆花鳥畫,力求達到形神兼備的效果,被稱為"魔術般的寫實主義"。並且他開創了詩書畫印相結合的獨特形式。



書法方面創立了"瘦金體",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與其所畫的工筆重彩相映成趣。他對於書畫的重視,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



甚至是靖康之變的時候,宋徽宗聽到財寶被掠奪毫不在乎,直到聽到皇家藏書被搶去,才仰天長嘆。

想了解更多繪畫知識,請關注辰曉愛畫畫。


辰曉愛畫畫


嶺南派的黎雄才,其山水畫素有“黎家山水”之稱,其畫法取法自然,大膽創新,折衷中西。在傳統的筆墨基礎上,融入來自寫生的寫實造型,用筆灑脫豪邁,其松樹簡練而氣韻生動,坊間均稱其為“黎家松”。

黎老為人嫌和,善作巨幅山水。其巨幅山水大氣磅礴,豪氣萬千。

其運用傳統筆墨表現物體的自然結構,既有意韻又有形態,雅俗共賞。

黎雄才曾在廣州美院任教,其畫風影響眾多美術界人士。是現代國畫山水最有影響力的畫家之一。


西江藝苑


推薦幾個畫家的工筆畫


工筆畫,亦稱“細筆畫”,屬中國畫技法類別的一種。

工筆畫與“寫意畫”對稱。工筆畫屬於工整細緻一類畫法, 如宋代的院體畫,明代仇英的人物畫等。 工筆畫要求“有巧密而精細者”

張大千《唐人秋獵圖》

此幅畫作色彩豔麗,筆法精妙,堪稱是張大千仿古之作中的至精之作。


潘天壽 《鷹石山花之圖》

60年代作。 此圖是潘天壽晚年藝術鼎盛期的傑作。

畫面繪山鷹雄立在巨大的岩石上,傲視天空,爛漫的山花蓬勃綻放,是典型的潘氏“一味霸悍”的強勁和不加修飾美的結合,而其中蘊含的英雄主義氣質。



還有一張


潘天壽 作品 《荷花》

潘天壽曾說:“中國畫以意境、氣韻、格趣為最高境地。”藝術境界,實質上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反映,是畫家精神氣質、感情意念的流露。此作構圖別緻,筆墨簡潔勁秀,洋溢著對生活的恬靜感受。



齊白石 《群芳爭豔》

畫家常以紅、藍兩色畫花,以濃淡不一的溼墨畫葉片,以乾澀而飄逸的枯墨畫藤蔓,寥寥數筆,便得其神韻。畫面疏密有度,穿插有致,各具姿彩,又和諧共處,紅花墨葉交相輝映,層次分明。畫中可見老人在“工寫結合”方面的功力,工筆處一絲不苟,寫意處則揮灑自如。


張大千水墨荷花



畫中有詩意


王維

(圖:顏伯龍)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學委認為,國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於“細”


如果你正在學畫畫~~~那麼請努力~~~堅持下去~~~(話說畫畫工具真滴是貴!!!!


農家好物


畫家容易單純從技法上去看畫,但對於不會畫畫的我們這種觀賞者來說,只喜歡從畫面給人的感覺上去看畫,下面就來簡單說說自己收藏的幾件特別喜歡的國畫復刻品和工藝品。古代畫只喜歡五牛圖和清明上河圖,其它的畫得再好都喜歡不起來,主要覺得古代那些文人畫比較脫離現實,雖然在美術史上地位很高,對畫家來說非常重要,但對於不是畫家的觀賞者來說真難得喜歡起來。而且覺得古代畫最適合復刻在金箔上欣賞,特別是五牛圖,金箔上的復刻五牛圖看著比看原作還舒服,真是美到極致!



在唐朝那個時代,居然畫出了牛皮的質感,這樣寫實的功夫是後來的傳統中國畫沒有的,只是到了近現代才有不少大師結合西方油畫方法在傳統中國畫中融入寫實元素開創出一代新風。



古代畫流傳下來,由於時間太久遠即使原作看起來一般都很晦暗,不能充分感受到原畫的原始風采,一旦復刻到金箔上之後,真金的底色在光線下熠熠生輝,映襯出五牛的彩色皮毛質感真是美到讓人慾罷不能,加上本身中國畫的寫意功夫和五頭牛活靈活現的神態,彷彿它們都活了一樣,正瞪著雙眼看著你,那種瞬間感覺到的沉靜富貴高雅的動態美感,從來沒有那幅畫給人有這種獨特的享受。



近現代繪畫,最喜歡吳昌碩,齊白石,李可染這些金石畫派的畫,他們的畫都很有骨力,完全脫離工筆畫的傳統,用古代金石碑版中的古拙之風來作畫,不求形像逼真,只注重畫面的構圖、線條、色彩及造型,從中達到畫家個性的發揮,具有抽象的美感,氣勢雄偉,達到一種雄強古拙的審美境界。特別是李可染的萬山紅遍雖然形狀上就像版畫那麼呆板,但其內在的刀筆力量卻讓人刻骨銘心,巨碑式構圖幾乎佔滿了整個畫面,營造出的雄偉肅穆之氣攝人心魄,簡單的紅黑顏色搭配既莊重又熱烈,使整個畫面充滿著和諧統一的特定年代感氣息撲面而來。他的七幅萬山紅遍最喜歡現藏於他家人手中這一幅,構圖最穩重端莊肅穆。


近現代繪畫除了金石派也喜歡以徐悲鴻,關山月為代表的引入西畫元素的畫作,徐悲鴻的馬除了飛奔馬匹的神態惟妙惟肖,而且運用了西畫中單點透視的繪畫原則,讓整個畫面更具真實感。這幅用徐悲鴻的八駿奔馬圖和元朝薩都剌《題瘦馬圖》的題畫詩以及不知作者的書法配在一起的紫銅浮雕工藝品,觀賞價值極高,具有很強的藝術文化品味,讓人眼前一亮,一見難忘。


關山月這幅石上泉聲雨帶秋,近景山石樹木那自然綿實細膩的質感和遠景那筆墨暈染成的大光圈鏡頭奶油般化開的焦外感,以及山林明暗對比產生的空間感,讓整個畫面充滿了立體感,這筆墨功夫和暈染功夫真是讓人拍案叫絕,欣賞這幅畫,既有欣賞油畫和照片一樣的真實獲得感,又不失中國傳統繪畫的筆墨韻味,真是大師之作!

在眾多當代畫家中,應該說許多人畫工都很好,但就是沒有一副讓人眼前一亮的,直到遇見這幅畫,瞬間就被吸引。首先是場面的開闊雄偉,登高望遠莽蒼然的感覺,很讓人開闊胸懷,其次這紅黃的色彩也給人溫暖希望之感,重要的是畫工細節極佳,特別是山石樹木的質感畫得特別好,特別自然,一點沒有現在許多畫家那種矯揉造作的工匠氣,真是一副遠觀近看都舒服的佳作。查詢後才知道作者陳學良是遼寧的北派山水畫家,專畫家鄉的長白山山水,長期堅持山水寫生,所畫山水都是真山真水,雄奇自然,技法上也融入了油畫般對質感的追求,細節真實耐看。當看到他下面這幅名為山花的斗方又眼前一亮,畫出了逆光拍照的光影效果,畫面通透,空間感極強,和看上面關山月那副畫的感覺如出一轍。


暮雨春晴


我最喜歡的是黃賓虹的畫。厚黑密是黃賓虹先生國畫的特點。也因為一般的人認為他的畫太厚太黑太密,所以不喜歡,當然主要是看不懂。但我卻認為這種厚黑密是在繼承傳統山水畫上的大膽突破,它的厚是厚而靈動,黑是黑而有層次,密則不悶而能透氣。


黃賓虹先生的以書入畫的程度是前無古人的。黃賓虹先生強調中國畫最重要的就是筆墨。他甚至說過,“中國畫舍筆墨而無它”。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實踐的。黃賓虹的畫都是以書法的線條,以書寫的方式來進行國畫創作的。欣賞黃先生的畫,近看全是書法的線條,筆筆分明,筆筆精到,幾乎看不清具體的物狀。這正是黃賓虹國畫的最美所在。但遠看卻景物燦然,豐富多彩,又是實實在在的中國畫。

欣賞黃賓虹的畫,需要一定的書法基礎和文化修養。黃賓虹的畫從大家不認可、不欣賞,到逐步認同,價值不斷提高,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較長曆程。他在世時知音很少,去逝50多年以後才聲名鶴起,拍賣的價格越來越高。



高培書畫琴


雖然是玩,我喜歡自己的意象,很多名家的畫是他的心境的凝聚,而只有自己是真的畫給自己看。








瑞連軒


我最喜歡傅抱石的山水畫,傅抱石的畫勝在他特有的繪畫氣質。他應該可以稱為天才畫家,作品獨具魅力,極富詩意,對畫面主題氣氛的烘托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然而正如他和他夫人的書信往來裡說的那樣,他是沒很多傳統功力的人(這裡僅僅指繪畫的筆墨技巧)。他對歷史對詩文,篆刻都頗有研究,但是他獨創了一種適合他自己創作的筆墨方法。因為他不是完全從傳統筆墨裡走出來的,或者說沒有浸淫很深,所以他的作畫方式更提現在對畫中主題的把握和極力渲染,很明顯能看到於傳統畫家的區別。然而這樣的繪畫方式也有弊端,就是失敗的作品可能比成功的更多,然而當他往往醉後在極度進入狀態後,畫出來的作品氣氛濃烈至極,這就是我非常喜歡他的畫的原因。

我們有很多山水畫家其實都是在做搬山頭的重複勞動,這就是傅抱石於他們不同的地方,非常有特色。儘管有不少失敗的作品也被後人拿出來,到處展示。哈哈!因為成名了嘛,但只要是真正懂畫的人,絕對不會受那些失敗作品的影響而貶低傅抱石的畫壇地位。

我覺得他的畫比印象派還要印象派!!!!!


師然軒主


在中國畫壇中,歷朝歷代都有巨人的產生,而我對這些巨人們都懷著一顆景仰之心,同時學習並領悟著畫中的敘說。

因此,本人不存在最喜歡誰的國畫這麼個問題。

然而,由於受時代與歷史的限制,加上自己的性格及機緣巧合,本人主攻了吳昌碩的字畫……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文人畫的吳昌碩(有成就者),旁人是很難理解‘’畫氣不畫形‘’這一理念的。難道真的沒有形嗎?顯然不是的啦……

今天說一個只有嫡傳弟子才有機會學習掌握的關健技術~逆峰大沖筆!(很難掌握的技術,偽作過不了這一關)

這種逆峰大沖筆技術特別適合於當代藝術,視角衝擊力所必須具備的線條衝擊力度與強度!


呂永亮


任伯年的氣、齊白石的新、惲壽平的嬌、丁輔之的俏、徽宗的雅、八大山人的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