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國畫、書法的尺寸叫做斗方?三開?

藝空聯盟


古時候沒有米、釐米這樣的計量單位,人們習慣按整張紙摺疊的方式來稱呼作品的形式。



以4尺整張的宣紙為例,其尺寸是138釐米x69釐米,也即4尺×2尺,共8平尺。

橫向對摺後,形成兩個69釐米×69釐米的正方形,稱為斗方,計4平尺。鬥是古代容器,其口為方形。


縱向對摺後,形成兩個138釐米×34.5釐米的長方形,每條4平尺。這種長方形如果橫向寫字,稱為橫幅;如果縱向寫字,稱為條幅。

如果整張4尺宣紙的寬不變,沿著長的方向折成三折,形成三個69釐米x46釐米的長方形,稱為四尺三開。

平尺即平方尺,是書畫作品價格的計量單位,比如某人潤格為1萬元/平尺,一個鬥或一個條幅就是4萬元。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斗方,是國畫界的常用術語,中國書畫裝裱樣式之一。指一或二尺見方的書畫或詩幅頁,簡單來講一張正方形的畫幅就是斗方。

斗方尺幅較小,最常見的是69x69cm(2市尺見方)的尺幅,它的幅面大小就是4平尺。這種尺幅是用一張四尺整宣(2市尺寬、4市尺長)沿長度方向對開而成的。國畫中,一尺見方的小斗方,又稱為“小品”。民間年畫中,把這種尺寸和形式的作品也稱作“斗方”。

例如八大山人的這一幅畫眉和行書七絕,就是一對斗方的水墨紙本作品。

斗方之說歷來已久,《儒林外史》第八回:“ 蘧太守知道了,成事不說,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詩詞,寫斗方,同諸名士贈答。” 清代李漁《閒情偶寄·器玩·屏軸》中也有提到:“十年之前,凡作圍屏及書畫卷軸者,止有中條、斗方及橫批三式。”

三開這一說法則是同現在印刷紙張的標準一樣,指的是紙張尺寸和尺幅的大小的一種。

通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來了解一下中國傳統國畫、書法所用紙大小的名稱,及其現代衡量標準換算後的規格:

四尺整紙:69x138cm;

四尺斗方:69x69cm;

四尺半切:34x138cm;

五尺整紙:84x153cm;

六尺整紙:97x180cm;

八尺匹:124x248cm;

丈二匹:145x367cm;

丈六匹:193x504cm;

丈八匹:215x550cm;

尺八屏:53x234cm;


民國畫事


一、為什麼國畫、書法的形制如何劃分?斗方是什麼?

中國書法形制以形式、樣式和尺寸為標準分為三類十制:1、橫向幅式,包括長卷、冊頁和橫幅;2、縱向幅式,包括屏條、條幅、中堂和對聯;3、小型幅式,包括手札、斗方和扇面。這一體系在明代中期得以最終昇華完善,其中有些概念傳承和發展了裝裱術語和器皿造型等其他藝術語言轉換而來,如長卷概念延續了裝裱的術語;斗方、扇面概念並非延續裝裱術語而是延續了器物造型的形態和樣式。

二、橫向幅式

長卷書法作品的形制來源於歷代史事的檔案記錄與經典的書籍抄寫。最早的文字記錄形制是甲骨、青銅器、磚文、碑刻等形制,此類作品形制積澱了歷代的國家意識形態和文字的繁榮發。在東周時期,簡、帛等書寫材料的出現使中國文字記錄發生了質的飛越和變化,簡、帛書寫形制材料在東周得到廣泛的推廣和使用,直到晉代廢除,己有近千年歷史的發展,此時期正是長卷書法形制發展的鼎盛時期,同時也是長卷書法的源頭所在。

長卷書法作品樣式:長卷書寫高度一般為化8尺至1.2尺間。從歷代傳世的長卷作品來看很少有超過規定的尺度,在長度上長卷並沒有具體的規定,書畫長卷的欣賞一般是放置在案几上。

三、縱向幅式

縱向幅式的書法作品形制主要是裝飾所用。漢字縱向書寫的傳統淵源甚早,其在明代達到成熟。在商代時,縱向幅式的書法作品形式和樣式即確定為從上至下,從左至右的書寫規律,根本原因是縱向幅式的書寫傳統形式致使單條幅形制的書法作品的形成和產生。縱向幅式的作品形制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有所體現。

條幅書法作品從裝裱形式角度而言屬於掛軸作品,是縱向幅式書法形制中最常見的樣式。從形式和樣式的角度分析,屏條形制和對聯形制的書法作品均屬於條幅形制的組合形式。中堂書法形制源於唐宋時期,從單幅尺度角度來看符合中堂書法形制的樣式,最早出現於唐代的屏風。形制上,中堂形制和條幅形制的書法作品存在著縱橫比例關係的區別。屏條形制與中堂形制的書法作品均來源於屏風形制。

四、斗方

斗方,從書畫形式來看,是指一尺或二尺見方的作品形制;從“斗方”的詞源來看,是古代量器“鬥”的樣態和尺度,同時也是斗方尺度的重要來源。從“斗方”性質看,屬於形制術語,而非裝裱術語,斗方的裝裱形制豐富多彩,其多以屏、軸、冊等裝禱形式。斗方形制的雛形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帛書,在宋代時期,斗方形制首先出現在繪畫當中,即而進入廣泛的實踐階段,在實踐中形成了書畫對幅的斗方樣式。歷代文獻中對手札有詳細的記載,

如清代李漁的《閒情偶寄·器玩·屏軸》有記:“十年之前,凡作圍及書畫卷軸者,止有中條、斗方及橫批三式。”

從歷朝歷代所流傳的斗方書畫作品來看,其尺度-般為23—625px之間。斗方形制作品在不同的歷史朝代體現出的使用功能有異。如在宋代書畫對幅斗方,主要書寫詩文為主;而在明清兩代文人、閨閣中使用的斗方形制所書寫的主要內容為詩文,而民俗中的斗方多為吉祥字或格言警句。


喵說:用易懂的話語解讀書畫故事,詮釋藝術風采;

關注“藝術喵說”,帶你瞭解真正的藝術世界。


藝術喵說


誰提的這個問題?我看基本外行,至少不全面。中國畫、書法是幅式而不是尺寸叫“斗方、三開”。

為什麼是幅式而不是尺寸?因為,中國書畫用紙基本是固定的,整張紙的叫法也是固定的。例如,三尺、四尺、六尺,八尺,丈二匹等。


由於中國書畫整幅用紙,從明代開始,傳統上是固定的立軸制式,所以造紙的比例也固定設計為一比二。這樣,對開二方的紙就叫斗方,長條的就叫條幅惑對聯。

不過。整張紙的作品是豎式的叫立軸,橫式的叫橫批。

此外,還有一些特形的書畫幅式,圓的叫圓光,扇形的叫扇面。

窄長橫用的作品,叫手卷。

現在,中國畫的尺幅叫法,成為學習西方的那種方法了,用多少釐米乘多少釐米,出版物,拍賣行都是用釐米表示,真是一點中國的味兒都沒了。

正確的中國書畫尺幅叫法,應該是把開幅,帶上整紙尺幅就明明確確了。比如:四尺斗方,六尺對聯等等。

只有書畫作品裝裱師才需要釐米毫米這樣的尺寸,因為他們的裝裱工藝需要精確的計算和裁剪。


千千千里馬


書畫宣紙的斗方有兩個解釋,一個斗方為什麼叫斗方,舊朝代稱糧食的工具是木鬥,斗的上口尺寸為一尺,過去的一尺是十六寸,斗方大概來源於此,過去一尺見方是斗方,現在的斗方是二尺乘四尺的一半,如劉大為先生總愛畫68X68釐米作品的大斗方。三開是指二尺乘四尺長的宣紙,折成三張,尺寸是68x45釐米左右,習慣的叫三開,這和新聞紙的幾開幾開完全不一樣。


長江39563631


之所以存在這種稱謂,是由宣紙自身的尺寸決定的!(當然,宣紙本身的尺寸,則是由長期的書法、繪畫的實際需要所決定!)一般來說,常用宣紙的尺寸有三尺、四尺、六尺等不同尺幅。這些宣紙都有統一、固定的尺寸!宣紙尺寸的長、寬比例都是2:1。按照社會上普遍流行的使用習慣,主要有三開、斗方、條幅等不同形式。三開,是宣紙寬度不變,把長度裁成三等份。斗方,是宣紙寬度不變,把長度裁成兩等份(正好是個正方形,故稱斗方)。條幅,是指宣紙長度不變,把寬度一分為二。橫用,稱作“橫幅”。豎用,稱作“豎幅”或“豎條”。同時用兩幅豎寫楹聯,就是我們常說的“對聯”或“對子”。下面我寫的



這幅字,就是“四尺三開”。


國承明


這是根據宣紙的尺寸來的,宣紙有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多個規格,這是指紙的長度,最常用的是四尺和六尺兩種,紙的長寬比是2:1,所以紙對摺裁開就是兩個正方形,過去的斗的形狀就是正方形,因此叫斗方。如果把紙三等分裁開,就叫開三。其實宣紙也有一些特殊尺寸,但廠家生產的很少,一般是按照客戶要求定製的,市場上最多的就是四尺和六尺兩種。


慣性導航88761176


這個問題要從宣紙的製作和平尺概念上講,首選,古代宣紙的製作全是手工,手工製作就會有限制尺寸,所以古人在宣紙製作上就設定好了尺寸,一直沿用到現在,其次,平尺概念,古代書畫作畫大都是按照平尺賣畫,斗方就是四個平尺,四尺整紙就是八個平尺,在計算上比較好記


私享藝術


其實說白了,古代的時候沒有釐米,現在的計量單位是後來傳入國內的.斗方,三開都是咱本土,宣紙製作,繪畫所用此作為計算表述都已經成了習慣了,因此專業人士就不用釐米等表述


書畫傳承藝術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