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生宣紙上畫蟲草如何不洇墨?

土阿姨


宣紙大致分為熟宣、生宣和半生宣三種。生宣是宣紙的一種,按生熟程度不同又分為八分熟、六分熟不等,其特點是吸水力強,用淡墨水寫時,墨水容易滲入,化開,用濃墨水寫則相對容易。用墨汁在生宣上作畫不可能不洇,故創作書畫時,需要掌握好墨的濃淡程度,方可得心應手。

在生宣上作畫要減少洇溼,避免糊畫的現象,可以採取三個措施:

一,根據畫面渲染的要求,選擇不同程度的生宣,一般畫雨霧效果的風景畫可以選擇四五分熟的宣紙,畫山水需要適當洇溼,可選擇六分熟的,本題所說畫蟲草需要工筆畫效果,建議使用八分熟以上的宣紙。

二,控制好墨的含水量,墨越幹越不易洇溼。

三,控制好筆墨著紙的力度和運筆速度,也能有效控制洇溼程度。



怯怯嘶語


我認為,任何一門藝術都必須包含有技術成份,否則再美也只是自然物,談不上藝術,比如朝霞,再絢麗也只是一種天象,不是藝術,但你用相機拍下來,用筆墨畫下來,加入了人的技術成分,就有可能成為藝術!烹飪高手能使自己的菜品成為藝術品,比如解決眾口難調的問題,必須有自已的技術!瞭解自已要加工的食材,知道調料的功用,能很好的把控火侯,知道用餐者口味等等。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藝術是相通的,畫畫,也跟做飯差不多!比如,用生宣不洇,就跟如何讓辣椒菜不辣差不多。如果大家都想吃辣菜,那就要用辣椒了!但有一個小朋友在其中,就需要在一盤菜中有辣有不辣,那麼在選材和製作工藝上,處理好了也行!

我們用生宣,自然想用的就是它的洇墨性質,但在局部需畫一個工筆蟲豸,比如一隻蟈蟈,一隻蟬,不想讓翅膀上的脈絡洇散,不想讓細小的足端模糊,那就不能讓墨洇開,其實就是一個食材加工問題:瞭解食材性質,把控好火候!這就是技術,需要反覆練習實踐!讓生宣不洇墨,要了解生宣熟宣性質,瞭解墨的性質,精熟運筆,也可以做到。

首先,知道洇墨原因。無非是生宣纖維多孔隙,墨含水比例大,毛筆沾蘸墨多,行筆慢唄!用鉛筆洇墨嗎?肯定不啊,就沒水,怎麼洇?用毛筆,可以用焦墨!為什麼草書在生宣上寫字,飽蘸濃墨還會有飛白,行筆快唄!為什麼用熟宣不易洇墨?因為抄紙時加入了膠礬水,其中的碳酸鈣、明礬等材料填充了紙纖維的孔隙,阻止了物理的毛細現象發生!填充填酸鈣可使紙熟化,填充碳粉可以嗎?當然也可以,只是讓白紙變黑了!填充礬水可以,填充膠水可以嗎?當然也可以,只不過膠水乾後收縮力很大,容易使紙皺縮!墨汁是什麼?除了防腐劑和香料,主要是碳粉和膠水!所以塗過墨汁的宣紙會皺!但塗過墨汁之後的宣紙,就已經熟化過了,很接近熟宣,這個性質要知道,比如,畫蟬的身體,要畫出骨肉融合生長的效果,用熟宣是不可以的,要用生宣!幹後畫翅膀,身體部分己經是熟紙了,若嫌熟得不夠,可溶入適量明礬。至於空白處要有局部熟宣的效果,塗或噴少許明礬水即可!若要快乾,可加酒精,若要很熟,可加松香,若要有底色,可加顏料!


郭保莊之古今齋


本人主要通過控制筆上的水分和繪畫速度來達到不洇的效果


老石陳鋼


有的生宣質量不好,紙比較糟。買紙的時候最好用舌頭尖舔一下紙,看紙洇水是否均勻,是否能控制洇水程度。建議選擇“紅星淨皮”,可以較好解決問題。

還可以從用筆上控制,畫小面積的時候,可以換成小筆,蘸墨色的時候,有意識的控制一下筆肚的水份,水份適中的畫,即可以拉的開筆,又不會太洇。


用戶長樂


可以在畫蟲草的地方加礬,幹後再畫即可不洇


山凹凹


齊白石栩栩如生的蜻蜓,蟈蟈,蝴蝶,螞蚱,蟬,都是在生宣上畫的,主要是控制水的含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