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冷軍畫桃,毛茸茸的手感都畫出來,為何輸給齊白石畫的假桃子?

侯崇飛


看到這個問題,居士我想起了我國古代哲學典籍《列子》中的一個小故事:宋國有個人用玉石給國君雕刻樹葉,花了三年才刻完一片葉子,惟妙惟肖,能以假亂真。宋國國君因此非常喜歡他,給了他很高的薪水。列子聽說了這件事,說:“如果造物者用三年才能創造一片葉子,那自然界的樹葉也太稀少了。”

冷軍把桃子畫得極為寫實,不得不承認他的技藝很厲害,畫出來的畫凝聚著他的心血與汗水,全都是精品,在市場上也賣出了很好的價錢。不過為什麼冷軍畫的栩栩如生的桃子,為什麼輸給齊白石畫的看似粗糙的桃子呢?

其實,這裡面的道理與開頭那個故事是一樣的。冷軍畫得再好,也不過是對自然界真實桃子的模仿而已。如果拋開背後的技藝,冷軍的桃子與真實的桃子在審美上並沒有太大差別。那麼,你面對真實的桃子時,能從中欣賞多少美感呢?喜歡冷軍油畫的人,大多是在讚歎他以假亂真的精妙技藝。

齊白石呢?雖然畫的不像,看上去只是隨意塗抹了幾筆,雖然並不形似,但頗為神似,比如桃子尖嘴的地方那一抹深紅,看得人垂涎欲滴,感覺這個桃子一定很甜。齊白石的畫在似與不似之間,充滿了趣味。

不知大家有沒有考慮過一個問題:為什麼西方古代的繪畫大師畫出來的作品都非常寫實,而近現代的畫家們越來越“胡鬧”了?其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古代繪畫有著很現實的作用,那就是紀錄真實的形象。比如,貴族想在家裡掛上自己或先祖的畫像,就必須請畫家來畫肖像。但是,等到相機發明後,畫家們發現自己競爭不過攝影師了。畢竟畫家辛辛苦苦畫幾天甚至幾個月,也比不過攝影師按一按快門準確。所以很多畫家開始另闢蹊徑,用獨特的方式來表達自己,而不是客觀的表現繪畫對象。

而中國古代就有寫意畫,畫家用筆不苛求工細,忽略藝術形象的外在逼真性,注重神態的表現和抒發作者內心的情感,強調其內在精神實質表現。而齊白石正是近現代寫意畫的大師,他畫的桃子雖不形似,卻極神似,因此勝過了冷軍的形似。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


冷軍是吾國當代超現實主義畫家,以描繪逼真聞名,在畫壇獨闢蹊徑,比如他畫桃子,把桃子毛茸茸的表皮纖毫畢露的描繪出來,給人一種觸手可摸的感覺。

以高度還原繪畫表現對象的現實主義畫家的作品,常常被人驚歎“像真的一樣”或“像照相機拍出來似得”。

發出這種驚歎的,往往是一般的吃瓜群眾,即缺乏藝術欣賞能力的平常觀眾,他們評論一件繪畫作品,通常以“像不像”作為標準。

大詩人蘇東坡有詩曾言“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就是說那些以畫得像不像來評論繪畫作品的人,他們的見識與三歲小孩差不多。

因為藝術品,絕不僅僅是“像不像”,更重要的是作品蘊含的意境,有沒有弦外之音,能不能引人思考等所謂“功夫在詩外”的因素。

齊白石是吾國近現代著名寫意畫家,擅長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畫,常常寥寥數筆,或雄渾滋潤,或色彩濃豔快,繪畫對象簡練,意境妙趣橫生。

雖然寫意畫和超現實主義畫都是一種畫壇流派,本身並沒有高低之別,雅俗之分,但給觀眾帶來的審美體驗是不同的,前者講究意境,後者追求真實,前者使人遐想,後者讓人驚歎。

要說齊白石畫的“假桃子”,在當今市場上勝過冷軍畫的“真桃子”,從賣出的價錢看,無疑是齊白石勝人一籌。

但僅此以為齊白石的“假桃子”達到了繪畫藝術的至高境界似可商榷。

我們知道,決定一件畫作的賣價,絕非單單是藝術水平,還和作者的名氣,作品的年代以及作品的存量等因素有關。

齊白石已經仙逝60餘年,不可能再有新作品問世,存世畫作只會越來越少,物以稀為貴是收藏家的鐵律。

而冷軍是健在的畫家,還可以細水長流,自然他的“真桃子”,就比不得齊白石的“假桃子”的價格了。


白話石說


藝術家的作品價值有很多因素影響

首先必須要承認的是,冷軍大神在當代的繪畫界,名氣響噹噹。而且其畫作多纖毫畢現,活靈活現。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誠如題主所說,冷軍畫桃,毛茸茸的手感都畫出來了,為何輸給齊白石畫的假桃子?

這裡所謂的輸,想必不是指繪畫功力的高低,而是指藝術在收藏價值,市場價值的高低!

在收藏品藝術市場上有個潛規則,不成文的規定:已故大家的作品價值高於當代的大家作品。

為何呢?原因很簡單,已故大家的作品,總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有限而稀缺。而當代的,哪怕名氣再響,畢竟還有生產力!所以不確定藝術品的總量,如果你用1000w拍下了一幅作品,轉頭大畫家又出了5幅,那就很尷尬了。

所以從藝術收藏品的價格來說,齊白石的假桃子,價值更高是肯定的!

在這裡,我們討論冷軍的桃和齊白石的桃,孰高孰低,沒有意義,不在同一個畫畫的領域,你就好像比較民謠和流行樂誰更好聽一樣,各有所愛罷了!

我是“CDDG國色室內設計”喜歡可以關注哦!

CDDG國色室內設計


這個畫得不錯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43520000101b5285c02e\

湘F在深圳


我們可以這樣來看,實際上這也和多方面因素有關。

冷軍的桃真不真,特別真,包括各種細節在內,看上去就跟你吃的桃子一個樣,幾乎能以假亂真了。而齊白石的桃子則不然,你能看出是個桃子,但跟實際的桃子還是不一樣的。

但價格之所以有巨大差別,一方面在於畫家名氣,這個應該沒有什麼質疑,畢竟,一個畫家,名氣越大,一般其畫越值錢。

另一方面,則可能是中國傳統審美了。中國國畫裡,很多都講究寫意,要有意境,往往一幅畫看上去是神似而不是形似,這包括山水畫、花鳥畫等等在內,很多都是如此,意境到了,以少代多,以小見大,以意境而演化出萬千感悟,這也是國畫的一大魅力。

當然,還有其他各方面市場因素等等,不過畢竟每個人興趣不一,每個人心目中的高價值可能都有所不同。


河青文化


冷軍的油畫是超寫實的逼真。他的桃子最低28萬,最高140萬的拍賣價。冷軍的畫充分發揮了油畫的原料精細和繪畫精細的特點,所以,就連歷史上畫家從來沒有描寫過的桃茸,也畫出來了。所以,感覺逼真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

而齊白石的桃子呢?可以說,連基本“真實”都沒有,比如說,齊白石畫的桃子,用的主色是冷色的紅,中國畫顏料叫“胭脂”,桃子也有這種顏色,但是像齊白石畫的那樣紅,而且還變了形狀,這是一般人看不懂的地方。

但是拍賣價,起步價,就是500萬。

那麼,什麼叫冷軍輸給了齊白石?是冷軍的桃子,沒有齊白石的價格高嗎?

這看起來是一個繪畫問題,也是一個商業問題,實際是一個文化問題。

齊白石的繪畫是中國傳統大寫意二百年以來的一位巨匠,他非常喜歡畫桃子,因為桃子有美好的寓意,是長壽幸福的象徵,而且,齊白石畫的桃子,非常誇張,給人的感覺,在物象以外,充滿了理想美的境界。

從藝術的角度來分析,他們之間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冷軍是寫實派的高手,而齊老是寫意,概念與文化審美的取向就不同了,怎麼能放在一起比較呢!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讓齊老來玩油畫,他肯定是比不過冷軍的。他的繪畫一般都是抱著一種匠人的認真與極致去完成的,比如藉助尺子量好距離與光線的運用,用放大鏡來做油畫的細節處理等等。

他筆下的桃子達到了完全的級別,可以說是把光學與油畫的技法運用到了高等級。但大家看到的只是一個具象派的靜物表達,拍出140萬是站在靜物角度對他繪畫水平的肯定。而從感官上來講,這其實是與國畫相沖突的,不夠含蓄,讓人一覽無餘就不符合中國審美。

反倒是齊白石畫的假桃子不一樣,簡潔的筆墨再加上大寫意的繪畫風格,在似和不似之間來玩一種大家喜歡的含蓄,這種繪畫之中包含著太多的處世哲學,這一點其實是很多國畫大師所欣賞的。

一個是追求著極致的匠人寫實精神,他的作品是藝術的表達是當代繪畫的發展方向,一個是在講國畫精神!從作品上來講,冷軍的油畫是真桃子的藝術表達,而齊老的油畫是假桃子的藝術表達,是二種不同的審美感受!

況且一個青年畫家與一個世紀大師相比,價格肯定不如齊白石。

最後,冷軍雖然以超寫實主義,成為國內著名畫家,而且,也是一位很有實力的畫家。他在國內開創超寫實主義,非常有成就。但是,超寫實主義的繪畫創造方法,目前也有一些爭議。所以,市場價格肯定會與齊白石差距很大。


劉明亮


首先評價一幅畫的價值並不是以畫得像與不像來評判的。


1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

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豔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寫意國畫

2.

冷軍,油畫家,中國當代超寫實主義油畫的領軍人物。

他的作品畫面絲毫畢現,形象精緻入微。同時,由於對當代題材與內容的切入,可以給觀者精神上也形成全面的張力,心靈受到震顫。

3

兩種不同風格不同時代的畫作,個人認為沒有必要拿來對比,他們要表達的意思也不是不同的。個人不專業的感受——齊白石的桃子趣味性強,也非常生動。冷軍的桃子就比較安靜,讓人看著就是可以平靜下來慢慢欣賞。


紅茶石


現在的繪畫行業,老實講,對人們來說就像是一種回憶,因為我們一提畫家就會想到倫勃朗、凡高、畢加索,一提到畫作也會想到《日出印象》等過去的作品,彷彿現在只有學習畫畫的人,他們不過是在重複前人的工作。而藝術拍賣行也是不斷轉手前人的作品,雖然看起來熱鬧,但也讓人覺得無趣!

作為一個輝煌早已不在的行業,面對門庭冷落的現狀,我相信那些心中抱著繪畫夢想的年青學子,心中既充滿了渴望又覺得很失落,自己畢竟從事的是一個沒有前途的行業,要是自己身為貴族後裔,那還好說,作為一個有閒階級,人生不過就是一個打發時間的旅程,對自己來講;可是對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來講,從事繪畫行業就等同於戰時扛槍上戰場,凶多吉少!在一個沒有大師照耀的時代,真像是自己踽踽獨行於黑暗之中!

而在中國那就更跌份了,繪畫行業從來就沒有迎來過輝煌,從古至今,畫師不過是一個邊緣職業,人們從來沒有把繪畫,文學等量齊觀,畫師的地位甚至連演戲的都不如,繪畫也從來沒有發展到可以和其他藝術門類平分秋色的水平!雖然到了現代,產生了齊百石,張大千,徐悲鴻等著名畫家,但真正的藝術巨人在中國繪畫史上沒有出現過,沒有真正絕世的藝術珍品,可以震動人的心靈!雖然中國的繪畫藝術在世界繪畫史上獨樹一幟,非常地具有特色!

冷軍是近年來中國畫壇出現的一位領軍人物,被譽為中國超寫實主義的領軍人物,因為他的畫作極為逼真的特點。按理說,寫實風格已經是被現代畫壇普遍摒棄的一種繪畫理念,人們普遍重視寫意,要抒發人的情感與困惑,寫不寫實那都是其次。冷軍堅實自己的喜好,把寫實推向了新的高度,並且取得了成功,這在當代藝術領域是一件非常反常的事情。因為拍攝這個世界對人類來說早已不是什麼難事,人們認為畫家根本就是多此一舉,狗拿耗子多管閒事!

至於冷軍的桃子為什麼賣不過齊白石的桃子,冷軍後起之秀,在名氣上當然比不過齊白石。在一個物質匱乏的年代,齊白石的桃子的確給人非常濃重的富貴氣息和節日氣氛。可是現在那種感覺已經蕩然無存,這人甚至覺得有幾分無聊。很多時候那些成名的人物,賣的只是一種名氣!





騎驢去高考


因冷軍還活著,作品會越來越多,說不定哪天又畫了幅更好的桃子、梨子、蘋果,也有可能是橘子。

齊白石活著的時候,作品也不是天價。現在動輒幾千萬、幾億,都是後人炒作的,物以稀為貴。



牛蟲特服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油畫能否與國畫放在同一桌面上相比較?當代畫家能否與前一輩藝術家相提並論?答案很顯然:比可以,但是好笑!在專業人士看來,這也太無聊了點兒:不同類型的繪畫、不同題材的畫,怎可比?

其實人活著,糊塗點找點窮開心,就是一門藝術,倘若太過於認真,凡事都要辨個一二三四五,那隻能說你活得太沒藝術性了,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人才合群,大家樂一樂有何不可?

不專業的人有不專業的樂法,要求每個人都是專家,顯然不現實,你就讓咱窮開心一回,行不?讓咱們拿冷軍的油畫和齊白石的國畫PK一番不會動搖藝術的高尚,咱們開心,你就看看笑話,不挺好的麼?

桃,其果味美,其枝辟邪,因此成為傳統繪畫中的常客。但在油畫家的眼中,它就一靜物而已,色澤鮮豔表皮有細毛,非常適合練筆,因此也常被寫入油畫當中。

齊白石,一個傳統的畫家,一生畫桃之數難以估算,其畫桃之作流傳至今,最貴的一幅已逾4千萬之巨。冷軍,當今油畫界之王者,以桃為寫生對象之作不是太多,但基於其顯赫聲名,最貴的一幅畫桃之作也達140萬之高,但仍是遠遠不如齊白石動輒幾千萬的畫桃之作。

齊白石一生畫桃之作眾多,但有個鐵打不變的特徵,他畫的桃一定是與“吉”“壽”相關,所以很多時候,國畫並不單單是傳統藝術的一種視覺表達,也同時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暗示和“迷信”。

畫畫這玩意,其實國畫也好油方也好,都不僅僅是以視覺的方式把生活藝術化,還都可以通過繪畫藝術表達思想,只不過中國畫趨向於滿足普通人內心的趨吉意識,而油畫不會過多地去刻意討好觀眾,很多時候,油畫甚至會通過對現實中醜與惡的客觀描繪,來引發觀眾的反思和重視。

但在我們這個極為重視傳統的國度,人們的潛意識中都更願迷信那虛的“吉”“福”庇佑,直白的油畫顯然不如討喜的國畫那樣吃香。所以冷軍畫桃,畫得再真再細膩再誘人,也不如齊白石畫桃子突出的那一個“壽”字,當然,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油畫大師,冷軍仍然是與齊白石直接有著十萬八千里之遙的距離,這種距離,可能並不是在藝術上的實際差距,如同油畫與國畫的區別一樣,根本沒在一條道上。也許這就是冷軍輸給齊白石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