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肚子有氣放不出來,肚脹怎麼辦?快改變這4個習慣,10招防脹氣

經常坐在辦公的上班族,很容易出現脹氣,緩解的方式就是要經常起身活動,讓體內的氣體發散出去,把交感與副交感做好調節,腸胃蠕動才會變好。

脹氣是一般人最常見的症狀,大部分的氣體是從外而來,可能在說話、吃東西、喝飲料時進入體內。如果狼吞虎嚥、邊吃東西邊說話,這時吃進的空氣可能比食物還多,另一方面,則可能是因為食物在體內異常發酵所產生的額外氣體。

肚子有氣放不出來,肚脹怎麼辦?快改變這4個習慣,10招防脹氣

發生脹氣的原因

脹氣發生的原因相當複雜,是綜合了神經生理、社會心理及飲食等各方面條件所造成的。正常情況下人體腸胃道內的氣體體積應小於200毫升,但是受到空氣的吞嚥、消化運作以及血液擴散等作用,腸胃道的氣體濃度和氣體量可能會增加,而形成胃腸脹氣。

空氣吞嚥:嘴巴進行開闔動作,例如張口吃飯、說話、大笑、喝水等,都會不自覺地吞入一些空氣,這些空氣以氮氣和氧氣為主,大部分會通過噯氣排出體外,但少部分會進入腸胃道。

消化作用:食物進入腸胃道後被細菌消化分解後會產生氣體,以二氧化硫、甲烷、氧氣為主。

血液擴散:氣體從血管擴散到腸腔。

飲食習慣不好:吃東西狼吞虎嚥、喜歡一邊吃飯一邊說話的人,容易在用餐時也吞下空氣,若吃飽飯後又坐著不動,就容易使得空氣囤積於腹部,就會引起脹氣。

肚子有氣放不出來,肚脹怎麼辦?快改變這4個習慣,10招防脹氣

食用容易產氣的食物:包括韭菜、洋蔥、豆類、香蕉、牛奶、麵包等,在經過大腸細菌消化分解後,也會產生較多的氣體。

生活工作壓力大:心理壓力會影響生理反應,壓力過大將使得人處於緊張狀態,導致心跳加速、血壓上升、肌肉緊繃,甚至會造成腸胃道的蠕動減緩,因此產生腹脹、脹氣症狀。

排便不順:膳食纖維、水分等營養攝取不足,容易造成便秘,而讓體內壞菌持續分解食物渣,併產生氣體於腸胃道。

鼻過敏、鼻炎:當鼻塞、呼吸道不暢通時,鼻過敏或鼻炎患者會不自覺用嘴巴呼吸,連帶將空氣吸入腸胃道,致生脹氣。

腸胃道疾病:像是大腸激躁症、消化性潰瘍、胃炎、腸阻塞等,都可能引起脹氣。

肚子有氣放不出來,肚脹怎麼辦?快改變這4個習慣,10招防脹氣

患其他疾病:例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疾病,也可能是脹氣的原因。

那麼如果有了脹氣,改如何緩解呢?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先進行改善:

1、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某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或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汽水、啤酒、玉米、地瓜、芋頭、香蕉、洋蔥、捲心菜、麵包、甜食及柑橘類水果、油炸類食物,甚至牛奶、酸奶等,都容易造成脹氣。但哪些食物、吃多少會導致脹氣,卻是因人而異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記錄每天吃進的東西與數量,留意腹脹情形,再從中找出疑似會讓自己脹氣的食物,避免食用。

2、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不要在匆忙之中吃喝東西,更要避免邊吃東西、邊說話,尤其要改掉狼吞虎嚥的飲食壞習慣,這些都會產氣而導致腹脹;甚至愛嚼口香糖的人,也要少嚼一些,同時更要少用吸管喝飲料。

3、儘量避免不良情緒

焦躁、憂慮、鬱悶等情緒反應,會讓消化功能減弱,刺激胃部造成更多的氣體,使得腹脹加劇。因此,適時懂得放鬆情緒、保持心情愉快,迅速排解壓力等,也都是預防脹氣的好方法。

肚子有氣放不出來,肚脹怎麼辦?快改變這4個習慣,10招防脹氣

4、保持適量的運動

運動不但能促進腸胃蠕動,也有助於消化,能讓體內氣體順利排出,又能鍛練身體、舒緩壓力與情緒,的確是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方式。

預防脹氣10招

其實脹氣是可以預防的,對於經常出現脹氣的人,可通過以下方式,避免脹氣的煩惱:

1、吃東西時細嚼慢嚥,不要邊吃飯邊說話。

2、不要張大嘴巴咬食,應閉口咀嚼食物,以免吞進過多的空氣。

3、減少吃口香糖的頻率。

肚子有氣放不出來,肚脹怎麼辦?快改變這4個習慣,10招防脹氣

4、有氣的碳酸飲料,如汽水、可樂、啤酒等應減少飲用。

5、避免高油脂、高糖分飲食;增加水分、膳食纖維等營養攝取,促進腸胃蠕動。

6、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7、適度運動可減少脹氣發生幾率。

8、保持心情愉快,適度舒緩壓力。

9、食用助消脹氣的食物,例如陳皮、山楂、酵素、益生菌等,如果是處方類藥需醫師評估後再食用,不宜自行服用。

肚子有氣放不出來,肚脹怎麼辦?快改變這4個習慣,10招防脹氣

10、容易脹氣的人應減少某些食物攝取,包括洋蔥、蔥、蒜、咖啡;豆類、牛奶、酸奶、地瓜、芋頭;糯米、韭菜、油炸物、肥肉等;櫻桃、葡萄、蘋果等;冰飲、瓜果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