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浙江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因为一座山而得名

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浙江省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在悠久的历史下,其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截至2018年,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市,杭州、宁波为副省级市。其中,就缙云县来说,人口超30万,隶属于丽水市。在历史上,缙云县于唐朝时期建县,因为一座山而得名,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浙江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因为一座山而得名

首先,缙云县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在地理位置上,缙云县东临仙居县,东南靠永嘉县,南连青田县,西接丽水市,西北界武义县,东北依磐安县,北与永康市毗邻。东西宽54.6公里,南北长59.9公里,县界全长304.4公里。总面积1503.52公里。缙云县的县城五云镇,北距杭州175公里(公路262公里)。就缙云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越国的疆域。到了战国时期,楚国消灭越国,今浙江省缙云县一带成为楚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丽水市缙云县一带属会稽郡。会稽郡,郡治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城区),辖春秋时长江以南的吴国、越国故地。

浙江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因为一座山而得名

西汉时期,今缙云县一带为会稽郡地,分属乌伤县。东汉时期,该地区属章安县。汉末建安四年(199年),江东孙氏分章安县南乡设立松阳县,缙云地分属乌伤和松阳两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缙云县一带成为东吴的疆域。公元245年,东吴分乌伤县南境上浦乡设立永康县,今缙云北部为永康县一部分。吴太平二年(257年),分会稽郡东部设立临海郡,松阳属之:吴宝鼎元年(266年),又分会稽郡西部设立东阳郡,永康县属之。在此基础上,该地区分属临海郡之松阳县和东阳郡之永康县。

浙江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因为一座山而得名

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分林海郡东部设立永嘉郡,松阳县属之。魏晋南北朝时期,今缙云县一带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分松阳县东部设立括苍县,废永嘉郡设立处州。公元591年,隋朝又改处州为括州。隋炀帝杨广这位皇帝在位时,改婺州为东阳郡,括州为永嘉郡,该地区北部仍属东阳郡永康县,南部属永嘉郡括苍县。公元696年,唐朝分括州括苍县东北界及婺州永康县南界设立缙云县,因境内缙云山而名,属括州。缙云山即仙都山,古称缙云山,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境内。

浙江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因为一座山而得名

最后,由此,就缙云县这一建制,始于唐朝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唐大历十四年(779年)因避德宗讳(名适,音 kuò),改括州为处州,缙云县属之。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处州为处州路,缙云县属之。明朝和清朝时期,缙云县属处州府。到了1914年,缙云县属瓯海道。1928年,缙云县直属于浙江省。1968年11月,缙云县属丽水地区。2000年7月,撤销丽水地区,设立地级丽水市,缙云县属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缙云县总面积达1503.52 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36.5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