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為了爭家裡的5套回遷房,兒媳跟我吵了一晚上······

為了爭家裡的5套回遷房,兒媳跟我吵了一晚上······

1

前段時間,我在百忙之中回了趟孃家。車子剛開到村口時,看到了親戚家的王伯孃正和我媽聊得水深火熱當中。

我把車子停好後,邁步走向她們的身旁,想聽聽她們正在聊些什麼。

王伯孃見到我的到來,微微的衝我笑了一下,然後繼續興致勃勃的跟我媽說:“弟妹,你知道嗎?你同學周清昨天晚上跟她的媳婦吵起來了。我家跟她家隔著一條小巷子,都能聽到她們吵架的聲音。你猜她們婆媳之間,因為什麼事情而吵起來?”

我媽一慣看不過她的老同學周清命好,年輕的時候能嫁個各方面條件都比她好的老公。到了她兒子這代,還能娶上個漂亮能幹的媳婦。認識她兒子的人都知道,她的兒子只是個不務正業的小混混,能娶到老婆算是祖先保佑了。

王伯孃這次的大爆料,我媽正當越聽越有勁意:“快點說說,她們婆媳倆是因為什麼事情吵得這麼厲害呀?”

王伯孃一邊捂著嘴一邊壓低聲跟我媽說:“還不是為了那幾套回遷房。你也知道周清的女兒,前些年嫁給了一個外省的窮小子,當年結婚的時候,根本就沒條件在我們這裡買房安家,所以婚後只好一家幾口人都住在周清的家裡。

為了爭家裡的5套回遷房,兒媳跟我吵了一晚上······

剛開始,哥哥沒結婚那還好,妹妹一家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只要爹媽不嫌棄你,沒人敢多提意見。

可是過了三年,哥哥也結婚了,一屋子瞬間又多了幾口人。平日裡雖住同一幢樓,但吃喝都在一塊,難免低頭不見,抬頭見,隨著時間的流逝,姑嫂間的矛盾就會越來越多了。更何況,自從媳婦進門後打心裡認為,小姑子是嫁出去的,不應該住在孃家,沒條件買房也不影響到在外面租房呀!

後來,周清的女兒不想爸媽為難,只好一家人搬出去住。眼看著現在的幾套房子也準備回遷了,周清打算將五套回遷房中的一套九十多平的房子贈送給女兒,畢竟女兒生了兩個兒子,養育孩子的成本也高,一年到頭夫妻倆靠著幾千塊錢的工資也存不了多少錢。

靠工資買房,那是幾年內都不太可能實現的事情,總不能讓女兒一輩子在外面租房吧!所以周清才跟兒子、兒媳婦說明了這個問題,剩下的四套房子等自己百年後全留給兒子夫妻倆,這樣做也算是比較公平。

當時在場的兒子也表示沒問題,畢竟自己經濟條件比妹妹要好,幫助一下妹妹也是應該的,而且大家都是爸媽的孩子。

為了爭家裡的5套回遷房,兒媳跟我吵了一晚上······

但周清的兒媳婦聽到婆婆的分法,立馬跳出來表示不同意:嫁出去的女兒哪有回孃家分房子的說法呀,說出去不怕笑掉別人的牙齒嗎?家裡的房子就應該留給兒子,畢竟等你老的時候,給你養老送終的還是兒子,不是女兒。

周清對於兒媳婦的說法真的是哭笑不得。一方面,她認為女兒雖然嫁出去了,但嫁的夫家條件不好。作為媽媽,她不忍心女兒出嫁這麼多年了,至今還沒有一個固定的居住場所,所以才會開口給她一套房子。

另一方面,她認為媳婦賺錢能力強、收入也高,在當地也開了兩家美容院。對於房子的分配問題,她應該沒多大的意見,本身媳婦名下還有一套位置不錯的商品房,誰知道原來她是這麼在乎家裡房子的分配問題。

結果,兩人鬧到最後,媳婦還揚言,如果婆婆要將房子分給了小姑子,她馬上就跟她兒子離婚,並讓他兒子淨身出戶。同時兩個孫子也會帶走,永遠不會讓她見到。

怎麼也沒想到,因為一套房子的問題弄成現在這個結局。”王伯孃一邊說一邊替周清感到不值,娶個有錢的兒媳婦又能怎樣,還不是一樣不知足......

三毛說:世上的喜劇不需要金錢就能產生,但世上的悲劇大多和金錢脫不了關係。

深以為然。

為了爭家裡的5套回遷房,兒媳跟我吵了一晚上······

2

我媽似乎開始有點同情她的同學周清,意味深長地說:“那就是周清兒媳婦的不對了,明明自己名下也有房子,婆家也承諾等百年後將自己的房子全給他們,現在真有必要跟小姑子爭個啥嗎?”

等我媽說完,我忍不住對她說:“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這當中肯定是不分有錢人和窮人的。”

還記得北野武曾說過的一句話:“人這種東西啊,不管外表修飾得多麼光鮮亮麗,剝掉一層皮後就只剩下了一堆慾望。”

從我媽和王伯孃的對話中,我看到了周清兒媳婦當初下嫁到婆家,心理上產生的不甘心和隱藏在人性中的自私。按理說,以周清兒媳婦的工作能力和經濟條件,真的缺那一套房子嗎?恰恰相反,她的兒媳婦總認為當年他們的兒子能娶到她,那是他們家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是他們家一直以來高攀了她。

像周清的兒子,沒結婚前就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大齡小混混,萬事都操碎了父母的心,難得有這麼一位優秀的姑娘能心甘情願地嫁給他當他的老婆,那是老天額外眷顧他。

菲爾丁曾說過:如果你把金錢當作上帝,它便會像魔鬼一樣折磨你。

為了爭家裡的5套回遷房,兒媳跟我吵了一晚上······

她的兒媳婦無非也在想:

“想當初,我帶著自身優越的條件嫁到你們家,你們家當時的條件還不如我。這麼多年,我除了讓你們的兒子過上了好日子,還給你們家生兒育女的,沒功勞也有苦勞。

可現在我終於等到你們家條件有所變好時,是不是應該要報答我呀?可偏偏你卻要告訴我,要從屬於我的東西中分一部分出去給別人,那我肯定是不願意的

小姑子嫁的條件再不好,那也是她個人的選擇,能怪誰呢?總不能讓我們做哥嫂的,白白的將一套現在的房子給了她吧!那以後替婆婆養老送終的人可是兒子,又不是女兒。”

對於周清兒媳婦的做法和想法,我是非常的不認同。

為了爭家裡的5套回遷房,兒媳跟我吵了一晚上······

首先,這個媳婦當初是下嫁到男家後,才發現自己嫁得委屈了,但跟他結婚的時候是個人自願的,又沒有人拿把刀逼著她。

再者,條件這麼優秀,相比小姑子家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爭個什麼呀?不如用爭房子的時間,去思考一下如何把自己的事業做得更大更有競爭力,以便日後有足夠的資金再多買一套房子。

最後,我想說那是婆家的房子,不是你個人的房,。婆家人要怎樣分配,什麼時候要經過你做媳婦的同意。這樣的的行為早已越界了,甚至還把婆家弄得一團糟,真不知道底氣是從哪裡來的。

試問,我身為一位年過五甲的母親,連將自己房子支配給有經濟困難的女兒住的權利都沒有,那我這個當媽的也活得太憋屈了。

同樣是女人,同樣是為人母親,還是希望她能明白,兒女都是媽媽的心頭肉。

為了爭家裡的5套回遷房,兒媳跟我吵了一晚上······

3

回到家裡,我和我媽深深探討了這個問題。我問我媽:“如果你現在有幾套回遷房,會願意分我一套,還是以後全留給弟弟?”

我媽遲疑了一下,然後神色凝重地說:“我會視你和你弟弟的家庭經濟情況,綜合你爸爸的意見而定,但至少不會由媳婦來左右我們家的決定,媳婦的意見我們只會作為參考。

養兒防老,對於當今的大多數家庭來說是不現實的。

你看你王叔家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王叔家年輕的時候下海經商,經過十多年的奮鬥,已經在城裡買了房子、車子和鋪面。早在70年代,他就已經將很多同齡人甩在他的身後,給家人過上了小康的生活。

但是,這樣的好日子持續到他兒子和女兒結婚後,生活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在王叔兒子結婚的時候,王叔花費了50多萬幫他兒子辦了一個非常體面的婚禮。還把自己手上現成的房子和車子都過戶給了兒子 ,唯一給自己夫妻倆留的是一間鋪面和一套兩室的房子。

為了爭家裡的5套回遷房,兒媳跟我吵了一晚上······

他本打著養兒防老的思想準備,總認為自己一生辛苦打拼的東西,到最後還得留給兒子的。不如趁著現在兒子成家了,早一點給他,也能幫他分擔一下生活的壓力,同時也能讓兒子和兒媳婦對他們夫妻倆的付出,在日後報以多一些的感恩之心。等年老的時候,能讓他們老有所依。

而到了他女兒結婚的那會,他女兒嫁的夫家條件是非常的一般,但彩禮方面也按當地的風俗,給了12萬的彩禮。當時,他女兒就向他提出,婆家給的彩禮金也不算少,現在自己出嫁了,是否可以在結婚那天陪嫁一輛十萬的代步車。要不然,到時候自己進了婆家的門後,婆家會有說法。

而你王叔當時對於女兒的一番話感到不以為然,總認為辛辛苦苦把女兒培養長大,到了適婚的年齡就嫁了出去,對家裡沒有一點的貢獻。而男方家給的那十多萬的彩禮錢,當作是給女方父母這麼多年養育女兒的功勞費,更不應該以陪嫁的方式又返還給男方家。最後,他的女兒說不過他,只能默默作罷了。

為了爭家裡的5套回遷房,兒媳跟我吵了一晚上······

後來,又過了幾年,你王叔由於年輕的時候經商,時常忙到三餐不定,就落下了身體上的病根,導致70歲不到,身體就已經走向下坡,常常三天兩頭的住院。

他本以為自己因為病倒,住進了醫院,兒子和兒媳婦知道後會表現得非常緊張,也會去醫院照顧他。結果,除了他頭一天進來醫院的時候,兒子看了他一會,就迫不及待的說工作忙,必須要走了。其餘時間都是你王嫂和他的女兒、女婿每天在醫院輪流照顧他,陪他說話。

你王叔從來沒有將女兒、女婿為他的付出看在眼裡,還總是認為兒子才是最好的。

王叔因為思念兒子,常常打電話問及他的兒子為什麼老是不來看他,他兒子的回覆永遠都是工作忙,到時候會抽空去看他。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實給他打了重重一擊。由於長期思兒心切,王叔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終於有一次,在等到他兒子出差回來看他時,已經為時已晚了,你王叔帶著深深的遺憾去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為了爭家裡的5套回遷房,兒媳跟我吵了一晚上······

4

茨威格說:我們認為生活如此平淡,是因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東西是屬於自己的。

所以對於兒子、女兒,做父母的最好能做到平等相待,否則到最後吃苦頭的還是自己。”

聽我媽說完王叔的經歷,我不禁唏噓:人好不容易來世間一趟,經歷過生活的種種艱辛,到最後卻以這種結局為自己的一生劃上一個遺憾的句號,值得嗎?

我從來都不認同“養兒防老”這句話。從古到今,現實生活上有許多例子可以足夠的證明。

我們在年老的時候,最好的局面,莫過於既不需要麻煩到子女,也能自個兒平安順遂的度過晚年。可是,往往現實生活中,卻從來不按我們所期望的軌道去走。

一切,請順其自然吧!無需強求。

小暖,職場辣媽,專致於育兒的路上,分享更多的帶娃心得。半生手中執筆,用文字譜寫人世間的冷暖,既寫育兒,也寫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