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老一代航空人记忆中的白市驿机场要搬迁,为什么当地人却如此高兴

老一代航空人记忆中的白市驿机场要搬迁,为什么当地人却如此高兴

说起重庆主城的机场,现在大多数人都只知道江北机场,但是去问老一辈人,他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白市驿机场。自从白市驿机场1939年开始正式投用以来,可以飞往香港、越南、新加坡等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投入使用的国际机场。

老一代航空人记忆中的白市驿机场要搬迁,为什么当地人却如此高兴

(飞虎队队员坐在工地的碾子上)

白市驿机场距离市中心25公里。当年机场选址在此,是因为这里地势西高东低,最大高差只有10米左右,南北狭长,一侧为中梁山脉,对当时的重庆主城来说,算得上是比较平坦的地方。

1940—1944年间,共起降飞机6600余架次,其中民用国际航班147架次,战斗机起飞4000余架次,飞虎队的战机就曾在这个机场起落,为抗战做出了不少贡献。后来,白市驿机场扩建了多次,最终形成了2200米的水泥混凝土跑道、2200米的平行滑行道和5条联络道,可以实现多机进出港活动。


老一代航空人记忆中的白市驿机场要搬迁,为什么当地人却如此高兴

(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重庆白市驿基地指挥部)

1969年,空军部队进驻白市驿,机场再度变为军民合用。随着1991年江北国际机场的投入使用,白市驿机场渐渐被人遗忘,它不再是民用机场,而是改成了军用机场。现如今当地人还能看见装甲车经过,听到飞机起落的声音。

白市驿机场让人永远铭记的恐怕是1988年那场空难。1988年1月18日,中国民航西南航空公司222号伊尔18型客机从北京飞往重庆,北京时间22时15分,在距重庆白市驿机场直线距离约5公里处坠毁。飞机上10名机组人员、98名乘客全部不幸罹难。虽然已过去30多年,但在当时参加过救援任务的工作人员和遇难者家属仍然记忆犹新,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老一代航空人记忆中的白市驿机场要搬迁,为什么当地人却如此高兴

现在知道白市驿这个地方的年轻人,除了当地人,或许就只有路过要去江津的人了吧。白市驿机场再次回归大众视线,得力于“白市驿机场要搬迁”的消息,由于属于军事机密,关于搬迁时间的消息还无法确定。唯一能确定的就是2016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已经同意迁建重庆白市驿军用机场。自从搬迁的消息一出,瞬间传遍了白市驿当地人的耳朵。让人惊讶的是,当地人出现了矛盾心理。

老一代航空人记忆中的白市驿机场要搬迁,为什么当地人却如此高兴

在当地,有着这样一句笑话:“白市驿养的鸡不下蛋,就是噪声吓的。”简单的一句话就点出了全部症结。白市驿位于九龙坡区,更远的江津区发展如日中天,而这里却没有任何质的飞跃。由于军用机场的缘故,居住环境也很难与城市发展进程同步,单是飞机起降时的噪音,就让人不堪其扰。

不光是当地居民,连当地企业也很无奈。近几年主城的发展不断西进,白市驿作为西进的桥头堡,政府规划有“三纵三横”的道路,可谓是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按理说这样的条件足以吸引无数投资商,无奈却被一座机场所阻碍。

老一代航空人记忆中的白市驿机场要搬迁,为什么当地人却如此高兴

好在大家都迎来了白市驿机场的搬迁工作已经提上了日程,它的搬迁不在于能腾出多少地,根本上改变的是白市驿的发展定位。我们也相信,以后的白市驿的城市品质会更上一层楼,网上能搜到的绝不仅仅只是白市驿板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