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人均步數、夜跑、運動公園……“數”看西安市民運動現狀

人均步數、夜跑、運動公園……“數”看西安市民運動現狀

“數”說西安市民運動現狀

城市人日均步數7242步,排名全國第二

白領喜歡夜間打卡健身,活躍度全國第三

球類運動場所826家,游泳館335家

“話”說10大適合運動公園

曲江池遺址公園

大明宮遺址公園

西安世博園

渭河城市運動公園

西安城市運動公園

航天城中湖公園

曲江青年公園

灞橋生態溼地公園

唐城牆遺址公園

環城公園

西安,一個對運動充滿熱情的城市,但卻很少舉辦過關乎“運動”的饕餮盛宴,這次,陝西·西安將迎接全世界的目光,2021年第14屆全運會將首次在西北舉辦,這次盛會也是打造健康中國的“新引擎”,旨在讓全運真正成為全民參與的盛會,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齊頭並進,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協同發展。

2014年10月國務院46號文件《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的出臺,極大地推動了體育產業的發展。在政策利好的引導下,西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未來體育產業和健身服務行業將逐步走向智能化、大眾化。

人均步数、夜跑、运动公园……“数”看西安市民运动现状

如今的西安正致力於打造體育賽事名城,通過體育賽事獨有的魅力以及傳播方式,讓西安這座千年古城與世界相連,西安人對於體育賽事的熱情近年來更是有增無減。對於體育,西安人不僅僅是熱愛觀看賽事,對於運動的身體力行西安人也是相當具有熱情。下面我們就來通過數據,看看西安的賽事情況和西安人民的運動狀況。

體育賽事IP大熱 “西馬”影響力大幅上升

近年來,西安在打造精品賽事方面,逐步構建形成了“西馬”“城馬”“女馬”“一帶一路”和“絲綢之路”等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核心競爭力和商業吸引力的特色體育IP,走出了多元化發展的路子。

人均步数、夜跑、运动公园……“数”看西安市民运动现状

西安白領更愛夜間健身 活躍度位列全國前三

西安人對運動的愛不僅僅體現在對馬拉松的熱情上。據智聯招聘與美團點評共同發佈的《2019年中國白領夜間消費調研報告》顯示,西安白領喜歡在夜間“動起來”打卡健身,活躍度位列全國第三。

惠民健身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西安市已建成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3970個

社區全民健身路徑工程1854個

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11個

多功能運動場41個

室內健身房10個

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市行政村、社區全民健身設施全覆蓋

截至2018年底

西安人均體育場面積達到1.7平方米

人均步数、夜跑、运动公园……“数”看西安市民运动现状

今年

西安還將繼續加大投入

在全市實施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40個

社區全民健身路徑60個

室內健身房5個

多功能運動場10個

在碑林區等區縣實施全民健身園區4個

體育賽事加運動熱情等於運動友好之都

重大賽事的舉辦和城市體育事業的發展相輔相成,作為2021年第十四屆全運會的承辦城市之一,西安正在積極展開運動場館的建設,既滿足賽事的舉辦,又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體育熱情,互相推進,成就運動友好之都。

相信,隨著第14屆全運會在陝西舉辦,老百姓的健身意識正在逐步提升,健身鍛鍊逐步成為百姓衣、食、住、行以外的生活“必需品”。參與全民健身已開始從“要我練”向“我要練”轉變。以全運效應帶動全民健身,場館積極興建、利好政策不斷落地推進,不斷推動健康中國發展戰略,相信,2021年的陝西西安將為創建一流的體育名城做出積極的貢獻。

人均步数、夜跑、运动公园……“数”看西安市民运动现状

特別提示

“迎十四運”

西安建設運動友好型城市推動大會即將舉行

12月4日,“迎十四運”西安建設運動友好型城市推動大會將在西安體育學院舉行,本次活動由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陝西省籌備委員會西安市執委會指導,華商傳媒集團主辦,西安體育學院協辦,華商網、華商報、二三里聯合承辦,是推動“西安建設運動友好型城市”的第一步。

本次大會將發佈運動友好城市建設維度,成立“建設運動友好型城市推動聯盟”,全國35個重點城市運動友好指數也將同步揭榜。同時,來自體育產業、體育文化、群眾體育、智慧體育方面的專家大咖將蒞臨會場分享經驗,會議還匯聚了政府、企業、媒體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動西安的運動友好指數提升。

據瞭解,2019年-2021年,華商傳媒集團將積極整合全媒體資源,對全運會進行全面且有深度的新聞報道;期間,“西安建設運動友好型城市”系列活動——“數說全運”“全民運動觀察團”“我的運動快閃”“全民超人賽”等豐富的線上和線下活動也將陸續與市民見面,延伸和壯大十四運對西安城市發展和市民生活的影響力。

人均步数、夜跑、运动公园……“数”看西安市民运动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