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小區業主群 警惕職業“物鬧”

職業“物鬧”背後的利益鏈
1、“物鬧”的成本


“物鬧”們牟利的第一步:一是抹黑物業,想辦法成立業委會,並且由自己來主導;二是如果小區有業委會,那就拼命抹黑現任業委會和物業,再成立自己主導的業委會。
無論是哪一種途徑,都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成本,一般包括:打印各種宣傳單、海報、橫幅等印刷品費用;打入小區,糾集小區閒散人員鬧事、盯梢物業、組織微信群等的人工費用;小區現場張貼宣傳物、挨家挨戶發宣傳單的臨時工費用;聘請專業寫手、律師等專業人員的費用。
2、“物鬧”主要獲利方式。
(1)趕走現有物業公司,引進關聯物業公司。“物鬧”一般會通過所謂的公開招標,設定有利於關聯物業公司的條款,引進關聯物業公司。關聯物業公司經常後,會按年合同金額一定比例支付“物鬧”辛苦費,以後每年還會給一定比例的“關係維護費”。假設按一個20萬平米的小區,每平米1.5元/月物業費用計算,一年物業費總共就是360萬,“物鬧”們的辛苦費和關係維護費都是以十萬計算。
(2)維權費。向業主收取所謂的“維權費”,假設小區有1000戶業主,一戶收取100元,只要有一半的業主繳納“維權費”,那麼就可以收取5萬元!
(3)通過業委會把小區的電梯廣告、道閘廣告等公共收益納入囊中。

“物鬧”維權的主要手段
1、在小區物色合適與開發商、物業有糾紛的閒散人員,通過給予工作報酬、利益分成的手段,拉其入夥,作為成立業委會的骨幹成員。這些閒散人員將會是“物鬧”在小區挑事的主力。
2、建立各種所謂的業主群,當然,群主一定由“物鬧”控制,只會發佈不利於物業公司、現有業委會的信息對任何,有異議的業主,立即踢出群。更有甚者,僱傭專門的寫手,設立小區公眾號,攥寫各種刻意煽風點火的推文到業主群。
3、在業主群製造矛盾、煽風點火,任何小區都會存在房屋質量問題,但房屋質量問題一般責任主體都是開發商,“物鬧”藉此混淆視聽,把責任都歸咎在物業身上;擴大物業服務中存在的瑕疵,四處挑毛病,甚至找藉口激怒物業員工,留下所謂的證據。在業主群裡每天不斷挑事、抹黑物業公司,總之就是物業哪裡都不好,一定要把現有物業公司換掉。
4、僱傭社會閒散人員在小區內貼告示、海報,挨家挨戶發宣傳單,在小區公共場所以閒聊為名在業主中挑事。

小區業主群 警惕職業“物鬧”

小區業主群 警惕職業“物鬧”!

小區有“物鬧”可能導致的後果
1、物業運營成本升高,小區物業服務質量下降。無利不起早,“物鬧”花費這麼多人力物力,當然不是為了做雷鋒,新引進的關聯物業公司要支付“物鬧”辛苦費和每年的關係維護費,運營成本比正常品牌物業公司要高得多,而物業本來就是微利行業,為了盈利,只能降低服務標準,減少人員投入,物業服務質量不可能提升。
2、物業服務質量下降會導致惡性循環,必將損害業主利益。“物業服務質量下降—業主不繳納物業費—物業服務質量進一步下降—惡性循環”是物業公司和業主必須面對的一道坎。關聯物業公司不會有維護品牌、維護業主利益的責任心,在無利可圖後,關聯物業公司會馬上撂挑子,撤離小區,留下一地雞毛。物業服務質量是影響小區業主生活質量和小區二手房質量重要指標,誰也不願意生活在一個垃圾隨處都是、沒有安全感的小區,誰也不願意自家的房子價格比周邊小區低一大截。
3、並不能解決房屋質量問題。如果趕走現有物業公司尤其是開放商自有物業公司,現有房屋問題也不可能解決,原因很簡單:房屋質量問題在維保期內是開發商的責任,維保期外需要動用維修基金,新引進的關聯物業公司出於成本考慮,是不可能為業主免費維修的。

總結:總之,鬧哄哄一場,最終受益的只是“物鬧”,而廣大業主卻要承受物業服務質量下降等不良後果。如果在小區內只要發現上述行為,請你務必站出來維護自己權益,避免成為“物鬧”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