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印度科學家發現DNA某些區域可免受輻射傷害

新華社新德里11月25日電 印度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人體DNA中的某些區域可免受輻射傷害,這一發現對維持人類基因組穩定性至關重要。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美國細胞出版社旗下的《iScience》雜誌上。

人類基因組不斷受到內源性和外源性損傷的挑戰,維持基因組穩定性對任何生物體生存都至關重要。在外源性因素中,電離輻射是造成DNA損傷最主要因素,會導致其單鏈和雙鏈斷裂。一般觀點認為,電離輻射以隨機方式誘導DNA鏈斷裂。

為了研究DNA結構類型與輻射抵抗性的關係,印度科學研究所研究人員首先從單鏈DNA開始測試。當完全由四種核苷酸之一(腺嘌呤、胞嘧啶、鳥嘌呤或胸腺嘧啶)組成的DNA鏈暴露於伽馬射線時,除鳥嘌呤組成的DNA鏈外,其他DNA鏈都對射線敏感。當一條DNA鏈的一半含有胸腺嘧啶,另一半含有鳥嘌呤時,只含鳥嘌呤的一半表現出更好的抗輻射能力。

研究人員接著在實驗中測試了由鳥嘌呤組成的相關結構對輻射的抵抗性,發現富含串聯重複鳥嘌呤(G)的G-四鏈體DNA這種高級結構對輻射抵抗性最強。

研究人員表示,實驗結果說明G-四鏈體結構能避免輻射誘導的DNA斷裂,更能抵抗輻射,G-四鏈體DNA是造成人類基因組輻射敏感性差異的一個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