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建强党组织 群众有了主心骨、贴心人

11月29日上午9点,芦淞市场群淞北市场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现在,这里秩序井然、管理服务很好!”芦淞区人大代表、淞北市场党支部工作队负责人闵昆鹏告诉记者。

谁能想到,这个令人“羡慕”的市场,曾一度处于管理瘫痪状态,原党支部也是软弱涣散党组织。

从软弱涣散到凝心聚力的蜕变,淞北市场的改变仅是全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一个缩影。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严格落实“六个一”(拿出1个整顿方案、定1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选1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并派驻工作队、配1名第一书记、送1批帮扶项目、建1个坚强班子)工作举措,抓实抓牢“关键少数”、基层党组织班子和党员三支队伍,明确由县(市)区委书记带头、县级领导包乡镇(街道)、逐个村(社区)开展“地毯式”排查走访、逐一形成分析报告,摸排出的52个村(社区)和8个“两新”基层党组织,已整顿提升59个,剩余1个村也即将完成。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变为作用发挥好、工作落实快、战斗能力强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成了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

党旗竖起来,群众有了主心骨

“拆掉了2个门面,螺旋状改成了坡状,楼梯变得平缓宽敞,进出货方便得多。”说起新改造好的进出通道,淞北市场地厅经营户王科明赞不绝口。

打通的不仅是市场的出入通道,更是经营户与党组织的“连心路”。闵昆鹏介绍,进驻前,淞北市场人心不定,矛盾纠纷众多;进驻后,原支部重组更名为株洲市淞北市场党支部,调动党员经营户力量,逐一化解矛盾纠纷,推进市场管理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一系列举措下来,党支部逐渐摆脱软弱涣散的现状,组织力持续提升,成为引领市场发展的红色引擎。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结合主题教育专项整治明确的重点情形,指导行业系统分类研究制定方案,确保市直行业领域基层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治有序推进。同时,以先进示范带“后进”,大力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目前已建成“五化”党支部8000个。

班子强起来,党员站出来,群众身边有了贴心人

因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服务水平不高等原因,芦淞区白关镇桐山村党总支戴上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

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充实班子力量;聚焦突出问题,区镇联合成立工作组,村干部包片负责,党员积极参与,深入开展“访民意、听民情、暖民心”大走访活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莲株项目遗留问题、水利设施薄弱、出行不畅等突出问题,逐户解决问题,逐人化解矛盾。烦心事解决了,村民竖起了大拇指。

持续建强“两委”班子,既从严管理,深入开展村(居)“两委”干部专项排查整顿工作“回头看”,对现任村(社区)干部实行“十联审”,逐一“过筛子”,又关爱激励,解决村主干后顾之忧;同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据统计,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770人,调整不合格不胜任不称职村(社区)干部162人。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株洲将深化主题教育专项整治,以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为抓手,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基层心声】

芦淞区白关镇桐山村党员罗荣华:

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村里的变化很大。干部作风转变了:以前,群众到村里办事,干部你推我、我推你,事情迟迟办不好;现在,干部主动上门听意见建议,有问题也马上就办。党员政治觉悟提高了、服务意识变强了,带头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