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42歲新院士說自己是個普通人,會炒股、會追劇,喜歡慢節奏

年僅42歲就當選為中科院院士的孫斌勇,說自己就是一個選擇了做數學研究的普通人。

42歲新院士說自己是個普通人,會炒股、會追劇,喜歡慢節奏

此前談到如何看待奧數競賽,他的觀點是,“有一部分感興趣的人去參與一下可以,不必要誰都去幹這個事情,我更贊成系統地學一個學問,一直深入學下去,那肯定比參加奧數不停地做競賽題練習要好,做一千道奧數題,跟系統深入學一個理論是沒法比的。” 他繼續解釋道,對於有些本來就在認真學習數學的同學,順便參加一下奧賽,水到渠成拿金牌,那挺好的。如果把拿金牌作為最大目標,花很大精力在那是不值得的。如果花費很多時間又沒拿到金牌,就更加不值。

學數學的是否都有天賦呢?關於做數學研究所需具備的特質,孫斌勇的看法是,“數學天賦需要一些,但其實聰明的人並不少,是有耐心的人比較少,做事情浮躁的比較多。我覺得學習,特別是學數學,主要還是有耐心,千萬不要著急。其實各行各業都是這樣,一直踏實地做下去,一個事情做十年總比人家做幾天的厲害。”

42歲新院士說自己是個普通人,會炒股、會追劇,喜歡慢節奏

孫斌勇覺得,學習好壞最重要的還是態度問題,一種踏實的態度。有些人雖然學歷很高,但一開始邏輯就不太明白,便稀裡糊塗地讀了很多書下去。“因為著急,一個問題還沒搞清楚,又想學更多的東西,那就一直弄不明白。如果不著急,不要求學得多,就學那麼一點點總是能弄清楚。要有不急不躁的態度,非得把問題弄得很清楚才可以踏實往下走。”

孫斌勇的女兒也非常優秀,才11歲,下學期就要讀6年級了。

42歲新院士說自己是個普通人,會炒股、會追劇,喜歡慢節奏

孫斌勇說:也不是盲目給她跳級,讓她有別於其他同學。我和妻子也是綜合考慮了孩子的現狀,現在她學的都會了,而且她性格也可以,各科成績都比較均衡,所以讓她跳級。

他讓女兒自己看書,不懂的時候來問。看各種各樣的教科書。小學的、中學的,各個學科的,國內的,國外的,都可以。為什麼是教科書?因為教科書是所有教授知識的書裡講得最全面、正確率最高,編得最好的書。

孫院士說,他小時候也是看教科書的,那時候沒條件看其他的書,就從高年級借來他們的教科書,自己先看。

42歲新院士說自己是個普通人,會炒股、會追劇,喜歡慢節奏

孫斌勇說自己就是一個選擇了做數學研究的普通人,也會炒炒股,看看電視劇、網絡小說;他喜歡慢節奏,生活中享受逗女兒玩,帶她去爬山,也會教她數學。他跟母親很聊得來,雖然母親更願意待在老家,不能陪在身邊,但他會常回家看看,跟母親一起敘家常。

正像中科院數學院的工作人員所說的那樣,數學家們都很單純,一旦跟他們接觸,會發現他們是非常可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