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聚焦“三民”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12月8日訊(記者 高忠業)2019年,青島市國資委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搞活一座城,先要搞活國有企業”的部署要求,學深圳、趕深圳,強化責任擔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攻勢為抓手,以打贏“強企發展、開放創新、依法監管、穩增提質”四場硬仗為主線,全面推進深化國企改革發展,突出服務保障民生和城市建設發展大局,國有資產規模持續擴大,發展態勢繼續向好。1-10月份,市屬企業資產規模持續擴大,同比增長17.26%;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實現雙增,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74%,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1.65%。

在推動青島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市屬企業發揮主力軍作用,抓好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建設,承擔全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功能載體建設項目。地鐵集團加快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建設,目前開通4條線路,在建3條線路,遠期規劃18條線路,已開通線路里程達到176公里,線網最高日客流達到了84.88萬人次;青島國際機場集團全力打造東北亞國際航空樞紐,日均200多條航線,旅客吞吐量2454萬人次;青島港助力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海向增航線、拓中轉,集裝箱航線達到175條,穩居中國北方港口第一位,加快打造集裝箱樞紐港,陸向建陸港、開班列,海鐵聯運班列達到47條,增強了對全市臨港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接待郵輪70航次,接待旅客9.3萬人次;旅遊集團在圓滿完成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保障任務基礎上全力完成2019年海軍節多國海軍活動等重大政治活動保障任務;國信集團、國投集團、城投集團、市政集團等一批市屬企業勇挑重擔,搭建青島重大項目建設、國有資本運營、城市建設發展的載體和投融資平臺。市屬企業積極融入山東自貿試驗區和上合示範區建設,積極推動現代海洋、國際貿易、航運物流、現代金融、先進製造等五大產業提質增效,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在突破平度萊西攻勢中,青啤集團啟動在平度建設世界單體最大啤酒廠,城投集團在萊西打造北汽能源汽車產業新城,華通與能源集團共同在平度投資建設運營的中國北方最大的生物質能源項目等。市屬企業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持續增強,已成為青島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進一步鞏固了青島作為中國實體經濟之都的地位,為青島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服務保障民生方面,市屬企業強化責任擔當,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交運集團擁有2200多部溫馨校車,每天安全接送15萬中小學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校車客運經營體;公交集團持續優化線路,重構公交新網絡,共擁有1萬餘輛公交車,其中市區範圍內6000餘輛,日均客運量270多萬人次,並在全國率先實現全面兼容主流移動支付方式;能源集團堅持“氣熱一體、多能互補、綠色發展”,為105萬用戶提供供熱服務,供熱面積1.23億平方米,清潔能源供熱佔比超過30%,為133萬用戶提供燃氣服務,年供應天然氣5.5億立方米;水務集團供水服務覆蓋青島全域,為137萬戶市民累計供水3.6億立方米,並承擔市區絕大部分的汙水處理和固廢處置,海水淡化項目年供水量1375萬噸,解決青島資源性缺水問題。國信集團青島大劇院文化演出300餘場, 體育中心承接大型賽事活動70餘場,接待市民與觀眾超過300萬人;青島國際會展中心承接展會130餘場,接待500萬人次;飲料集團桶裝水產品在行業內率先實施民生配送,完成了服務平臺的歷史性變革,用戶已經超過50萬,年配送量超過1000萬餘桶。市屬企業就業職工總數已達29萬,全員職工收入水平增長8.8%。

在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市國資委積極主動發揮市屬企業優勢打造“央企青島四季行”、中歐企業家峰會青島論壇、市屬企業“以資引資”“以商招商”以及駐青國企黨建研究會五大“雙招雙引”平臺,對接全球創投風投大會、跨國企業領導人峰會、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等高端平臺,組織召開十幾次精準對接招商會,面向全球發佈了市屬企業109個混改項目, 制定發佈了《青島市國有企業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吸引海內外優質資本參與國企混改。今年市屬企業新增混改項目20個,吸引資本70.2億元,目前累計混改項目已達479個。通過搭建“央企青島四季行”精準招商平臺,引入央企65家,在春夏秋三季央企青島行活動中,簽約項目43個,總投資額1102億元,冬季行即將在藍谷舉辦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專題招商對接活動,青島已成為全國主動對接央企精準招商的城市樣板。11月,市國資委圍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將中外企業家聯合會引入青島在市南區落戶,組織舉辦了首屆中歐企業家峰會青島論壇,這是中歐企業家峰會成立11年來首次在國內舉辦,並將永久落戶青島。

在國資國企監管方面,市國資委落實企業經營目標責任制,與全部所監管企業負責人簽訂了2019年度經營業績責任書,明確經營業績年度目標責任,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建立市屬企業主業發展監管機制,出臺《關於推進市屬企業科學分類主業認定工作意見》,引導企業將優勢資源集中到主業,實施投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嚴控非主業投資;制定履行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依法實施出資人代表機構監管權;嚴控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風險,全面實現全市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消除監管死角,全面推動國資監管職能從行政化管企業向市場化管資本轉變,放活企業,管好資本,保障實施法治化監管,確保國有資產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