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戰勝華爾街》隨筆——彼得林奇箴言

關於《戰勝華爾街》一書,網上有很多彼得林奇的二十條法則總結,個人覺得沒太擊中要害,也不能完全反映書中精髓,以下筆記,基本都是原文選摘的乾貨,供大家參考。

《戰勝華爾街》隨筆——彼得林奇箴言

彼得林奇

一、彼得林奇簡介

 業績有多牛?

出生於1944年,絕對是美國證券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不僅史無前例的勤奮,業績也是出類拔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在1977年到1990年管理的麥哲倫基金的13年裡,年化收益率29%,總收益27倍,管理規模從0.18億美元到140億美元,1990年急流勇退,宣佈退休。

 彼得林奇有多勤奮?

根據他自己的描述,他每年要訪問200家以上的公司並閱讀700份年報。

他一年的行程達10萬英里,也就是一個工作日要走400英里。

早晨6:05他就乘車去辦公室,晚上19:15才回家,路上一直都在閱讀。

每天午餐他都跟一家公司洽談。

他大約要聽取200個經紀人的意見,通常一天他要接到數十個經紀人的電話,每10個電話中他大概要回一個,但一般只交談90秒鐘,並多次提示一些關鍵性的問題。

他和他的研究助手每個月要對將近2000家公司調查一遍,假定每打一個電話5分鐘,那麼就需要每週花上40個小時。

他個人養成了一個定期交流的習慣,每個一個月與每一個主要行業的代表人士至少交談一次,以免溜掉這一行業最新的發展動態信息——比如行業開始反轉或者有其他的華爾街投資公司忽略掉的這些行業的最新動態。這種習慣是我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投資預警系統。

 彼得林奇風格?

高週轉&敢重倉:他可能同時持有1000多隻股票,但是80%的股票加起來不到基金總資產的10%,主要是買來觀察和搭配,並且會保持快速研究和滾動操作,頻繁的買賣更替,年換手率300%,這一點和很多信奉價值投資的基金經理不太相同。而一旦遇到確定性機會,彼得林奇會大膽重倉並長期持有,1982-1986年間,他曾經成功抄底汽車股並長期持有,1984年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汽車股佔了5只。

二、觀點精選

投資是藝術、科學和調研,選股是藝術和科學的結合。不能過於迷信數量分析,也不能完全忽視研究基本面。

成功的投資是關注公司,而不是關注股票。

長期而言,讓你賺錢最多的股票,往往也是一路讓你磕磕碰碰受傷最多的股票。

想著一旦賭贏就會大賺一把,於是大賭一把,結果往往會大輸一把。

做股票就等於找對象,容易離婚並不是好理由,如果你一開始就做出了明智的選擇,就不要想著放棄。彼得林奇多數投資以短平快為主,但真正大手筆的投資都是從活躍的兔子變成耐心的烏龜

無論你多麼瞭解一個行業,這個行業總會發生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無論你多麼瞭解一家公司,也不能保證投資這家公司的股票一定賺錢,但是如果你清楚的瞭解決定一家公司盈利還是虧損的關鍵因素,那麼你投資成功的概率就好大大增加。

基金經理和運動員有一個共同之處,讓他們慢慢成長,他們未來的長期表現會更好。

許多基金經理在投資態度上總是防守、防守,不願意割肉,而我總是進攻,進攻,再進攻——不斷尋找價

值更低估、賺錢機會更大的股票,來替換手中機會較小的票。

有些公司經理愛講空話,說要“提高股東權益”,隨後卻把錢胡亂花在併購上。他們忽略了回報股東的最簡單和最直接的方法——回購股票

富達基金要求基金經理自己做研究,自己對研究結果負責,這種相互推諉、明哲保身的情況不會發生。不管投資業績是好是壞,基金經理們都要獨立進行研究工作,並對結果完全負責。【也就是說研究永遠是必備能力,最多自己忙不過來了借鋰一線研究員減輕工作量】

如果你準備投資一家公司的股票,那麼你對自己投資理由的解釋,既要簡單的能夠讓五年級學生都能聽懂,又要簡短的連五年級的學生也不會聽的厭煩。最有價值的創見往往來自於那些研究選股能力遠勝於言語表達能力的人。

如果發現公司基本面惡化,還死死抱住這家公司的股票不放,甚至還錯上加錯進一步追加買入更多股票,那就應該感到很羞辱了。這正是我一再努力避免犯下的投資錯誤。

物極必反:低迷行業的倖存者,一旦競爭對手消失,很快就能時來運轉。分析師都感厭煩之日,正是最佳買入之時。

散戶虧錢:一般是比較富裕、比較成功的人士才會把錢投進股市,這些人讀書時成績優異、名列前茅,進入社會後春風得意,但是在股票投資上卻經常一敗塗地,很多人虧慘之後轉為投資基金,另一個原因是分析師都忙著為機構投資者服務,沒空給普通大眾普及投資知識。

三、行業觀點

零售業:邊逛街邊選股。購物中心是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絕佳之地,如果你喜歡一家上市公司的商店,可能你也會喜歡上這家公司的股票。對於連鎖零售業或者連鎖餐飲業來說,迅速擴張是推動收益增長和股價增長的最主要動力。只要單店營業收入持續增長,沒有過度舉債,並且正在按照公司年報向股東所描述的發展規劃進行擴張,那麼長期抱牢這隻股票肯定就會大賺了。

餐飲業:把你的資金投入到你的嘴巴所到之處。能不斷的將成功的餐廳和失敗的餐廳區別開來的是管理能力的勝任、資本的充足以及擴張的系統方法。如果你發現25%的成長性股票是20倍市盈率了,那麼這就是一個買入信號。

房地產:從利空消息中尋寶。等到媒體和投資大眾普遍認為某個行業已經從不景氣惡化到非常不景氣時,大膽買入這個行業競爭力最強的公司的股票,肯定會讓你賺錢。

週期性行業:當一家週期性公司的市盈率很低時,那常常是一個繁榮快到頭的信號。遲鈍的投資者仍然抱著他們的週期性股票,以為行業依然景氣,公司依然保持高收益,但這一切轉瞬即變。精明的投資者已經在拋售這些股票,以免大禍。週期性股票最大的危險就在於買的太早,等不及上漲又拋掉。重要的是抓住正確時機及時拋出,獲利了結,不然的話,好股票也會變成爛股票。

四、關於 “信心”有多重要?

除非你是沽空的投資者,或者是尋覓富婆的詩人,否則悲觀毫無裨益(詩人無覓富婆,悲觀之下詩性當然更濃了o(* ̄ ̄*)o)。

那些神經脆弱、過於敏感的投資人,不管頭腦有多麼聰明,股市一跌就會懷疑世界末日來臨,嚇得匆忙拋出,這種人總是再好的股票也拿不住,再牛的股票也賺不到錢。

投資股票要賺錢,關鍵是不要被嚇跑,這一點怎麼強調都不過分,每一年都會有大量關於如何選股的書出版,但是如果沒有堅定的意志力,決定最終結果的不是頭腦,而是毅力。

你也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財務分析專家或者股票估值專家,但是如果你沒有信心,你就會容易相信那些新聞報道的悲觀預測,在股市恐慌中嚇得慌亂拋出。

週末焦慮症:週末打開報紙,常常是滿篇幅的全球變暖、蘇聯解體、經濟衰退、通貨膨脹、種族衝突、性醜聞、艾滋病等,就好像艾滋病要消滅世界一半的人口,臭氧層會消滅另一半的人口,世界都將變成沙漠,你還有什麼信心持有股票?事實證明,哪怕巴倫圓桌會議的投資大師,經常擔憂的毀滅性的大熊市、全球大蕭條、貿易赤字、失業問題、預算赤字、海灣戰爭對股市的影響,最終證明都過度擔憂了。

股市下跌沒什麼好驚訝的,這種事情總是一次又一次發生,就像明尼蘇達州的寒冬一次又一次來臨一樣,只不過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已。如果你生活在氣候寒冷的地帶,你早就習以為常,事先早就預計到會有氣下降到能結冰的時候,那麼當室外度降到低於零度時,你肯定不會恐慌地認為下一個冰河時代就要來了。而你會穿上皮大衣,在人行道上撒些鹽,防止結冰,就一切搞定了,你會這樣安慰自己—冬天來了,夏季還會遠嗎?到那時天氣又會暖和起來的!

“下次股市下跌的時候,我一定毫不理會那些悲觀消息,我要趁機逢低買入一些超跌的股票。”

股市風雲變幻,有多少次,當時看起來似乎要天崩地裂,後來只不過是小小波瀾,反過來又有多少次,當時看起來似乎只是小小波瀾,後來卻是天崩地裂。

信心是什麼?那就是始終相信美國會繼續存在發展下去;相信人們繼續正常地生活,和往常一樣在早晨起床穿褲子時先穿一條腿再穿另一條腿,生產褲子的公司會繼續為股東賺錢;相信老企業終將喪失活力而被淘汰,沃爾瑪、聯邦快遞、蘋果等充滿活力的企業將取而代之;相信美利堅人民是一個勤奮工作且富於創造力的民族,甚至相信即使是對於那些雅皮士,儘管擁有待遇優厚的專業工作和富裕的物質型生活方式,如果懶惰不努力的話,也會被大家嚴厲指責。

五、關於“玩股票”的心態描述

我認為,數以百萬的美國人根本不適合買賣股票,比如,那些對公司調研毫無興趣的人,看到資產負債表就頭暈的人、翻翻公司年報只會看圖片的人。最糟糕的投資莫過於投資於那些你根本一無所知的公司股票。

  不幸的是,美國十分流行的業餘消遣之一就是盲目投資於自己一無所知的公司股票。還是拿體育運動來打個比方吧,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並不擅長打棒球或冰球,他肯定會扔掉球棒或冰鞋,換換玩別的試試,也許打打高爾夫,也許去集郵,也許養花種草,肯定不會自找罪受繼續玩自己並不擅長的。但是即使一個人發現自己選股很不在行,卻還是不會放棄,他會繼續待在股市中,虧錢也不放棄。

  那些不擅長選股的人喜歡給自己找個藉口說,不過是玩玩股票,就像打打球一樣消遣消遣而已,這些抱著“玩玩股票”態度的人,根本不願意費事做任何研究,只追求漲漲跌跌中一時的快感,這個星期買這隻股票,下週再換另一隻股票,或者再弄弄期貨和期權——就是玩玩,追求的只是一種刺激和快感。

  把玩玩股票作為業餘愛好,簡直會有難以置信的破壞性後果,這些玩玩股票的人在別的方面可是十分認真,比如說他們為了計劃好一次旅行,會花上好幾個星期的時間,研究旅行指南,比較不同航線,以求既玩得好,又花錢少。但是他們卻會想都不想,一念之間,就把整整10000美元投到一家自己一點也不瞭解的公司股票上了,這些人在度假安排上如此認真仔細,在股票投資上卻如此盲目疏忽,他們選股的過程實在是太粗心、太草率了,簡直是拿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不當回事。

  我特別想要說一下的,就是這些股市玩家們,他們一直跟著感覺走,一直在玩玩而已,卻一直在一輸再輸,這些人只是因為感覺IBM股價回調得過頭了,就以每股100塊的高價買入,期待反彈賺上一把。或者他們只是聽別人說某家生物技術公司或者賭博公司的股票是熱門股就會想也不想地去跟進買入。

  如果說他們玩玩股票扣除損失還剩下幾個錢的話,也會由於他們憑著感覺玩外匯期貨,或者只是由於感覺下個月股市會漲就去玩股票指數期權,把所有的錢都輸個精光,最後,他們會更加相信,股市就是一個大賭場,其實是他們玩玩的態度和只憑感覺的選股把投資變成了賭博,很多這樣的盲目投資就把股市變成了賭場。

另外,書中有大量詳細的、具體的、成功的投資案例,作者將其心路歷程描述的清晰明瞭,非常有參考價值,這些“術”層面的內容,本文就不摘選了,留給讀者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