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尿素在秋翻地到底要不要施肥?什麼時間施比較好,這篇文章告訴你

秋施肥中氮的作用既施用時間與施用量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前一段時間在129團培訓時候,我向參加培訓的職工們提了一個這樣問題“秋施肥到底有沒有必要施用氮肥?”


尿素在秋翻地到底要不要施肥?什麼時間施比較好,這篇文章告訴你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但是的可以算是正確的聲音,而且都佔的比例不少呢;當然還有一些錯誤的聲音和觀點我們不做討論和仔細分析。

第一個聲音說“秋季應該施氮肥,調整碳氮比,促進秸稈腐熟”。


尿素在秋翻地到底要不要施肥?什麼時間施比較好,這篇文章告訴你


第二個聲音說“秋季施肥都氨揮發了,第二年棉花有用不上,施了沒有用”。


尿素在秋翻地到底要不要施肥?什麼時間施比較好,這篇文章告訴你


當然這兩個聲音都是對的,但是忽視了一個施肥時。

我們在學習這兩個問題那個有理的時候先看看幾個其他常識。

第一、氮肥在土壤中有效時間?

氮肥施入土壤後,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只佔其施入量的30%-40%,大部分氮肥經過各種途徑損失於環境中。在氮素以不同形態進入環境的過程中,氮素之間、氮素與周圍介質之間,始終伴隨和發生著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和生物轉化作用。

氨揮發是氮肥損失的重要途徑之一,研究表明氮肥氨揮發損失佔氮肥施用量的0.1% ~47.0 %。 土壤理化性質、風速、溫度、氮素形態等因素均易於氨揮發的土壤上其損失量佔到總施氮量的40 % ~ 50 %。本人2009-2010年做過一個試驗:採用通氣法測定了磷酸脲與尿素兩種肥料六個施肥量處理分別施入六個不同鹽漬化程度(1.7、9.9、16.4、23.2、29.1、37.9 g/kg)的土壤後氨揮發累積狀況和動力學特性。研究表明:土壤氨揮發隨著土壤的鹽含量增加而加劇;但土壤鹽含量對氨揮發累積量的影響符合“S”型增長模式,即隨著鹽含量的增加到某一範圍以後,氨揮發速率開始增長緩慢甚至保持不變;在25℃條件下,30天內尿素和磷酸脲的氨揮發都會經歷一次最高峰。

尿素在秋翻地到底要不要施肥?什麼時間施比較好,這篇文章告訴你


冬天雖然氨揮發相對較慢,但是,從第一年的十月到第二年的五月這個漫長的過程還能剩下多少?

第二、秸稈腐熟需要的條件是什麼?

秸稈腐解的影響因素包括:(1)外在因素:在適宜的土壤水分條件下,秸稈中的碳容易以無機碳的形式進行轉化;溫度是通過影響難降解化合物的轉化進而來影響植物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就不同土壤質地來說,不同質地的土壤由於微生物的活性不同,造成微生物對植物殘體的腐解及其在分解進程中的演替存在差異。(2)秸稈內在因素:秸稈的化學組成是影響秸稈腐解速度的內在因素之一,它可通過秸稈的碳氮比、纖維素等含量來粗略描述。研究發現,秸稈碳氮比低,則更易於分解;秸稈的碳氮比低是因為秸稈中易分解的部分相對較多,適合r型生長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生長;相反的,碳氮比較高的秸稈中木質素、多酚類物質較適合k型生長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生長。

尿素在秋翻地到底要不要施肥?什麼時間施比較好,這篇文章告訴你


秸稈腐熟的構建因素除了秸稈本身以外,還有三個關鍵因素碳氮比、水分、溫度。

第三、秋季施氮肥“調整碳氮比”與“秋施氮肥浪費”那個觀點正確呢?

時間是判別這兩個問題的關鍵,在北方冬天時間直接相關的就是溫度

因此,如果相對溫度逐步降低,已經沒有秸稈腐熟的所需要的溫度和時間,這個時候調整碳氮比就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如果在國慶節前後,那個時間段氣溫相對較高,土壤溼度也適中,土壤微生物還能夠分解部分秸稈,這個時候施用氮肥就有一定的意義。

尿素在秋翻地到底要不要施肥?什麼時間施比較好,這篇文章告訴你


整體上講,秋施肥中的氮肥不是為了第二年施用,而是為了調整土壤的碳氮比,促進秸稈腐熟;秸稈粉碎還田時間直接決定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秸稈腐熟時間,也間接決定了是否需要施用氮肥。因此,太晚耕地的話就不建議再施用氮肥了,這樣可以讓周邊城市多幾天藍天;但是秋翻地較早還是可以適當施用一定的尿素的,切勿過量施用,碳氮比適中才是最佳的!

尿素在秋翻地到底要不要施肥?什麼時間施比較好,這篇文章告訴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