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山村大爺洗200斤紅薯粉,鄰居卻在屋前擺10來個缸桶,看看咋回事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用勤勞的雙手來創造,劉大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種田、種地樣樣活兒都幹,今年,紅薯大豐收,他準備把自家的紅薯洗200斤紅薯粉做粉絲吃。近日,他為洗紅薯粉忙得不可開交,然而,在洗紅薯粉的時候,他卻一個勁地說自己“懶”,這是怎麼回事呢?圖為劉大爺在洗紅薯粉。

劉大爺年近花甲,家住皖西南山區,家裡有數畝田地,種植出來的糧食除了自家吃外還有富餘,今年春天,他在地裡種植了不少紅薯,恰逢大豐收,紅薯根本吃不完,於是決定將一部分紅薯洗成粉,自己親手製作粉絲,可是,製作粉絲工藝流程較多,首先要把紅薯清洗乾淨,然後搗碎成泥,再洗出粉……其中,洗粉又要水缸和水桶,這些用具劉大爺家都有,不過,他卻用是別人家的。

幾天前,劉大爺的鄰居家也洗了紅薯粉,水缸和水桶等用具還沒有收撿起來,鄰居看到劉大爺家要洗紅薯粉,連忙告訴他,“你家的水缸、水桶等用具不要拿出來了,省得搞髒了又要洗,就用我家的吧,等你用好後,我再收撿起來。”劉大爺覺得鄰居說得在理,水缸、水桶拿出來首先要洗,洗好紅薯粉後又要將其洗淨再收撿,一年僅僅使用一兩次,感覺一收一撿比較麻煩,於是,他乾脆用鄰居家的。


劉大爺把已經搗碎成泥的紅薯搬到鄰居家屋外,這時,鄰居連忙把家裡的10來個水桶和水缸移出來擺放在外面,擔心這些工具不夠用,又把家裡塑料盆也拿出來,放在水泥地上。“如果還不夠用,我再幫你找。”鄰居對劉大爺說。看到自家洗紅薯粉儲奶奶跟著忙碌,劉大爺連忙叫來家人幫忙。

劉大爺家在這戶村民家屋後面,隨後,鄰居又從廚房拉出一根水管,把家裡的自來水引出來,流進大塑料紅桶裡。這時,劉大爺用3根竹子紮起來一個支架。

3根竹子竹梢處交叉在一起,然後用鐵絲捆起來,再把一根鐵鏈從上面吊下,這些東西是鄰居找出來的,看到鄰居忙裡忙外,村民們都說其很熱心,然而,旁邊的劉大爺卻說,是自已“懶”,家裡的用具都有,卻要麻煩人家。

“你要是懶的話,你家能建那麼漂亮的樓房嗎?你要是懶的話,你家能收這麼多紅薯嗎?”鄰居聽到劉大爺說的話後,連忙這麼回他,這些東西用一下又用不壞的,鄰里之間,那樣分得清清楚楚就顯得生分了。

這些曬筐也是鄰居家的,劉大爺介紹說,洗紅薯粉對天氣的要求也比較高,不但要晴天,而且不能颳風,一旦颳風,曬乾的粉就會被風吹走,造成浪費。

竹子支架下吊著一根鐵鏈,鐵鏈的下面掛上一個用木頭製作的十字架,將一塊正方形白色布的四個角系在十字架上,然後把搗碎成泥的紅薯放進白色布中,再用水向裡面衝洗,沖洗出來的水流淌在下面的桶中,經過一天時間的沉澱,將水輕輕倒掉後,剩下的便是紅薯粉,取出曬乾後即可製作紅薯粉絲。

白布裡的紅薯泥經過水洗後成了紅薯渣,劉大爺家養殖了不少家禽,他把紅薯渣裝在桶裡餵雞和鴨子。劉大爺今年洗200斤紅薯粉全部製作紅薯粉絲,除了自家人吃外,還要送給親戚和朋友嚐嚐鮮,雖然自己製作粉絲要花不少時間,但送吃的東西給別人,他從來不收錢。


山村一位普通村民在鄰居家洗紅薯粉,用具都是鄰居家的,劉大爺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感覺輕鬆自如,而且這些工具使用得也很順手,不少人看到劉大爺,都以為他在自家幹活呢,只有認識劉大爺的村民才知道這裡不是他的家。“我們農村人有兩個不分家,一是吃喝不分家,意思是到了吃飯的時候,隨便在哪家就餐都不用付錢,二是工具不分家,誰家的工具用起來方便就用誰家的,當然愛惜是首要前提。”劉大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